台灣推動電子病歷成效高 行動醫療成果尤其明顯 智慧應用 影音
蔡司
參數科技

台灣推動電子病歷成效高 行動醫療成果尤其明顯

  • DIGITIMES企劃

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上的行動醫療APP,可以讓電子病歷應用更加便利。DIGITIMES攝
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上的行動醫療APP,可以讓電子病歷應用更加便利。DIGITIMES攝

智慧型手機的迅速普及,連帶也讓市面上有關行動醫療與健康相關的APP成長快速,可見民眾對醫療保健的需求與重視正逐年提高,也成為電子病歷應用的重要領域。

如嘉義基督教醫院就針對醫護人員的需求,設計研發出「相片上傳病歷APP」,該程式不僅深得醫護人員的認同,更已提出專利申請,可望將其成功經驗延伸到其他領域。

嘉義基督教醫院急診部主任劉中賢醫師表示,過去在製作病歷時,患者的傷口照片必須要先以數位相機拍攝、列印,然後再用膠水黏貼在病歷上,費時又費工,也可能會有照片掉落的疑慮,不僅會有設備耗損的問題(醫院每年平均用掉4台數位相機),紙張的消耗也頗為可觀。

而在推動病歷無紙化作業後,醫護人員可以先將相片上傳電腦後,再匯入病歷。但如果在上傳照片時,卻碰到病人同時進來急診或是出現大量傷患就診的狀況時,醫護人員必須以搶救病人為先,但事後要上傳時,可能會忘記相機裡的哪張照片是屬於哪位病人的,而造成醫療作業上的困擾。

因此,嘉義基督教醫院的急診與資訊室同仁共同努力研發出「相片上傳病歷APP」,搭配手機的數位照相功能,醫護人員只要先拍攝病人的手圈條碼,辨識出病人的身分後,然後將患者傷口部位一一照相時,只要一個按鍵,照片便可自動上傳至該名病人的電子病歷裡儲存,過程簡單又方便,可大幅降低貼錯病人照片的情況發生,充分保障病人的安全及有效管理病歷檔案。

劉中賢主任指出,傳統的數位相機拍照上傳病歷平均耗時約需97秒,但開始使用「相片上傳病歷APP」後,從拍攝並辨識病人的手圈條碼再上傳至電子病歷,平均僅需37秒的時間,不僅維護到病人安全,照片也不會貼錯,更大幅提升醫護同仁的工作效率。

「相片上傳病歷APP」首先是在急診使用,目前已推廣到加護病房等特殊醫療單位使用,未來將更推廣至全院使用。

花蓮慈濟醫院也發現,推動電子病歷,將病歷資訊化,不僅對醫護人員工作有幫助,對於減少醫師與病人間的溝通障礙,也有相當大的助益。因為有了電子病歷,醫生在向病人與家屬解說的同時,可以配合實際的檢驗或影像報告,讓病人與家屬更簡單清楚的了解目前的治療進度。

但花蓮慈濟醫院也發現,雖然只要透過院內的電腦就能查詢確認電子病歷,但許多就診治療的病人,所在地點並不固定,如外科系的病人就常常分布在急診、手術後恢復室、病房等不同地點,當下不一定都有電腦可以使用。因此,若是能透過隨身平板電腦,讓醫師能在第一時間查詢電子病歷,更能仔細準確的向病人與家屬說明。

花蓮慈濟醫院因此特別發展一套行動醫療APP,整合現有病歷記載的資訊,搭配規劃中的全院無線網路環境,讓醫師只要用一台可以放進口袋的7吋平板電腦,就可以隨身攜帶著病人的病歷與影像,而且還是一本會自動更新檢驗報告的病歷,隨時掌握病人狀況。

有了隨身平板搭配專屬的APP,醫護人員就不需要在電腦前排隊等看報告,且醫療資訊系統屬於內部網路,且醫院本身也已通過ISO27001醫院資訊安全認證,病歷的資訊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電子簽章讓電子病歷安全更穩固

為了避免電子病歷資料外洩或是遭人任意更改,資料防護設計如電子簽章也就顯得更加重要。所謂的護理記錄電子簽章,是讓臨床護理師利用醫事人員憑證IC卡,進行電子化護理紀錄電子簽章,以取代紙本護理紀錄的簽名及蓋章。

電子病歷實施電子簽章後,就可以更安心地將電子病歷傳輸至病患轉診的醫院,方便民眾就醫,也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而在法律層面,完成簽章的電子病歷,不論是增、刪、修改、複製或檢閱文件,系統都會留存紀錄,可防止竄改病歷的事情發生,可維持病歷資料內容完整性,並確保病歷的即時性與正確性。

成大醫院護理部護理資訊系統於2011年起,不僅陸續完成各項護理紀錄電子化上線作業,更於2013年正式宣告ICU護理紀錄電子病歷、一般病房護理記錄電子病歷、及住院護理給藥紀錄電子病歷,皆已實施電子簽章停止列印紙本記錄。

成大醫院表示,未來還將持續增加其他類別的護理紀錄電子病歷簽章,並完成電子交班系統及生命徵象自動傳輸,以減輕臨床護理師的工作負荷,提供相關醫事人員以病人為中心,具整合性、即時性及連續性的雲端病歷資料,以利醫師即時診斷,提升病人安全和就醫效率。

而自從成大醫院護理部推動加護病房護理紀錄簽章以來,加護病房護理紀錄電子病歷使用次數由0.77次?病人,提升至2.58次?病人,每月護理紀錄列印費用可節省新台幣44,114元,1年節省新台幣50萬元以上,並可減少1.2坪的病歷儲存空間,縮減紙本列印時間,提高病歷調閱及流通速度,降低調錯病歷風險,提升病人安全和就醫效率。

偏鄉地區醫療資源因電子病歷而受惠

其實要落實電子病歷的價值,促成醫院間的病歷交換,提高轉診制度的成效,進而嘉惠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鄉地區醫療品質,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台灣位於山地離島偏鄉地區的人口數約36.5萬人,佔全台總人口的1.6%,過去受限於地理環境和交通不便,這些民眾一旦罹患急重症,而需前往中大型醫院就醫時,過程十分艱辛;如果需要查看檢驗報告,就得再跑一趟,花錢又花時間,對偏鄉離島居民來說,無疑是一大負擔。

為改善此情況,衛生福利部已於48個山地偏鄉離島衛生所,優先完成建置「電子病歷交換調閱系統」,縮短民眾就醫時的地域及時間的差距;當地衛生所醫師在民眾同意授權下,可透過健保IC卡,透過雲端環境即可調閱就醫民眾於其他醫療院所的相關醫療資料,如門診紀錄、住院病歷摘要、影像檢查報告及一般常規檢驗報告等,提供醫師更完整的醫療資訊以便診斷病情,民眾也不必再長途奔波去都會區就醫。

當離島急重症病患需轉送本島就醫時,政府亦已建置24小時全年無休的遠端醫療視訊諮詢及空中後送機制,以提供當地民眾更完整的醫療照護網,重大傷病轉送本島就醫人數不但已顯著下降。

衛生福利部未來還將透過強化預防及健康促進、深入急重症醫療在地化、完善遠距醫療及照護並提升長照服務,以達成WHO健康平等之理念,也預期讓全國368鄉鎮區均能獲得國際級醫療及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