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醫療商機驚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搶進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ST Microsite

3D列印醫療商機驚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搶進

  • DIGITIMES企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副主任 陳怡文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副主任 陳怡文醫師

長期觀察全球經濟發展的經濟學人雜誌,多年前公開指出進展快速的3D列印技術,將是帶動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動能,而美國總統歐巴馬亦在「先進製造夥伴」計畫中,將3D列印技術列為國家重點發展技術之中,希望藉此建立美國先進製造技術的領導地位,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所以在3D列印技術不斷進步下,全球有許多廠商切入3D列印醫療領域中,寄望藉此讓更多病患享有專屬的客製化醫療器材。

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在2014年9月成立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以提供醫療產業客製化且創新解決方案為主要目標,發展前瞻且平價之3D列印醫療產品,讓更多病患享有更好的醫療品質,進而提升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在全球醫療市場的能見度,成為重視公民生命品質之世界級優質醫療組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副主任陳怡文醫師說:「我們寄望在既有教學、研究與臨床優勢下,進行醫療與工程之異業結盟,整合相關領域研究資源與能量,發展本院自有之創新3D列印醫療產品,達成提升本院醫療品質的目標。另外,也希望能透過此一新業務,激勵醫事人員研發臨床之創新醫療產品,提升整體醫學的教育水準。」

此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將配合國家生醫產業發展需求,全力培育高階跨領域的3D列印醫療研究人才,並且希望能結全球3D列印醫療研發資源,爭取與相關國際單位的合作機會,進而籌劃前瞻性與市場性之3D列印醫療產品,並尋求更多技轉契機,達成擴大營收來源的目標。

逐步累積3D研發能量  建立全球性領導地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的策略藍圖,可分為近、中、長期規劃等三部分,近期以無細胞及血管相關之技術開發,以及相對低階且現有的技術與材料為主,以現有塑膠、高分子、陶瓷等作為主體材料,應用於牙科、醫學模型、復健輔具及神經外科等應用領域之中。此階段的技術面挑戰較低,主要是希望能藉此快速累積學習能量與經驗,提升醫療人員在3D列印醫療技術上的能量,奠定往中、長期發展的基礎。

策略藍圖中期則著重自主技術及競爭力累積,在無血液相關之技術開發上,逐步納入細胞相容及生長測試研究,同時亦能針對人體內部各構造器官,進行完整、客製且準確分析能力。如此一來,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便能將分析結果應用於開發手術用具、植入物、藥物傳送、醫學訓練,以及朝生物相容性材質開發及金屬植入物的研發,預計能夠應用於神經外科、整型外科、口腔外科、骨科、胸腔外科、心血管外科等科別之中。

陳怡文解釋,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的長期目標,自然是建立全球性領導地位,所以未來將以幹細胞、人工器官、再生醫學為重點,客製化體內3D組織工程、含感測器之不可溶解植入物,未來可望在前述科別之外,進一步應用於皮膚科、耳鼻喉科、器官移植之中,將前瞻科技應用於人類福祉的創造,勾劃人類個人化醫療與預防醫學的遠景。

接軌國際市場  強化客製化醫材研發能量

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的規劃下,主要是把3D醫學影像及實體模型,應用於各科術前的規劃與教學中,再藉由3D列印進行手術模型列印、產生間接型植入物,以及手術精準導板辦設計與生產,包含鑽孔導板、削骨導板、定位導板、矯正導板等等,讓手術過程更為順利。

正因為規劃完善的關係,所以儘管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成立時間不常,短短時間內已經累積多達55個臨床案例,包含神經外科間接植入物的11個案例,口腔癌及正顎相關有8例、矯正及根管治療有25例、脊椎矯正有3例、髖關節間接植入物8例,歸功於研發人員與醫師之間的配合非常緊密。

陳怡文說,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的任務之一,在於協助醫師客製化植入物,朝完全個人化醫療目標發展,進而縮短手術時間。以顴骨治療為例,可以完全去除骨水泥固化時高熱對病患的影響,以及高密合的精準醫療,大幅降低術後可能產生的免疫排斥副作用。至於更為複雜的脊椎側彎手術治療,同樣利用3D模擬與導板製作的方式,不僅讓手術更為精準,手術時間亦縮短到2個多小時,為醫院與病人的效益超乎預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的下階段工作目標,將鎖定客製化金屬植入物、客製化可降解植入醫材等,其中金屬植入物部分將會先從了解美國FDA在3D列印醫療植入物的法規規範,以迎合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至於可降解植入醫材部分的業務,則會開始利用可降解材質以3D列印方式製作客製化醫材,分兩階段方式導入臨床實驗,逐步建立自身在客製化醫材領域的研發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