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透視中國以戰止戰策略 | 南韓半導體解鎖加班制 三星率先獲准
早安。
美國海關與邊境管制局(CBP)於台灣時間周六晚間公布新一波關稅細則,主要電子產品一律適用10%關稅,取代原本依據各國所設定的對等關稅,中國雖然獲得部分對等關稅赦免,但依照原本的IEEPA,還是要收20%關稅。隨著最新公告出爐,整體供應鏈得以暫時恢復正常節奏。台灣業者可如期推進Computex新品接單與第三季備貨時程。然而,中國出貨路線仍面臨不確定性,全球品牌與供應鏈將加快「非中」出貨佈局,爭取關稅緩衝期內最大彈性。
另外,美國關稅政策自4/2日起持續調整,DIGITIMES觀察,隨著美國聯邦政府於2025年4月3日公告對進口汽車與汽車零組件加徵25%關稅,台灣汽車供應鏈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尤以汽車零組件業者影響程度最為顯著。DIGITIMES針對此次課稅規範與美國統一關稅表(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 of the United States;HTSUS)稅則清單進行詳盡解析,綜合評估主要台廠在面臨美國新關稅政策下,承受的影響程度。超精彩的完整內容請見此。
最後,在川普政府掀起新一波高關稅風暴、重創東南亞出口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出訪該區,行程包括4月14日抵達越南、之後前往馬來西亞,最後於4月17日抵達柬埔寨。經濟學人提到,此行雖早已規劃,卻因時機敏感而顯得格外關鍵。習近平此行意圖明確:藉由投資基礎建設與製造業升級,向因美國關稅受創的國家伸出援手,強化「美國懲罰、中國扶持」的敘事,逐步將東南亞更深地納入中國經濟圈。
然而,東南亞國家普遍採取務實應對,多數政府視美國制裁為談判起點,紛紛釋出對美妥協訊號,並未急於倒向中國。以新加坡為例,儘管總理黃循財批評美國已背離其所建立的自由貿易體系,卻仍堅守戰略平衡,不因中國靠近而輕易調整立場。習近平的到訪,在新加坡眼中更多是一場長期博弈下的觀察與試探,而非立即轉向的契機。這場外交布局,既是中國對美國混亂政策的即時回應,也是其長期經略區域影響力的一步穩棋。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根據陸委會向立法院提交的一份書面報告,中美經貿衝突呈現「以牙還牙」、「以戰止戰」情勢,研判中國不會輕易妥協、退讓。而且中國將川普的作為視為中國的「戰略機遇」,因為被川普這麼一亂,美國與同盟國的關係已明顯動搖。
而且川普高舉美國優先政策並對多國、多品項加徵關稅後,許多國家紛指美國已違反以規則為基礎之全球經貿秩序,並揚言報復美國。在川普的威脅下,中日韓已承諾將加速「中日韓FTA談判」,甚至有學者專家倡議組成「零關稅同盟」以應對川普的孤立主義、單邊主義。
全球各國持續加強軍備競賽,台灣航太鏈雖暫不受對等關稅影響,但長遠來看,業界仍著眼於建構航空製造所需的關鍵能量,掌握全球航太斷鏈重整的商機。近期業界鎖定航空材料高階製程布局有所斬獲,未來可望進一步切入航空高階零組件市場。
漢翔近期在高雄岡山廠區正式啟用鍛造廠,宣布已達到「熱鍛」領域的實現條件,將進一步邁入更高階且高附加價值的「恆溫鍛造」。據了解,此次漢翔以既有鍛造能量和發動機製造經驗為基礎,攜手豐達科、高雄科大及金屬中心展開產學合作,投入關鍵技術,從通用、進階到高階,開發不同的鍛件製程。
南韓為加強尖端技術競爭力,政府將半導體產業的「延長工作時間」的單次批准期限,拉長至最高6個月。據韓媒最新消息,南韓首家獲得批准的企業,就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根據東亞日報、亞洲經濟等報導,三星向南韓僱傭勞動部京畿支廳,提交半導體產業研發企業確認書、認可申請書,且獲得批准,可延長工作時間申請。
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對美國施加反制壓力。從限制稀土出口、轉基因農產品通過國家審核,到發現高純度矽礦資源,中國正藉由一連打出「資源牌」,欲逐步削弱對美國進口的依賴,順勢拉高後續談判籌碼,重塑供應鏈格局。
中美貿易進一步升級兩大國戰略資源布局,中國自然資源部宣布,在多地發現高純度矽礦,矽純度高達99.9%以上,並列入中國新增礦種。
供應鏈認為,川普一國挑戰全球的對等關稅險招,現演變為與中國的對決,自美中貿易戰以來,雙方對於彼此的籌碼、好壞牌都相當清楚。中國從華為事件到半導體、AI數輪禁令,完全無還擊之力,但仍打死不退,持續投入自主大計。
但此次不再忍,主要是評估川普的對等關稅大刀,重創各國,但也是自傷7分,輕忽了對等關稅將重創美國經濟、企業營運,一般人民基本生活更加艱難。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