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護已成趨勢 相關技術前景看好 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member

遠距醫護已成趨勢 相關技術前景看好

  • DIGITIMES企劃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即時通訊科技蓬勃發展、電子資料傳遞迅速便捷,遠距醫療的概念不再只是空談。Wikimedia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即時通訊科技蓬勃發展、電子資料傳遞迅速便捷,遠距醫療的概念不再只是空談。Wikimedia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即時通訊科技蓬勃發展、電子資料傳遞迅速便捷,「遠距醫護(telehealth)」這個包含「遠距醫療(telemedicine)」與「遠距照護(telecare)」的概念,不再只是空談。更重要的是,台灣逾65歲高齡人口到2017年,將占總人口14%,正式進入聯合國所訂的「高齡社會」;2027年高齡占比更將達21%,成為「超高齡社會」,由於老年人口對於醫療照護的需求明顯較年輕族群來得高,加上行動不便等因素考量,對於遠距醫護的需求也就更加殷切。

但由於台灣醫師法第11條明確課予醫師診察、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必須以「親自為之」為原則,即使法條中也明文規定,在山地、離島、偏僻地區或有特殊、急迫情形,為應醫療需要,得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醫師,以通訊方式診察、開給方劑,並囑由衛生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助產人員執行治療,仍成為推動遠距醫療的最主要障礙。

事實上,衛生福利部也表示,在親自參訪高醫、彰基及林口長庚紀念等醫院並透過網路會議等模式,針對民眾對於醫師診療病人是否一定要當面親自為之,透過資通訊執行遠距診療服務是否開放部分類別之疾病,以及開放後所需配套措施為何等議題收集意見後,普遍認為進一步開放遠距醫療的時機還未成熟,仍應持續觀察並收集國內外發展資訊,再行評估研議。

遠距照護在台灣

所幸在「遠距照護」方面,仍然有所進展。所謂「遠距照護」,是指不限醫事人員在場親自提供健康照護指導或諮詢,而是使用資通訊技術,藉由生理量測設備進行監測與提醒。服務內容以提供健康照護及生活照護為主,不涉及醫療行為。

台灣遠距醫療發展始於1995年,主要以解決山地離島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及照護偏遠地區居民健康為目的,發展至今已稍有成果,尤其是衛生福利部的前身衛生署在2007年規劃「遠距照護試辦計畫」,透過資通訊科技的導入應用,發展友善使用人機介面,已成功建置出社區式、居家式、機構式三種遠距照護服務模式。

目前台灣遠距照護的相關規範,大多附屬在其他醫療照護項目中,現行實施遠距照護較有規模的醫療院所,如台大醫院、耕莘醫院、彰化秀傳醫院,以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合康診所合作設立的社區健康便利站。

如台大醫院更於2009年8月成立遠距醫療中心,藉由遠端監測系統,即時發現陣發性或突發性症狀,提升健康照護品質。耕莘醫院則是利用遠距藥事諮詢系統,提供個案藥歷建檔管理、藥物交互作用評估以及用藥提醒等服務,大幅提升個案用藥安全。彰化秀傳醫院更是為了地區內的民眾醫療諮詢需求,成立了call center疾病諮詢中心,二十四小時由醫療人員值班提供民眾相關醫療及用藥諮詢服務。

至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合康診所合作的資訊系統,則是已建立處方箋自動釋出機制,以推動社區藥事照護方案,功能包括建立用藥記錄、用藥指導與藥品衛教、藥物交互作用評估提醒及送藥到府服務方案等,提升民眾的用藥安全與藥事服務品質。

遠距醫護衍生的技術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醫療儀器設備,從集中式的醫院場所,往社區及居家的應用場域擴散,等於也為遠距醫護市場創造需求。MIC因此認為,未來業者可聚焦於「生理監測」、「檢測與診斷」、「醫療資訊系統」、「遠距醫療照護」、「居家照護用品與設備」、「醫護機器人」等六類關鍵技術群組的發展。

在「生理監測」方面,非侵入式的血糖儀在2015年左右,就可因為精準度的提升,而開始為市場所接受,且無線傳輸的血壓、血氧、脈搏等量測,也可以做到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量測,配合微機電系統技術的突破,穿戴式量測監控裝置,將可釐清更多的生理雜訊,並建立出各種年齡生理資訊的常模,讓內嵌於紡織品上的各式感測器,可以精確地呈現出詳盡的生理資訊。

而在「檢測與診斷」方面,檢測分析設備的小型化與平價化發展將是關鍵,預計到2016年左右,將可開發出小型床邊及枕邊操作的設備,但檢測分析的精準度、檢驗分析時間長短及檢體採樣量多寡等問題,即使到了2025年,仍將是需要持續提升且不可妥協的研發要項。

在「醫療資訊系統」方面,運用於社區、家庭醫師及居家照護時使用的電腦輔助診斷系統、醫療資訊、電子健康記錄等,都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各式電腦輔助診斷系統的開發,均需大量醫療專業人員參與,且在臨床應用上亦需經過嚴格的臨床驗證通過,才得以擴大推廣使用,預計2016年之後,可讓醫師在與病患討論醫療決策時,提供更充分的醫學影像資訊。

在「遠距醫療照護」方面,為了將醫療照護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透過遠距系統所傳輸的醫學影像,必須具有相當高品質的解析度,因此遠距醫療照護技術群組中,強調各式醫學影像的處理技術,包括各式醫學影像融合後的顯像,圖形的壓縮、傳輸、解碼等,還有影像顯示器的顯像能力、色差及殘影等,都是重要技術子項。

在「居家照護用品與設備」方面,裝置在居家與照護機構裡的動態識別系統,已可隨時監控生理資訊,並且設有異常值的自動警示回饋機制,即時通知醫療照護人員及家屬,並給予適度的處置建議,多種感測裝置串聯後,還可建構出完整的動態識別網絡,打造更安全的居家生活環境。

此外,為減輕照護提供者的負擔,照護及移動支援設備,如插管感測器、可調式無障礙空間,與居家用的照護設備,如呼吸機、居家輸液幫浦等,都是需要持續改善與提升效能的設備。

如腎臟病所需的透析裝置,已從集中式的醫療院所與洗腎中心,開始往居家使用的方向發展,病患可以在夜間於家中洗腎,白天依舊維持原先的正常生活,MIC預期到2017年左右,因為透析濾淨吸附物質的功效提升,透析液淨化技術的改進,可減少透析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病患生活品質。

而「醫護機器人」方面,隨著機器人性能的提升,服務場所將會逐步擴大,從醫院、機構往居家生活環境發展。MIC認為,為使機器人能提供情感與自主生活能力上的支援,機器人需發展眾多感官與肢體移動上的基礎技術,如自我位置辨識、語音(意)辨識、情緒及活動辨識、肢體移動之重心調控等。

MIC預測,醫護機器人在2016年左右就可以提供陪伴購物、生活關懷、生活自理活動協助等醫療照護服務,並理解複雜且複合的指令、傳輸與記錄區域活動資訊等。在未來照護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照護機器人可協助處理部分的護理服務工作,並於居家環境協助老人及病患進行生活自理的活動,提供基本健康與安全生活保障。

遠距醫護可改善就醫權利及品質

台灣有四分之三為山地,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四分之一的平地,因此醫療資源大多分佈在西部主要幾個大城市,其中部分的大型醫學中心一天的門診量超過1萬人,住院患者亦接近3,000人。而前十大醫學中心所耗用的醫療花費,就佔了台灣醫療費用的四分之一。

因為醫療資源不合理的使用及分配不均,部分偏遠地區人們往往無法有效獲得醫療照護,所幸在資訊科技的進步下,偏遠地區的人們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未來唯有透過遠距技術對於患者進行醫療照護,才能提升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人們就醫權利及就醫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