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科技化 擴大海外市場 智慧應用 影音
蔡司
Event

物流科技化 擴大海外市場

  • DIGITIMES企劃

不管是B2B或B2C,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物流業都必須科技化或國際化的方向努力,尤其在台灣寄望下一個經濟驅動力-「自由經濟示範區」之際,物流能力更是任何產業都不可或缺的競爭力。

經濟部指出,物流科技化的推動可以從三個面向切入,分別是導入先進物流設備、應用雲端資訊平台、發展多元創新營運模式。在導入先進物流設備方面,除了需要有創新智慧型的貨品容器(如食品保鮮)外,最重要的技術主要是以RFID及感測元件為主,並結合物流履歷與辨識追蹤技術,利用海量資料分析能力,加強自動化技術的完善率,以提高物流搬運效率。

至於應用雲端資訊平台方面,主要是考量不管是工廠或倉儲,全球佈點已是企業國際化的重要策略,為了降低投資與作業成本,透過雲端資訊平台,打造全程監控管理機制,提供高階雲端服務,建立共用分享平台,有其必要。

物流科技化 提升競爭力

事實上,我國在世界銀行國際物流績效指數(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 總排名在2010年雖已位居第20位,但進一步觀察各分項目,「國際貨運安排」與「國際貨運追蹤能力」等2 項,雖已分別排名為第10 與12 名,明顯優於總排名,但「通關效率」、「基礎建設」、「物流服務」與「及時性」等4 項之分別排名為第25、22、22 名與30名,顯示我國物流發展確實仍有進步空間。

為了能有效落實前述的智慧物流技術及應用,鎖定全球科技化物流服務商機,經濟部早在2010年起,就已開始推動「國際物流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4年內投入超過1,011億元經費,就是希望能藉由智慧物流,提供物流整體解決方案,以吸引客戶,開發潛力市場。

以「冷鏈物流」為例,近來配合兩岸冷鏈物流推動,已聯合兩岸企業逐步構建出城市、城際、跨岸之冷鏈物流體系,發展包括凍結機、蓄冷箱、蓄冷片、行動設備、RFID辨識感測器等各項蓄冷與監控技術,及提供即時查詢之雲端平台,以軟硬體完善品質規範,維持我國冷鏈物流軟實力,布局大陸冷鏈物流市場,進而建立規模化競爭力、轉戰全球。

經濟部指出,由於2011至2012年度陸續推動冷鏈物流提升發展,已創造價值17億元之加工食品、農漁產品、中西藥之跨國流通規模,並為國內冷鏈物流業締造了2億元以上的營收。尤其兩岸冷鏈合作已如火如荼展開,至今已簽署31項合作案,投資與採購(規劃、建置)費用約達新台幣14.6億元,也證明透過智慧物流技術,確實可以大幅提升台灣企業能量與提高產品品質與價值。

但要推動智慧物流,並非只是導入智慧科技即可,以砂石運輸為例,由於砂石產業主要採取人工管理運作模式,其中會有成本耗損不確定因素的產生,以及砂石運輸的路線及人員駕駛的管理機制上皆不易管控等長期的管理障礙。邁世通科技董事長周金玉指出,由於砂石產業為傳統產業,導入科技管理方式本並不容易,解決方案業者必須要高度瞭解產業流程,並依據客戶需求開發智慧物流系統,方能克竟其功。

邁世通科技針對砂石業的特性,特別開發出七項應用,第一項是以車輛定位監控的方式,提供車輛認證、防盜監控管理、商用車營運監控管理;第二項則為補強即時救援:提供行動車輛定位、車輛道路指引、車輛緊急救援調度;第三是強化車輛監控與追蹤,如可同時監控3000部車,可自動開啟9個視窗螢幕,供管制人員依管轄範圍同時監控多部車輛;第四則是利用電子地圖展示進行管理,如快速顯示地圖,向量無段放大、縮小、平移、顯示全圖等功能;第五是即時顯示車輛定位資訊,以圖示及屬性標示方式,顯示車輛瞬時位置及資訊;第六是異常狀況自動警示與通報,可與勾稽作業系統結合,啟動自動化稽核功能;第七是歷史軌跡查詢,提供選擇多時段或交叉查詢及匯出軌跡之功能,協助管理人員比對。

智慧物流 根留台灣

未來政府也將會設法複製前述的成功模式,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桃園航空城等計畫,輔導物流業發展各項物流運籌服務模式,支援區內國內外客戶各項商流、物流、金流活動;建立雲端 e 化服務,提高貨物進出口運作效率;強化跨區連結與區內外連結,活絡「前店後廠」機制,及整合全球供應鏈流程擴大其營運利基等,以吸引產業根留台灣、外商加值基地設於台灣,並推動產業運籌全球。

面對國際物流繁多的活動與角色,經濟部近幾年持續輔導國際物流業提升與轉型,以強化物流服務與促進產業跨境發展為主軸,輔導產業升級與創新、提升物流服務能力與品質、促進物流網絡延伸與整合、培訓中高階國際化人才等,推升物流業者朝向規模化與利基型發展,全力爭取全球貿易自由商機。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