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互動體驗 可望觸發支付習性變革 智慧應用 影音
新思
ST Microsite

嶄新互動體驗 可望觸發支付習性變革

  • DIGITIMES企劃

研究機構統計,過去5年美國行動支付交易總額大增逾倍,市場展望看俏,促使眾家大型業者紛紛強化布局。Forbes.com
研究機構統計,過去5年美國行動支付交易總額大增逾倍,市場展望看俏,促使眾家大型業者紛紛強化布局。Forbes.com

儘管相關法規已見鬆綁,金融、電信與手機製造商等產業鏈合作也趨於緊密,使得台灣行動支付應用市場為之增溫,但相較於其他不管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台灣行動支付應用發展速度確實相對遲緩,亟待迎頭趕上。

中國大陸社科院金融所及社科文獻出版社,日前共同發布「支付清算藍皮書: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4)」報告,指2013年大陸行動支付市場出現重大進展,肇因於相關技術的升級進化,乃至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O2O)商業模式漸趨蓬勃,引發行動支付的爆量增長,總計當年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交易總額年增率超過700%。

藍皮書歸納市場蓬勃興盛的動能,一方面來自拉卡拉、支付寶等傳統第三方支付業者,藉由價格槓桿將客戶導向行動端,因而帶動市場起飛,二方面包括新浪、百度等大型網路服務業者,相繼跨足行動支付業務,更為行動支付市場拉出一波長紅走勢。

利多題材紛陳 大陸行動支付爆量增長

此外,大陸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展開跨境支付業務的試點,使得當地消費者在境外網站購物時,無需再透過Visa或Master支付,僅需採用單幣種的人民幣卡即可,影響所及,也省卻了個人結售匯之手續,無怪乎頗獲消費者青睞。

另一項同樣出自大陸的訊息。大陸人行主管在第六屆中國行動支付產業論壇表示,人行將建立行動支付技術檢測認證體系,並認為此市場發展方向應該以商業銀行、電信公司、中國銀聯NFC行動支付電子化路線為主,第三方支付機構、地方區域型行動支付電子化路線為輔,藉以達到優勢互補效應。專家預期,隨著行動支付技術檢測認證體系成形、帶動支付安全性的顯著提升,中國銀聯主導地位之確立,再加上第三方支付機構積極布局,大陸行動支付市場可望維持在強勁增長的軌道。

至於大陸行動支付應用的經典案例,出自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據統計,2013支付寶用戶數達3億,共計在該年完成125億筆交易,其中以支付寶手機完成付款的交易筆數為27.8億筆,累計支付金額高達人民幣9,000億元; 2014年農曆春節7天假期,共計有超過0.5億個用戶採用支付寶手機交易,總交易筆數突破1億,佔整體比重達52%,等於每兩位支付寶用戶,即有超過1人採用行動支付,應用範圍更遍及購物、繳費、信用卡還款、購買餘額寶等多樣化用途。

此外,遠在山東的濟南,當地果菜批發市場都在凌晨3點開市,過去賣家僅接受現金交易,因而在收市時累積收受逾30萬人民幣,等於滿手現金,承擔相當大的風險;爾後採用中國銀聯SWP SD支付服務,賣家即可先行發送收款訊息予買家,買家再藉由行動銀行轉帳給賣家,經由賣家確認入帳,隨即進行放貨,顯見行動支付應用不僅在網購等B2C領域發酵,其觸角亦已伸及B2B交易。

歐美大型業者 布局動向備受關注

至於歐美市場,較受人矚目的訊息,包括了知名的行動支付服務業者Square,據傳與Google、Apple、eBay甚或PayPal洽談求售事宜;以及北美電信商行動支付合資企業Isis,封鎖Android手機企圖打擊Google Wallet行動支付應用程式。

當然,更加備受關注、但迄今仍混沌不明的訊息,即是Apple切入行動支付市場的動向。日前華爾街日報(WSJ)趁著採訪執行長庫克的時機,也問及此事,庫克回應現在已有客戶利用Touch ID採購iTunes Store商品,似乎暗示該公司有意以Touch ID搶灘行動支付,惟庫克認為此市場雖然饒富趣味,但迄今尚無完美解決方案出爐,因此倚賴傳統交易模式的消費者仍居大宗,言下之意,不管Apple最終底牌是否為Touch ID,其發展方向依舊充滿變數。

不論前述行動支付方案供應端的業者動向為何,至少在台灣人耳熟能詳的餐飲或零售業者,都早已跨足行動支付應用。究其主因,乃在於消費者透過行動裝置完成交易,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潮流;根據美國媒體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統計,2013年期間,全球透過行動裝置而來的支付總額,佔所有信用卡與現金交易的4%,美國則相對落後僅有2%,雖然比例看似不高,但若將時序延長至近5年來看,美國行動支付市場規模仍增長1.18倍,無怪乎許多知名企業趨之若鶩,其中最具代表性,當非星巴克莫屬。

星巴克發展行動支付之積極,已被若干媒體以「卯足全勁」來形容。早在2012年下半,其便與Square結盟,使消費者能透過智慧型手機,佐以已被綁定的信用卡或簽帳卡帳號,在全美星巴克門市進行行動交易;但事實上,這並非星巴克跨足行動支付的處女秀,在更早之前,該公司就已經是北美第一大QR Code行動支付服務供應商,藉由其自行開發的交易系統,使消費者能在儲值過後,再利用星巴克App產生消費所用之QR Code,接著在櫃檯結帳時加以掃描,即可完成交易扣款程序。

至於全球電子商務龍頭Amazon,過去幾年來亦在行動支付多次出手。在2009年期間,該公司便推出可用於付款服務的API,提供予手機開發商與業者採用;到了2013年,其收購行動支付新創公司GoPago的技術團隊,順勢接手GoPago零售結帳系統,彰顯深耕行動支付業務的企圖心;同樣在2013年,Amazon推出「Login and Pay with Amazon」服務,消費者只要Amazon帳戶登入第三方電子商務網站,便可憑單一簽入並安全存取帳戶資訊的方式,直接利用PayPal或信用卡付款,省卻繁瑣的註冊程序。

儘管多數電子商務網站對於採用Amazon支付服務頗有戒心,因此Login and Pay with Amazon未能立即引發太大迴響,但仍有少數網站身先士卒,且獲致可觀利益,線上家具零售商Cymax Stores就是明顯的例子,該網站採用Login and Pay with Amazon系統後,由Amazon導入的客源足足挹注2成訂單,新註冊會員人數提升2倍,並在3個月內使其購員轉化率攀升3.15%。

靜待殺手級應用現身 帶動市場起飛

回過頭來看台灣,雖然有不少人認為,行動支付發展相對遲滯,與政策積極度、手機廠商支援性不無關聯,但有其他人一針見血指出,其實這些並非主要癥結,而在於商家配合度、消費者習性,皆尚未臻至「非行動支付不可」的地步。

在商家部分,現今仍有為數不少的商店,僅配置晶片或傳統刷卡機,甚至不提供刷卡服務者亦所在多有,至於已提供感應式讀卡扣款服務的商家,依然屬於少數,顯見多數業主無意針對行動支付增設軟硬體投資;以消費者而論,隨身同時攜帶手機、錢包、票證並無諸多不便,且現今接受行動支付的場域不算多,因此多數人仍傾向沿用既有支付工具。

那麼,是否意謂台灣不適合發展行動支付?倒也未必,只是時機早晚。當不同業態彼此商業合作模式更趨成熟,即有助於在消費者、店家與個人化應用之間,形塑出全新的即時互動體驗,如此便有望促進消費活絡,增進供需兩端的投入意願。

以美國為例,邁阿密廣告學院於2013年期間,在紐約地鐵設置虛擬圖書館,將車廂內的圖書架畫框設置NFC技術,因此只要乘客取出NFC手機,朝著有興趣的書籍掃描,即可以ePub或PDF模式試閱讀前10頁,待該乘客離開地鐵站,關於該書籍的實體訊息亦將傳送至手機的地圖,便於乘客就近租借或購買;在此一案例中,「廣告行銷」即是帶動行動支付的殺手級應用,同理,台灣若能孕育出諸如此類的殺手級應用,則行動支付市場依然起飛在望,並無看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