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看待自動化的「眼睛」?
在在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中,涉及到各種各樣的檢查、測量和零件識別應用,例如汽車零配件尺寸檢查及自動裝配的完整性檢查、電子裝配線的元件自動定位、飲料瓶蓋的印刷品質檢查,或是產品包裝上的條碼和字元識別等需求的確不小,於是整合機器視覺於自動化系統的應用,也跟著成為目前自動化系統的主流項目。
簡單來說,自動化產業的視覺應用主要在兩個方向,一是「檢測」、一是「定位」。
不論哪一種模式,都是透過攝影機來擷取圖像,然後將圖像傳送至處理單元,透過數位化處理,根據畫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資訊,來進行尺寸、形狀、顏色等的判別,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
取代人眼 機器視覺成為重點項目
早期在工業自動化的流程中,最常看見的景象就是一批檢視人員站在傳輸帶的兩側,對產品進行檢測。這種人工檢驗作業雖然適應力大、知覺度高,但人工作業往往隨著作業人員的身體、精神狀況影響,而有相當出入,檢驗的準確性更容易因設備的複雜度、工作時間、工作壓力而下降。於是不管是檢測或協助機器定位作動,機器視覺就成為自動化產業現階段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
做為取代人力的機器視覺,整合自動化設備完整生產線流程,亦成為重要的技術。舉例來說,像是在工廠製造螺帽與螺絲,就是視覺應用在自動化產線上的最好例子:首先透過攝影機辨識螺絲的方向,指示機械手臂的夾取,再透過相機影像擷取,同時進行螺距的量測及品質的控管,最後再指示手臂將其放入合格或不合格的欄位,要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必須整合演算及運動控制,當然基本上每個動作都不困難,但最困難的是在於如何整合成順暢的生產線流程。
前面提到的應用產業,其共同特徵是連續大量生產,此外對外觀品質亦有非常高的要求。通常這種帶有高度重複性和智慧性的工作,只能由人工檢測來完成,部分傳統製造工廠中,生產線後面可以看到數量龐大的檢測工人來執行這道程序,但在增加了這些巨大的人工與管理成本的同時,卻仍然不能保證100%的良率,機器視覺的導入,則協助解決了這些問題。雖然基於演算的複雜性,機器視覺在品質控制上,並不能完全取代人眼的運作,但相對而言,比起人類的疲勞與不專注所造成的誤差,機器視覺仍有一定程度可以取代前述問題。
從定位到檢測 視覺系統應用多元
機器視覺系統最大應用,目前在於工廠作業生產線,藉以提升線上高速率製造的檢驗處理。但在高階使用者如IC製造與LCD業者的要求下,更快速的視覺系統需求不斷的被提出,解析度更高、功能更細密的系統受到更多的矚目。目前趨勢,主要是以整合快速微處理器,來加快視覺系統速率,提升速度後,機器視覺系統於製造生產線上,可以處理更多的零件,而更可以檢視每一零件的「更多特徵」,亦可提供更多零件的詳細影像分析,這樣的趨勢,也將機器視覺系統的效能再往上提升。
不過相較於多元化的應用模式,視覺技術最重要的仍在整合性應用。以汽車產業為例,機器視覺的應用,已成為汽車工業生產線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機器視覺在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中的應用範圍,已逐漸擴大,主要涵蓋汽車零部件生產線、零部件定位、車體識別、各種汽車零部件精度的影像檢測系統、齒輪缺陷檢測、發動機總裝檢測、火星塞檢測、汽車裝配及燈光檢測等領域。說實在話,因為機器視覺已成為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的標準解決方案。
以系統來看,機器視覺市場的客戶,主要包括三類。在製造業應用範疇中的客戶群為終端使用者,第二層次為系統整合商,最終則是產業機器設備製造商;而機器視覺本身,亦可區分為兩大主軸,分別是PC-Based及單機型。PC-Based的使用者,大多需要具備程式能力,前段影像擷取的部分可由硬體工程師進行整合;而軟體的部分,需要具有程式能力的軟體工程師,來進行系統的開發與設計。這一類設備的開發時程較長,適用於有獨特需求、並具備軟體開發能力的使用者;至於單機型的市場需求則從應用角度出發,由於終端使用者的需求,較多在於簡單易操作、All in one的單機型設備,只需要對機器視覺有一定程度的概念與實務經驗,即可透過套裝軟體完成單機型設備參數的設定。
進入門檻不低 台灣廠商需要走出自我
前面談了這麼多,目前台灣廠商比較受到侷限的部分,主要仍在攝影機。過去台灣所研發製造的攝影機大多針對保全應用設計,相對來說解析度不若影像檢測需求那麼高,而以AOI來講,雖然應用類比式產品仍佔有一小部分,不過目前大多已使用數位式的產品,此外傳輸介面包括IEEE 1394、Gigabit Ethernet等,對於影像處理來說可以提高處理速度、影像品質也較佳,不過目前台灣專門研發設計影像檢測用的數位攝影機廠商相當少見,機器視覺所需搭配的光源也只有少數廠商在做,換句話說,大多仍仰賴進口,若是市場夠大、技術發展逐漸成熟,對於台灣廠商來說都是機會。
既然機器視覺影像系統需要整合各領域,而精通不同範疇的人才少之又少,除了硬體的功能不斷增加之外,易於開發設計的軟體需求也隨之而起,撰寫程式開發屬於自己的系統,對於入門來說會是一個瓶頸,而懂得機械原理的工程師不一定熟悉程式語言,因此利用方塊軟體開發簡單的系統,對於使用者來說方便許多,利用這樣的圖形化軟體開發系統,只消將所需功能的參數設定好,便可快速建置出系統,對於設計者來說不需要另外學習程式語言,可以加速開發時程,並且節省成本。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整合能力以及軟硬體技術支援的完整解決方案是主要的競爭優勢。影像視覺辨識系統既然是一套跨領域的系統,整合能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便顯得十分重要,既然整合在機器視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One Stop Shopping的採購模式便是較佳的選擇,畢竟對於使用者來說,一家購足,無論是整合上抑或是尋求技術支援與服務,皆較容易獲得幫助,這也是多數進軍台灣的機器視覺廠商選擇全方位布局之原因,也是台灣在機器視覺發展上的一條出路。
- 工業4.0掀產業浪潮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彰顯助力
- 從工業4.0到生產力4.0
- 機器人+物聯網 建構智慧工廠
- 該如何看待自動化的「眼睛」?
- 設計軟體讓3D列印更有想像力
- 自動化視角的工安觀點
- 機器手臂移動供電系統的「隱形冠軍」
- 提高運動控制穩定性 Aerotech展示先進調機工具
- NI 針對工業物聯網推出新一代控制系統
- 普詮推出一系列吸震制震緩衝材料
- 研華整合自動化與雲端 促進工業4.0
- 迅智推出首創機械手臂專用自動貼標機
- 宜鼎國際協助客戶打造智慧聯網系統
- 2015台北國際連繫工業展 啟動工業4.0新時代
- 智能自動化 引領邁向下一波產業活路
- NACHI展示最新輕巧小型機器人
- 研華寶元讓IPC機器人商業化
- 皮爾磁新品牌強調自動化All in One
- TSLG耐落 螺絲防鬆首選品牌
- 台北自動化展8/26登場 凌華科技聚焦工業4.0
- Aerotech於自動化展展出A3200
- ABB雙臂機器人YuMi將現身台北國際自動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