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標準邁向整併 應用平台競爭激烈 智慧應用 影音
太陽誘電microsite
世平興業

物聯網標準邁向整併 應用平台競爭激烈

  • DIGITIMES企劃

物聯網產品需要有功能完善的物聯網平台,才能妥善處理物聯網產品的各種功能與需求。Samsung Newsroom
物聯網產品需要有功能完善的物聯網平台,才能妥善處理物聯網產品的各種功能與需求。Samsung Newsroom

隨著技術演進漸趨成熟,物聯網相關產品及應用陸續上路,儼然已是未來推動ICT市場的關鍵因素。但由於物聯網的應用類型多樣,系統架構也因此有各種變化,平台標準各擁市場,也因此導致物聯網應用發展的困境。

事實上,物聯網本身只是個概念,很難歸類於特定的領域,雖然舉凡製造、醫療、交通、零售等應用場景,都可以看到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的蹤影,但這些應用場景,多半還是使用特定客製化的物聯網應用平台,相關技術及應用很難快速大量複製,即使應用導入過程頗為順利,要連接到不同的應用場景時,就可能會因為應用平台使用不同的標準,而導致物物相聯發生困難的問題。

物聯網既然強調萬物聯網,不同領域的產品,就要能彼此互通,不能只是在特定領域「物物相聯」,才能帶動物聯網應用未來的發展。pixabay.com

物聯網既然強調萬物聯網,不同領域的產品,就要能彼此互通,不能只是在特定領域「物物相聯」,才能帶動物聯網應用未來的發展。pixabay.com

如在工業製造領域,上下游供應鏈原本就會因為鎖定在特定產品,長久發展下來,許多軟硬體設計便會形成便於該產業使用的「特定規格」,也對新產品或新技術形成進入障礙。以通訊協定為例,就超過數十種,如何讓不同機器、不同設備、不同產業的系統彼此相連,始終是物聯網應用推廣的一大阻礙。

除了相連本身可能會有問題外,即使已經能夠相連的產品,也可能會有命令透通的問題,是要CAN Bus聽命於Home Kit?還是要Dali交心於Wi-Fi?如一台使用物聯網技術的汽車,要如何跟智慧交通或停車系統一起工作?那一個系統的判斷才能享有最優先順序?

物聯網平台類型多樣

但開放標準往往也象徵著百家爭鳴,由於國際上對物聯網平台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定義,加上許多ICT巨擘如Google、Intel等都紛紛投入物聯網平台的市場,市場上也因此充斥著各種物聯網平台。

首先是提供連接性管理的物聯網平台,主要是針對終端(SIM卡)的通信通道提供連接性管理、診斷以及終端管理方面的功能。如思科(Cisco)的Jasper平台、愛立信的DCP、Telit的M2M平台、PTC的Thingworx和Axeda。

其次是以提供雲服務為主的應用開發平台,主要是提供設備與數據接入、存儲和展現服務,尤其適合不需要關心後台服務系統運作細節的用戶。如LogMeIn的xively、Yeelink、中國移動的OneNet、京東智能雲、騰訊微信?QQ物聯、阿里雲、百度IOT、中興通訊的AnyLink。

第三種是以提供接入智慧裝置為主的應用開發平台,和上一個類型的平台相當類似,但這種公司通常因為還在初創階段,在雲端的研發實力較弱,所以將重點放在智慧裝置的接入方面。

第四種是以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為主的物聯網平台,如IBM的Bluemix和Watson、亞馬遜AWS IoT、Microsoft的Azure。

第五種物聯網平台類似企業資訊委外,提供包括應用軟體、基礎架構、業務流程等完整服務。這種平台有些會專注在特定產業的垂直應用,如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不同領域。這些物聯網平台當然會有部分功能重疊或向彼此滲透發展的趨勢。如各平台其實都號稱提供大數據分析和機器智能。AWS IoT、Azure等也提供終端接入套件、SDK等智能硬體接入方式的應用。

物聯網通訊標準競爭激烈

其中對物聯網應用平台影響最大的標準之一,就是通訊標準。如Wi-Fi聯盟已在2016年1月針對物聯網應用推出IEEE 802.11ah,並取名為「Wi-Fi HaLow」。由於其功耗低,穿透能力強,覆蓋距離遠,非常適合小尺寸、電池供電的物聯網裝置使用。由於Wi-Fi HaLow與現有的Wi-Fi都是以IP網路架構為主,可以簡化物聯網架構,有利於不同裝置之間的連結。

藍牙技術聯盟(SIG)推出的BT5.0標準,傳輸速率峰值從1Mbits/s提高到2Mbits/s,連接範圍也從30公尺延伸到100公尺。SIG預計,2016年全球藍牙裝置出貨量將近30億個,2020年時可望達到50億個,BT5.0可望在物聯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如根據ABI Research資料顯示,藍牙目前在智慧家庭市場的佔有率約為8%,預計將在2021年以前成長超過26%,勢必會在家庭與建築物自動化市場方面,挑戰ZigBee技術的市場地位。

國際行動通訊標準制定組織3GPP,也針對低功耗LTE提出了Category M1及Category NB1兩種規格。這兩種技術因其屬LTE標準的一部分,故可輕易地整合至目前網路中。

另一低功耗無線廣域網路(LoRa)技術的部署也正持續增加中,如美國有線電視業者Comcast數月前即發布消息,將在全美布建LoRa網路來為企業提供服務。

除此之外,也有業者在已開發出來的技術上大作文章,如Sigma Designs就於2016年下半公開了其互通層(interoperability layer)等相關技術規格,期盼能吸引更多廠商採用;ZigBee聯盟也在2017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推出物聯網通用語言dotdot,希望改變目前因裝置間通訊語言不一,所導致溝通不便的情況。

物聯網標準邁向整併期

但只要存在著好幾套標準,勢必會讓物聯網市場變得零碎,且在互通性尚有疑慮的情況下,用戶恐怕會對許多物聯網應用裹足不前。物聯網既然強調萬物聯網,不同領域的產品,就要能彼此互通,如果只能在特定領域「物物相聯」,勢必會影響物聯網應用未來的發展,也讓原本對立的標準組織,開始走向合併或結盟,讓紛亂的物聯網標準開始朝向統一之路邁進。

如以高通(Qualcomm)、微軟(Microsoft)為首的AllSeen Alliance,與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業者所組成的開放互連基金會(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OCF),都已分別將其所發展的物聯網平台標準AllJoyn及IoTivity,交由Linux基金會所管理,攜手為建立單一物聯網開放標準而努力。

此外,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所策動的物聯網結構框架標準,也可望在2017年完成制定,此標準並非是要取代既有規範,而是要為各產業所開發的物聯網標準,提供一個能互連、互通的總體結構。

不過,就算標準化的問題已經露出曙光,在物聯網仍未出現一家獨大的標準之前,對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或應用開發者而言,接下來的1至3年間,仍然得繼續面對標準多元的挑戰。

議題精選-COMPUTEX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