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技術專利陸續到期 業者應及早布局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醫療機器人技術專利陸續到期 業者應及早布局

  • 魏淑芳

手術輔助與放射線治療機器人是目前醫療機器人銷售量最高的類別。Wiki
手術輔助與放射線治療機器人是目前醫療機器人銷售量最高的類別。Wiki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的分類與定義,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s)歸屬於服務型機器人,其能夠編制操作計畫,並依據實際情況確定動作程序,然後把動作轉換成操作過程的機械運動。

進一步還可細分為4個產品項目,包括:診斷系統用途機器人、外科手術輔助機器人、放射線治療機器人、復健系統用途機器人、其他類型醫療機器人。

提供照護用途的機器人是醫療機器人相當受到重視的類別。(Wiki)

提供照護用途的機器人是醫療機器人相當受到重視的類別。(Wiki)

醫療機器人的分類應用

診斷系統(Diagnostic Systems)用途機器人,可以運載微型診斷裝置進入人體內部,配合人體外部診斷設備完成疾病病況的深入檢查,如大腸息肉影像拍攝與切片檢查、腦部活體組織影像拍攝與切片檢查等。

手術輔助與放射線治療機器人(Robot Assisted Surgery and Therapy Robots),則是一般人最為熟知的醫療機器人,因其真的可以扮演「醫療」的角色,幫助醫生讓病人恢復健康。

如手術輔助機器人可以輔助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中的相關流程,如手術動作執行、術後傷口處理等。放射線治療機器人則是透過高能量放射線進行癌症腫瘤的照射治療,兩者皆可提供更為準確性、安全性與操控性等優點,如微創性手術技術(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ology)導入手術輔助機器人後,可以讓病患手術傷口減小,術後復原速度更為迅速。

復健系統(Rehabilitation Systems)用途機器人,可配合物理治療師進行個人化復健療程規劃及復健動作執行,有利於物理治療師觀察病患恢復情形,做為日後追蹤診斷的依據,並可搭配病患復原情況即時調整治療方式。

其他類型醫療機器人(Other Medical Robots)的典型代表如遠端臨場醫療機器人(Medical Telepresence Robot),可以讓醫生透過人機介面遠端控制醫療機器人,持續追蹤與監督遠端病患的身體狀況,為疾病患者提供更為貼近的、徹底的治療程序。

台灣醫療機器人著重照護領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市場資料顯示,2013年醫療機器人銷售量達1,286台,其中以手術輔助與放射線治療機器人最高,銷售率先突破千台,達1,034台水準,其他依序為其他類型醫療機器138台、復健系統用途機器人100台、診斷系統用途機器人14台。銷售值則達14.5億美元,預估2014年~2017年累積銷售量將達7,130台(平均年銷售量1,783台),累積銷售值亦可達67.36億美元(平均年銷售值16.84億美元)。

MIC預估手術輔助及放射線治療機器人銷售量,2014~2017年累積可達4,500台(平均年銷售量1,125台),其他類型醫療機器人達552台(平均年銷售量138台)、復健系統用途機器人達2,000台(平均年銷售量500台)、診斷系統用途機器人等達78台(平均年銷售量20台),隨著銷售量逐步增加,機器人平均售價可望因此降低,預估2014年~2017年醫療機器人平均售價,應可降低到百萬美元以下,有助於提高市場的接受度。

台灣雖然在2005年於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中,即已針對台灣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發展進行相關規劃,但不管是技術或應用方面的發展,都是以工業用的智慧機器人為發展主軸,醫療機器人的部分,則是著重在照護服務及醫療輔具的領域,但著墨比例明顯不如工業用智慧機器人。

目前台灣在照護機器人的應用,主要以學研單位開發為主,如工研院與日本天目時科(TMSUK)合作,開發動力輔助行走支援機器人,市場鎖定脊椎損傷病患復健和步行支援,但還沒有較具規模的商品化產品的出現,包括成本、安全標準、市場營運等問題,都是未來需要克服的挑戰。

所幸國際ISO組織在參考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所建立的生活支援機器人之認證標準和實驗環境後,已經發表個人照護型機器人之安全標準ISO13482,並成為全球照護機器人認證核可之國際標準。台灣標檢局也已著手進行國內醫療照護型機器人ISO標準的編譯工作,未來可作為產學研單位產品研發的參考依據。

民間業者也相當看好醫療機器人未來的商機,紛紛投入開發相關產品,如上銀科技投入開發下肢復健、肩肘復健及內視鏡扶持機器人,運用機器人自動化來協助單調、重複的復健過程,減輕復健師的負擔。以醫療器材銷售為主的醫揚,也成立了一家「醫寶智人」公司,專責研發機器人,目前已經有初步的產品,如服務型機器人、配藥送藥機器人。

由彰化基督教醫院、佳世達旗下明基智能、慧誠智醫合作開發完成的Orber,可以在手術結束後,將總重150公斤的手術器械車,送回器械室消毒,彰基旗下的智慧醫院員林基督教醫院,及佳世達旗下的南京明基醫院、蘇州明基醫院均會採用,首波在員基先上線,共2台開始上班。

宏達電也與萬芳醫院合作,推出全台首位人工智慧(AI)醫療服務聊天機器人。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張智威預測,在AI等新科技的協助下,未來3~5年精準醫療將快速發展,宏達電除了透過AI拓展精準醫療市場,也將積極發展AR/VR醫療,希望可以用於腦神經等外科精準手術,包括建立3D模型,協助醫生在手術前透過導航確認病灶,目前已通過美國FDA相關認證,同時也正在申請台灣TFDA認證,後續不排除在其他市場進行認證。

技術專利陸續到期

MIC針對醫療機器人專利權利人進行相對研發強度分析發現,醫療機器人重要專利主要集中於美商、歐商手中,美商著重布局手術輔助技術,歐商則著重布局放射線治療技術。

由於手術輔助機器人採用的手術工具、影像擷取裝置、機器人手臂等技術項目,與台灣科技業者的技術關聯性相當接近,許多專利從2017年開始會陸續到期。MIC建議有意投入醫療機器人產業的業者,不一定要發展完整的機器人產品,也可以針對關鍵零組件及應用,進行技術拆解與專利迴避設計,儘早展開醫療機器人關鍵零組件開發與投產計畫,積極掌握智慧醫療產業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