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推動照護機器人市場成長
隨著ICT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器人的應用範圍也隨之擴大,雖然工業用機器人至今仍是機器人產業的駐留,但服務型機器人市場也開始有明顯進展,舉凡智能住宅、智慧家電、無人車,照護、導覽、掃地、教育等應用,都有服務型機器人表現的機會。
尤其是照護機器人,未來需求將會愈來愈多。工研院預期,2020年照護機器人全球產值將逾170億美元(約5,100億新台幣),需求將勝過工業用機器人。
照護機器人的成長需求,來自於全球有不少國家已進入高齡社會,行政院報告推估,台灣65歲以上人口在2018年已超過總人口的14%,預計在2025年超越20%,成為超高齡社會。
但平均壽命雖然延長,並不代表健康狀況依然正常,機能退化與慢性疾病纏身的老人將會愈來愈多,預計2036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475萬人,其中失能人口佔22.5%達107萬人,連帶也帶起照護人力的需求。但許多高齡社會同時伴隨著少子化的問題,導致提供醫療與長照服務的工作者,可能會跟不上市場需求。
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警訊,全球到2035年將會缺少1,290萬的醫療工作者,面對照護人力短缺的問題,各國紛紛提出解決之道。在亞洲國家中,最早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也是少子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照護人力缺口的問題自然也更加嚴重。
從2009年起,日本就已將服務型機器人納入國家計畫中,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的資料指出,日本經產省自2015年起已提供47億日圓的補助,鼓勵業者創新研發,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斥資52億日圓,在2017年3月底前已向5,000個機構推廣照護機器人相關服務,讓機器人可以在第一線協助照護工作。
例如在東京的Shintomi安養院利用軟銀的Pepper機器人,帶著老人唱歌、做運動,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發的陪伴機器人Paro,以及Sony的機器狗Aibo,也都以聊天陪伴的角色,得到安養院老人們很大的歡迎。
照護機器人已走入家庭
台灣投入照護機器人研發時間其實相當早,新光保全董事長林伯峰在2004年還是總經理時,就已觀察到日本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趨勢,與當時的中正大學校長羅仁權開發完成新保1號機器人,是台灣首台保全專用機器人,歷年來共研發8款機器人,並以新保6號持續發展,在2016年初正式量產「新保寶Shinbobo」遠端遙控攝影機器人,用以關心家中長輩、孩童或寵物,讓服務型機器人真正走入家庭。
新保Shinbobo機器人身高僅15公分,重約300公克,頭部是IPCAM攝影機,透過行動裝置的App或PC電腦,遠端監控家中動態和錄影,也可遙控機器人移動,包括前進、後退、左轉、右轉及360度旋轉。當使用者想看特定目標時,例如想看小嬰兒或想和家人說話,可遙控機器人至目標地點擷取影像,或是藉由腹部的喇叭,對家人說話。當然,如果發現異常狀況時,也可利用發話功能提醒家人。
成本及設計仍有進步空間
雖然服務型機器人在照護市場有其需求,但目前仍有不小的阻力。最大的障礙就是成本,目前的照護機器人售價約在20萬至40萬日圓左右,即使有政府補助,不管是一般家庭或照護機構,都不見得能負擔機器人採購及維護的費用。
雖然日本政府預測,服務型機器人市場在2020年會成長到543億日圓(約144億新台幣),是2015年的3倍,然而還是很難達到損益兩平。但由於機器人對於減輕照護者壓力有很大的成效,尤其是面對2025年,日本估計將短缺38萬至50萬名照護人力,服務型機器人仍有非常高的市場潛力。
另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是,照護機器人目前還無法像人類一樣,理解人類細微的表情或行為暗示,以及做精細的動作(例如協助病患刷牙),無法真正地取代人類照護的工作。但即使只能發揮陪伴的功能,照護機器人也已被證明有相當高的價值。根據日本全國性的調查,機器人讓超過三分之一的安養院老人更加活躍、自主,顯示它們對老人的心理有正面影響。
事實上,照護機器人不一定只是用來照護病患,對減輕照護者的壓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貢獻。日本專營高齡者住宅相關業務民間公司ORIX Living在2018年9月,利用網路方式以40歲以上男女總計約1,200人為對象,進行關於看護議題的問卷調查,就發現「積極接受」、「如果被推薦的話也可以接受」的正面回應達84.3%以上,理由多半是「不用顧慮機器人的感受」。這項調查結果,也是自2011年開始調查以來,民眾對照護機器人的接受度創下新高。
長照服務人力缺口 造就照護機器人商機
至於台灣,雖然老年人口比例比日本低,但台灣的老年人口成長率是亞洲最高,未來勢必也會面臨和日本一樣的照護缺口問題。雖然政府正積極推動長照2.0,照顧服務(含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2019年1至3月服務人數10萬3,506人,較2018年同期7萬5,727人,成長 37%,但對照未來10年內至少會有超過72萬人需長期照顧,照護人力的缺口問題顯然仍有待解決。
此外,照護機器人的主要服務對象因為是老人,因此在功能設計需要有諸多考量。台灣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傅立成教授指出,考量到失智病人在後期會有較強大的情緒起伏,照護機器人必須要具備親切及人性化的外觀,才能適當地給予老人安慰。照護機器人也必須要能感測人的認知和情緒,表現出友善的互動。
長照人力資源開發無法追上人口老化速度,已是不爭的事實,政府宜將照護機器人納入長照政策,積極開發各種照護功能的機器人,如爬梯、助行、協助進食等,機器人進入人類的生活已勢在必行,樂齡照護市場將會是非常重要的試金石。
- 一窺「未來工廠」新樣貌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佈局製造業升級之路
- 機器人成競爭力重要戰略 日系製造精髓前進台灣
- 2019年台北自動化展 逾50家系統整合業者渾身解數
- 所羅門自動化大展推出AI-3D視覺平台
- Intelligent Asia規模再升級 南港兩館同期展出
- 扎穩工業物聯網馬步 全速挺進工業 4.0目標
- 滿足工業、軌道交通與再生能源需求 捷拓科技電源產品全面布局
- D-Link融合驅動與網路 展出工業網路交換器
- 運動控制技術再進化?光通訊推升運動控制效能!
- 東佑達展出全新超小型伺服電動缸DM系列
- 工業4.0趨勢帶動 工業智慧監控市場快速成長
- 虛實合一整合解決方案 開拓智慧零售商機
- TSLG耐落提供傳動元件螺絲防鬆解決方案
- 昇頻展現研發力 推新款雲端服務管理行動通訊路由器
- 掌握「過去」、「現在」、「未來」 綠色製造正當道
- 解決現場導入困境 AI與視覺檢測整合發展潛力無窮
- EMS輸送系統的絕對定位- 倍加福PXV條碼定位系統
- 電子產業智慧製造升級 凌華自動化展秀三帖AI妙方
- 完整功能結合高速運算 耐力斯APS/SCM系統讓產線排程最佳化
- 結合SAP平台優勢 東捷資訊讓工廠設備預診更精準
- 左擁自動化、右抱ERP 新漢蛻變成OT層智慧製造專家
- igus的3D乙太網電纜實現機器人通信
- 「新創產品打樣中心」孵化加速器 點亮新商機
- 東捷資訊於2019自動化大展登場
- 工業機器人加AIoT 智慧製造轉型的必備基礎
- 妙用AI突破性技術 加速實現破壞性創新
- 老齡化社會推動照護機器人市場成長
- 所羅門AI-3D視覺 聚焦智慧製造與智慧物流應用
- Moxa 參與2019自動化大展,鎖定IIoT與OT資安雙主軸
- 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研華於自動化展展示最新智慧工廠應用
- 展現智慧製造強勁實力 泓格自動化展推出多款高效能產品
- 史陶比爾革命性四軸機器人引領潮流
- 迎戰工業5.0 UR於自動化大展秀協作型機器人多元應用
- Sesto CEO:致力於簡化客戶對AMR的使用
- 英特蒙於自動化展舉辦工業4.0與智慧自動化研討會
- 宸曜嵌入式人工智能運算平台協助智動化應用導入
- SCHUNK推出第一款機械手專用24V電動磁力機械夾爪
- Pilz推出工業服務型機器人模組
- 魏德米勒工業分析軟體 自動化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模型
- 達詳將於自動化展突破智慧製造盲點
- 漢錸科技建構全新世代物流 亮相台北國際物流展
- 德商Beckhoff新自動化技術高階應用登場
- 統一資訊展現專業技術服務,助企業迎向創新成長目標
- 愛德萬測試推出最新熱控型SSD驗證測試機
- 翻轉新倉配思維 跨越新世代物流
- D-Link工業網路解決方案 智慧營運大躍進
- 精密量測技術搭配運動控制提升設備精度
- Hartrol Plus 控制器體現「人機介面」智能化
- 台灣三豐與MeasurLink軟體打造新的量測風貌
- 軟體定義微工廠 新創Bright Machines欲助大小工廠邁向AI自動化
- 機器人抓手Mini Finger整合mGrip系統 撿貨空間小也難不倒它
- 豐田搭載東芝高階影像識別處理器
- Accenture與Mujin 推廣物流自動化
- 結合爬行機器人與無人機的檢測系統 可及早發現風力發電機葉片損壞
- 亦良導入塑膠射出OEE即時監控系統最佳化生產效率
- 安全與速度難兩全 協作機器人三大癥結浮現仍有待解答
- 少人化取代無人化 保留人性溫度為服務業自動化之關鍵
- Sawyer將引領協作型機器人進入人類生活新領域
- 戶外巡檢機器人 廠區安防守護神
- 已實現的工業4.0時代 完整呈現在SICK工廠內
- 直覺的視覺化管理及遠端監控系統 讓安全系統不再神秘
- 協作安全意識升級 企業預先準備將可提升競爭優勢
- 工業型機器人協作化 成就人機協作安全認證智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