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才建構完善環境 探索無限可能的台灣AI未來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Event

培養人才建構完善環境 探索無限可能的台灣AI未來

  • 鄭斐文DIGITIMES企劃

1950年代就已問世的AI,70年來歷經三次浪潮,終於在硬體算力提升、演算法完備、數據數量充足的今天有了立足之地,然而對產業與社會來說,AI要順利落地並普及於生活中,仍須有完善環境作為應用發展支撐,因此在Taiwan AI EXPO 2022第三天不知講堂,從AI的發展方向、技術現況、應用實例與人才養成等面向,發表精采演說。

以技術為基礎 建構AI未來願景

廣達電腦公司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張嘉淵在「AI的未來想像與藍圖」演講中表示,AI已成為此一時代的顯學,多數人將之視為邁向未來的關鍵,對此他認為AI僅是實現計畫的工具之一,企業應先進一步了解未來社會動態與人類行為,從而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最後一步才是選擇合適工具。他接著以廣達電腦歷年來的轉型為例,該公司的營運策略圍繞著V.I.P三個字,意即Vision、Integration、Position,每隔10年就會重新規劃產業願景,並整合企業內外資源、找出市場新定位,廣達成立初期以代工製造為主,依照客戶設計完成產品,但此階段該公司也持續探索市場的更多可能性,為第三世界孩童研發出的百元電腦就是其一,之後公司不斷以破壞性創新一路前進,如今廣達集團已有行動裝置、雲端服務、高效能運算平台、機器手臂等多種產品。如今AI時代來臨,廣達不僅成立研究院強化研發,同時也與各領域專家合作,集結眾人之智,讓AI在真實世界順利落地,化身為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廣達電腦公司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張嘉淵。DIGITIMES攝

廣達電腦公司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張嘉淵。DIGITIMES

AI的各種想像應用要成真,背後必須有紮實的技術基礎,半導體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的台灣,近年也大力投入AI晶片,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副會長張世杰指出,近年來產業的AI發展趨勢已從雲端走向裝置端,且對即時性、可靠性與隱私性有更高要求。他分析過去的AI晶片以通用型架構居多,應用層面雖廣,但晶片效能有限,近期則逐漸轉往專用型的裝置端發展,此類晶片是專為特殊應用打造,效能可滿足使用端需求。對於裝置端AI晶片的發展,台灣有完整半導體產業能量、具資訊安全正面形象、IoT 裝置豐富製造經驗等三大優勢,為了進一步深化優勢,在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與經濟部指導下,產學研界攜手成立「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並推動「AI on Chip」計畫,從彈性設計、降低NRE、加速開發、超低功耗等四大核心技術著手,協助台灣落實「AI產業化」、「產業AI化」願景。

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副會長張世杰。DIGITIMES攝

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副會長張世杰。DIGITIMES

善用AI力量 推動數位轉型

除了願景勾勒與技術規劃,應用實例與數位轉型典範也是產業發展AI的重要參考,在「產業聚焦」議程中,台灣微軟專家技術部總經理許志勝提到,微軟投入AI發展已有多年,早期必須透過眾多專家的長期協作,才能研發出具可行性的成果,但經過多年發展,如今AI工具以變得簡單易用,以微軟為例,現在Azure Machine Learning平台就能讓不具資訊背景者輕鬆使用AI,透過AutoML與MLOps功能打造友善的AI開發協做環境;而Azure Applied AI更結合商業邏輯為企業用戶打造開箱即用的AI服務,如Form Recognizer表單辨識器、Video Analyzer影片分析、Metrics Advisor異常偵測等,協助企業大幅縮短AI導入時程。微軟近來年亦深耕台灣市場,協助許多在地企業導入AI解決方案邁向數位轉型,友達光電便是其一。

台灣微軟專家技術部總經理許志勝。DIGITIMES攝

台灣微軟專家技術部總經理許志勝。DIGITIMES

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暨友達數位董事長楊本豫以自家公司的轉型為例,友達光電的AI轉型是由內而外逐步啟動,他回憶當時面板產業的價格競爭日益激烈,友達決定轉往少量多樣生產的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藉由合作夥伴微軟的協助,善用Azure積極導入AI系統提升產線效率。轉型有成後,友達透過子公司友達數位將自身的經驗與技術轉化為SPIIDER智助機上盒系列產品 ,搭配友達數位 nocode AI平台解決方案,協助各領域的製造業者無痛導入AI,目前此系統已協助多家台灣不同領域的業者打造智慧製造系統,某大型半導體廠就透過友達的AI解決方案擷取設備運作數據,降低產線無預警停擺的機率,並以此踏出轉型的第一步,為之後的產線升級立下基礎。

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暨友達數位董事長楊本豫。DIGITIMES攝

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暨友達數位董事長楊本豫。DIGITIMES

微軟亞太區物聯網專家張益邦也以製造業為例,分享台灣產業如何快速實現AI數位轉型。他表示數位轉型可依時間與價值分為五大步驟,第一是建構單一數據模型與遙測格式的連接性,第二是讓數據透明化的可視性,第三可偵測異常狀態提升OEE的通透性,第四是透過AI分析數據掌握未來的預測性,第五是實現系統自主回應自我優化的適應性。在這五大步驟中,微軟的Azure都提供了對應工具,業者可因應本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功能產品,以華碩AICS為例,該公司的AI研發中心就選用了Azure Machine Learning、IoT Hub和分析技術,提升製程環境的安全性。

微軟亞太區物聯網專家張益邦。DIGITIMES攝

微軟亞太區物聯網專家張益邦。DIGITIMES

建立充足素養AI人才 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人才是產業成長動能,而AI人才的養成除了專業技能外,還需有相對應的素養,對此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蔡宗翰先定義「素養」二字,他認為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時,所、應剛具備的態度、能力與知識,目前多數學生仍只重視考試相關的素養,學生與家長應跳脫學校範圍,將學習的關注點擴大到社團及生活面。至於AI素養的建立,他建議可先從監督式、非監督式、強化式等三種學習方式先讓自己有基本認知,第二步是將學習觸角擴大到書本以外的其他資源,現在多所大專院校都有相關課程,最後則是養成觀察習慣,將現實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轉為AI模型可解決的問題,此外他還表示,無論是學生或上班族,在學習寫程式之前,都應先反覆確認是否有自行建構模型的熱情,如此AI之路才能走得長久。

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蔡宗翰。DIGITIMES攝

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蔡宗翰。DIGITIMES

在隨後的座談會中,蔡宗翰接著指出,在各界努力下,AI工具已越來越簡單易用,只要稍微培訓就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快速建立訓練模型,因此對使用者來說,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AI應用到現實場域中,要解決此問題,就必須具備場域專業知識,就整體發展態勢來看,資工背景工程師與場域專家會是未來AI人才的兩大培育方向。

座談會的另一專家詠鋐智能執行長謝宗震則與現場來賓討論「何謂AI人才?」他認為在決定使用AI前,必須有足夠的理解,而所謂的理解不僅是AI知識,還包括對問題的認知,並將所有問題都轉化為AI的問題,嘗試以此思維找出解答。此外他也提醒AI研發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可測的狀況,投入者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與熱情,方能順利走下去。

座談會主持人AIF執行長溫怡玲總結兩位來賓的看法,她指出台灣許多企業內部的系統都是資訊孤島,必須透過AI的串聯賦予這些系統更多價值,不過AI導入往往是破壞性創新,因此空降的外部AI人才很容易被既有員工抵制,因此她建議企業的AI觀念必須由上而下貫徹,方能讓AI人才持續為公司做出貢獻。

AIF執行長溫怡玲(左)、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蔡宗翰(中)、詠鋐智能執行長謝宗震(右)。DIGITIMES攝

AIF執行長溫怡玲(左)、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蔡宗翰(中)、詠鋐智能執行長謝宗震(右)。DIGITIMES

AI浪潮襲來 2023發展大預測、

DIGITIMES Research總監黃建智與黃耀漢、林欣姿兩位分析師,分析AI的近期走向。黃建智表示,產業環境快速變化,AI化成為企業因應變革的關鍵技術,此技術可為企業賦能推動數位轉型、洞察新市場找到新客戶、並且提升組織的韌性與敏捷性,目前已有多數產業導入,像是零售業者打造非接觸式實體購物體驗、機場將之用於安防檢測與設備維護等,未來各類智慧應用將陸續浮現,從而產生龐大效益。

DIGITIMES Research總監黃建智。DIGITIMES攝

DIGITIMES Research總監黃建智。DIGITIMES

黃耀漢從製造業角度,點出AI將帶來的改變。他認為現在製造業者已開始於場域中導入各式感測測器建構IoT網絡架構,AI可藉由數據的分析提升設備稼動率。此外AI也有助於製造業者降低人力與製造成本,並快速整合企業資源,依據不同條件制定出最佳生產策略,讓產能最佳化。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黃耀漢。DIGITIMES攝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黃耀漢。DIGITIMES

林欣姿則觀察疫後時代的智慧健康應用趨勢,她指出在AI的導入下,數據資安管理議題將在醫療產業更受重視,自然語言處理(NLP)的應用也會逐漸普及,出現在心理健康聊天機器人、醫學文獻研究、病歷搜尋建立等場域,此外AI也有助於成本效益觀念的強化,未來AI醫療將被納入保險給付項目中,應用層面會漸深漸廣。

AI已是社會與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過發展的面向是否完整?步伐是否穩健?取決於整體環境的完善程度,台灣在科技領域的技術能量已居全球領先地位,未來若能強化人才培養機制、提供多元實驗場域,將可讓台灣的AI發展更具優勢,順利掌握智慧商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