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丟給台灣的3個問題 ChatGPT讓工程師考慮「躺平」? 智慧應用 影音
Mouser
Event

AI丟給台灣的3個問題 ChatGPT讓工程師考慮「躺平」?

  • 舒能翊台北

左起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蔡銘峰、政治大學法律系暨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柏良、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李建樑攝
左起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蔡銘峰、政治大學法律系暨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柏良、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李建樑攝

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於華山文創園區圓滿落幕,一連3天分別針對算力賦能、數據賦能、萬物賦能,邀集海內外廠商與學界專業人士展開討論。主辦單位表示,2023年AI Expo連續3天的參觀人數達到1萬1,500人,年成長率達到377%,「不知講堂」更是幾乎場場爆滿、一位難求,顯見台灣產官學對於人工智慧(AI)發展的重視與好奇。

自從AI問世,「AI是否取代人類」的討論便從未間斷,尤其近日ChatGPT蔚為風潮,讓此話題熱度不減反增。

人工智慧or工人智慧?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表示,雖然AI可以應用到每個場景,但這並不代表每個場景都需要AI。ChatGPT這種大型生成式AI模型在這段時間引發非常多討論,甚至讓許多工程師思考是不是乾脆「躺平」算了。然而,溫怡玲也分享其使用ChatGPT的經驗,並證實回答的確存在漏洞與錯誤。

溫怡玲表示,現在的AI與50年前AI樣態已經不一樣,定義也不一樣,現在是數據驅動、基於數據的AI。答案形成的過程牽一髮動全身,因為當資料本身就存在錯誤時,將有更多基於錯誤資訊的資料出現。

與談人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蔡銘峰、政治大學法律系暨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陳柏良,也各自分享ChatGPT「出包」的經歷。陳柏良表示,曾有學生的4,000字作業通篇採用ChatGPT答覆,雖然沒有讓學生如願拿到學分,但是這也凸顯出人類對於AI的過度信任。

蔡銘峰表示,ChatGPT是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LM),但並不僅止於此,其中還包含人類反饋增強式學習 (RLHF),這才是重點所在,就好像「練小鬼」,找了一堆人跟模型對練,模型再拿參數回饋問答。因此,雖然人工智慧增加了效率,但是也需要隨時判斷錯誤。

台灣真的需要自主開發LLM嗎?

至於台灣目前積極發展繁體中文LLM一事,陳柏良表示,如果要討論的是需不需要?大家的答案應該都是一樣的,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會是「Database夠不夠大?」如果Database不夠大,需要擔心的是台灣做出自己的版本後,觸及率低、沒人要用,如此一來,即便投入大量的資源恐怕也難以取得理想效果。

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表示,台灣打造ChatGPT不宜躁進,甚至「愈晚愈好」。蔡銘峰指出,身為技術人,一直在思考要怎麼做,現行測試的LLM實際上結果不甚理想,因此點應該放在增強式學習(RL),但RL其實非常花錢,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就投了100億美元,「台灣有辦法這樣投經費下去嗎?」。

其次,簡立峰也提過,ChatGPT技術好比衛星,美國一定是領先族群,搶先打了一顆衛星上去,台灣透過支出權利金,就可請美國幫忙看一下周遭狀況,同理,其實目前的ChatGPT使用中文也尚可接受,也就是說,「真的需要我們自己打一顆衛星上去嗎?」若是一個不注意,很可能會像SpaceX發射的火箭,只有「一眼瞬間」。蔡銘峰表示,在做技術導入時,要思考的並非「別人有,我也要有」,而是「要拿來做什麼」。

台灣人才、產業如何走?

此外,針對台灣軟硬體人才雖不缺,但是AI產業尚未迎來爆發成長一事,蔡銘峰表示,其實台灣的AI、軟體人才在國際上非常搶手,許多美國大廠直接把手伸進校園攬才,但這要歸咎於台灣內需市場量體不夠大,導致優秀人才外流,產業要有規模地成長,相關業者必須擴大出海口,讓肥水不要落入外人田。

針對拜登(Joe Biden)政府計劃在未來幾週內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在半導體、AI等關鍵高科技領域投資中國一事,蔡明峰認為,假使行政命令落實,將有可能對台灣AI產業帶來助益,但恐怕僅是間接助益。舉例來說,當某公司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GPU長期以來無法銷往中國,未來便可藉由在台灣設立雲端平台,把算力賣過去,並帶來一連串設廠、人力等紅利。


責任編輯:游允彤


關鍵字
議題精選-AI Expo 2023報導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