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8A製程搶下美政府大單 台積美國廠面臨分食壓力 智慧應用 影音
蔡司
Event

英特爾18A製程搶下美政府大單 台積美國廠面臨分食壓力

  • 陳玉娟新竹

英特爾宣布以更先進的Intel 18A製程,搶下美國政府訂單。李建樑攝(資料照)
英特爾宣布以更先進的Intel 18A製程,搶下美國政府訂單。李建樑攝(資料照)

儘管外界多不看好英特爾(Intel)能重返榮耀,但半導體業者近月來觀察到大象動起來,除了持續改善成本與獲利結構、加快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製程技術推進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美國國防部提出「RAMP-C」計畫,一開始即與英特爾簽下代工協議,將使用Intel 18A技術開發和生產晶片。

另一方面,RAMP-C合作成員也持續擴增,除IBM、微軟(Microsoft)和NVIDIA外,還有波音(Boeing)與Northrop Grumman等航太、國防科技大廠,另包括聯發科、Arm等也透過與英特爾合作而加入計畫。

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在美國政府訴求「美國製造」戰略目標支持下,終於有所進展,若英特爾所釋出的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藍圖按既定時程登場,不僅2024年超越三星電子軟(Samsung Electronics)目標將達陣,台積電延遲至2025年量產的美國新廠,也將面臨美國政府訂單分食壓力。

半導體業者表示,英特爾數年來苦陷製程技延遲、市佔流失危機,過去一年又面臨半導體需求反轉等困境,製造與產品設計二大事業腹背受敵,業績表現也低迷,眼睜睜看著超微(AMD)、NVIDIA等對手群持續坐大。

近期英特爾終於展現反擊強大決心,除啟動組織重整與瘦身甩賣不賺錢的業務開始收效後,同時最受關注的製程技術推進與擴產大計,英特爾也清楚交代技術藍圖與面市時程,若開出支票全部兌現,半導體與PC、伺服器產業將有重大變化。

英特爾近期再度揭露4年內發展5個先進製程節點(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的計畫進度。其中,Intel 4全面使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2023年下半登場的PC處理器Meteor Lake和資料中心Granite Rapids率先採用。

英特爾也指出,18A製程節點先在內部逐步提升產能與解決製程問題,進而大幅降低外部代工客戶的風險。

先進封裝技術方面,台積電2.5D封裝有InFO、CoWoS,3D有SoIC,近期罕見出現供不應求的就是台積電CoWoS,也促使台積電啟動大擴產,並引來三星搶單傳言。

英特爾方面,2.5D有EMIB,Sapphire Rapids伺服器處理器為首款量產產品,下世代的EMIB則從55微米凸點間距降至45微米;3D則有Foveros,Meteor Lake處理器為Foveros實作的第二世代,具備36微米凸點間距,晶片塊橫跨多種製程節點,熱設計功耗從5~125瓦。

相較台積電主要晶圓廠仍在台灣,美日建廠進行中,產能比重並不多,封裝據點1~6廠全在台灣,地緣政治風險仍是各方認為危機所在。

英特爾則是持續擴大歐美晶圓廠產能,封裝廠除美國外,在馬來西亞與越南皆有工廠,尤其是馬來西亞規模甚大,近期也決定在義大利建廠。

半導體業者表示,肩負美國製造重任的英特爾穩取美國支持,RAMP-C計畫將使用Intel 18A技術開發和生產晶片,也就是2025年後將量產。

若英特爾所有製程技術畫不再推遲且良率符合預期,2024年超越三星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可能會影響台積電延遲至2025年量產的美國新廠。

先前外界皆認為,台積電美廠甚難獲利,必須仰賴美國政府軍事航太所釋出的訂單,應該也取得美方長約承諾,才會決定建置2座4/3奈米製程新廠。

然而英特爾已明確宣布,以更先進的Intel 18A製程搶下美國政府等眾多訂單,未來勢將牽動全球晶圓代工板塊挪移。

責任編輯:朱原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