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催生新檢測需求 3D量測後勢看漲
由於電動車的動力系統與燃油車的結構大不相同,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們也需要透過生產技術的革新,以適應電動車關鍵組件的生產和裝配。而電動車領域的創新,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精度需求,也催生了新的3D量測任務,並開啟了3D品質檢測的方式轉變。 馬路科技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生產與自動化製造技術進一步提升現代化汽車研發製造的速度,短則一兩年就能完成一台新車的開發流程,同時製造的效率與精
雲端代工廠現身 台灣AI創新生態系萌芽
40年前政府主導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工研院技轉成立聯電、台積電,開創了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的序幕。時至今日,AI幾乎已無所不在,台灣能不能在軟體與AI技術上也開創新的可能?科技部幾年前已經有了答案,在政策支持下,AI創新生態體系正在萌芽中。 政府幾年前提出「AI科研戰略」報告時提到,台灣有幾十年的資通訊研發與製造經驗,應該結合本土廠商的力量,建構出優異的超級電腦和雲端平台,讓產
AI成產業引擎 醫療、軍事、元宇宙應用備受期待
「2022 Taiwan AI EXPO」於4日起一連三天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本文同步收錄於現場發送之AI EXPO專刊中。 人工智慧(AI)技術與應用於近年快速發展,小至行動裝置、智慧語音助理,大到製造產線、設備機台等皆可看見AI技術在其中,更在不同產業中與傳統的模組發生碰撞,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樣貌。
強化離線編程功能 Robotmaster降低機器人開發門檻
疫情擴大自動化需求,被視為自動化核心設備的機器人市場跟著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因應半導體、新能源車、綠能以及醫療產業等高階製程市場,對於自動化生產的導入更是有迫切需求。業界分析,因應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增溫,可預測機器人未來發展,將走向開發靈活性高以及可彈性配置等。 而機器人程式開發在機器人採用總成本上,通常佔比很高,隨著市場導入機器人比例升高,任務的複雜度不斷增加,業者對產品的品
台灣為2021資安攻擊熱點 居家辦公問題不容忽視
資訊安全問題近年漸漸浮上檯面,獲得更多人的關注,而不可諱言的是,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為各界帶來更多潛在的攻擊態勢,其中層出不窮的莫過於針對遠距辦公模式的網路攻擊。根據趨勢科技發布的2021年度網路資安報告,當中提到,隨著駭客持續提高針對企業與個人的攻擊頻率,企業數位基礎架構與遠端工作者將面臨更高的資安風險。 在企業與大眾逐步習慣遠距工作模式的同時,犯罪集團也在伺機
台企AI導入更成熟 應變彈性成關鍵能力
創投基金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於29日舉辦第二屆Galaxy Summit 2022,同時也發表2022年《台灣企業AI趨勢報告》。蜂行資本創辦人李彥樞提到,企業在導入AI方面經過一年之後有明顯進展。從報告中也可以看到,有鑑於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為各界帶來諸多不確定性,近6成台灣企業急於導入AI以應對疫情的影響。 這次峰會主題定為「未來企業(The
疫促數位經濟蓬勃發展 企業須做足準備緊抓商機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超過兩年,過去只能在實體進行的活動一大部分轉向線上,更可能已經凌駕在實體之上。在數位經濟蓬勃發展的狀況下,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線逐漸模糊,人們也逐漸習慣混合模式的生活新常態,更為不同產業增添新商機與風采。 Adobe Summit 2022於16日揭開序幕。Adob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吳振章提到,數位經濟正前所未有地蓬勃發展,之於整個世
布局浮現 鴻海強調數位健康著重產業生態系統建置
在鴻海3+3策略布局中,身為3大產業之一的數位健康,一直是外界較難瞭解的一個新領域。鴻海集團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透露,鴻海在數位健康領域已經發展多年;同時,在發展目標上,並不會著重在單一產品,要以服務人群、社會為念,以提供整體開發方案、建置生態系統的方式,結合各產業界力量,為產業生態發展及社會創造最大價值。 姜志雄指出,數位健康產業是鴻海在3+3策略中的重要方向,雖然已經投入
再造大肚山綠色縱谷 台中精機推動機械業零碳生態系
台灣是全球的供應鏈,面對淨零排放壓力遽增,台灣企業也紛紛啟動減碳計畫,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更強調,零碳轉型必須是生態系推動,不論是垂直供應鏈還是水平的產業聚落,都無法置身事外。台中精機是台灣工具機產業巨頭之一,以外銷歐洲市場為主,身處這波低碳轉型浪潮,台中精機也積極倡議與供應鏈和客戶協力,一同打造台灣機械業的零碳生態系,期盼未來將大肚山黃金六十公里縱谷打造成大肚山「綠色縱谷」。
搶食智慧醫療大餅 業者拓荒也創新
全球人口持續向高齡化方向發展,再加上近年疫情影響,都促成了醫療產業朝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的動力。面對全球智慧醫療市場持續成長,台灣資通訊業者也期望從中獲得一席之地。 但是,業者們期望的不僅是單純從事醫療終端電子產品或相關硬體平台的供應,更希望藉助智慧化的過程,將產品以解決方案的形式導入。另外,新興的東南亞市場,也成了業者們在歐美之外,優先布局的新區域。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