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訊號感測為遠距照護注入新動能 智慧應用 影音
新思
世平興業

生理訊號感測為遠距照護注入新動能

  • DIGITIMES企劃DIGITIMES企劃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啟盛。DIGITIMES攝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啟盛。DIGITIMES攝

透過穿戴裝置來追蹤個人生理特徵數據,逐漸成為愈來愈多人追蹤健康的方式,尤其透過科技裝置數據來進行遠距醫療的輔助參考,在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之後確實帶動相關趨勢。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啟盛指出,美國疫情開始後,遠距醫療趨勢提升38%,而台灣在疫情之下,也觀察到對遠距醫療接受度有所增加。

然而這個熱度是否會維持?其中也要觀察遠距健康感測設備的持續使用程度。所謂「遠距照護」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病人在醫院以外的地方,配戴醫療等級的感測設備,並藉由網路將個人生理資訊傳回給院區。當醫生擷取診斷治療所需的資訊,來進行各種形式會診,或幫助醫生與醫生之間做個案治療的遠距討論。

洪啟盛接著提到,遠距照護在疫情之下除了能克服空間,減少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之外,其實遠距照護在「時間」的向度,透過長時間穿戴生理儀器來監測,所掌握的數據參考價值,可以補足單次診療當下數據判斷。像是現在愈來愈多病患會主動拿Apple Watch的數據,給醫師做臨床診斷來參考。

不過針對心律、心房顫動的偵測,洪啟盛也提到穿戴裝置的精準度、持續率,其技術面仍有討論的空間。例如人類心跳一天平均達10,368次,穿戴裝置是否24小時確實追蹤,如果這類感測生理訊號的設備發生錯誤,後續人工除錯就會造成照護成本的提升,以及量測的極端數值是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類技術議題仍要持續關注。

但是透過穿戴裝置追蹤生理資訊,確實為臨床病患帶來正面影響,洪啟盛以心律為例,心律不整狀況經常是偶發性,現在透過Apple Watch來偵測心律表現,儘管相關數據結果不能實際用在臨床診斷,但是可以在後續搭配傳統貼片來追蹤。也就是採取較謹慎態度,讓穿戴裝置成為個人健康的守門員來主動提醒,讓配戴者有意識做好事前預防。

洪啟盛接著盤點目前市面幾項經常偵測的生理資訊,包含血壓、血氧濃度、運動步數等指數。他也提到另一種是可用來觀察配戴者在溫溼度外在環境,搭配暴露在細菌、黴菌、病毒的狀態下,追蹤人體的身體反應情況,不過這類感測機制往往需要更高階的設備,因此這方面是未來可發展領域。

最後洪啟盛強調,針對各種生理訊號的量測、蒐集,仍需朝向標準化,並優化感測的精度,以及各種狀態下,要能確保測量方式的正確性等,這是穿戴裝置科技可以思考的面向。未來當感測設備確實達到長時間又強化監測的準確率,就能針對數據在不同時間的反應,提供個人化健康方案建議,進而協助配戴者在生活之中,包含飲食、運動、睡眠等行為,實際做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