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汽車產業轉型 自駕車加速普及
受到各國政府因應巴黎氣候協議,紛紛訂出更嚴苛的燃油引擎效能規範,導致汽車售價持續攀高,加上美中貿易大戰對經濟帶來的衝擊,2019年全球汽車銷售量約為9,100萬輛,比起2018年減少4%。此種趨勢,加速各大車廠往自駕車、車聯網發展,如在2020年初的CES 2020展上,包含Nissan、BMW、Daimler、Ford等汽車大廠,紛紛展示自家再智慧車聯網的研發成果。而Toyota更在大會上宣布,將啟動Woven City的智慧城市計畫,計劃在日本靜岡縣裾野市打造實驗城市,為便於為自動駕駛、電動化、共享等,進行測試與驗證。
而2020年1月底爆發的COVI-19疫情,更大幅衝擊全球汽車的銷售狀況。根據Marklines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全球銷售總計3,215萬輛,相較於2019年同期衰退幅度高達27.7%。由於全球經濟已受到嚴重衝擊,即便日後特效藥、疫苗問世,現代汽車集團認為全球汽車銷售量預估得到2023年才會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
在短期內銷售量難以恢復到正常水準,加上AI運算能力提升、各國政府積極發展智慧交通,也讓各大汽車廠商加速朝自駕車、車聯網發展,為後疫情時代預先做好準備。
www.bosch.com" alt="Bosch在CES 2020展出的虛擬遮陽板,藉由AI可追蹤駕駛臉部特徵與光線,並以此調整LCD遮陽板的明亮度,達到確保行車安全的目的。圖片來源:www.bosch.com" style="max-width:267px;width:100%;">
受惠AI技術成熟 2025自駕車上看25%
過去幾年,自駕車一直是非常熱門的議題,特別是在AI技術日益成熟之後,更加速汽車大廠投入自駕車的研發。根據Frost市調公司推估,2025年全球約有25%新車屬於自駕車,波士頓顧問(BCG)公司則指出,2025年自駕車市場產值約為420億美元。而在CES 2020大會上,Mercedes-Benz 也展出全新設計的自駕概念車-Vision AVTR,車輛除具備自動駕駛能力之外,車艙中控台也採用具備生物辨識技術的觸控元件,可偵測駕駛者心跳、呼吸等生理資訊。
多年前自駕車剛萌芽之際,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即針對不同自駕程度,明確定義Level 0~Level 4等自駕等級,而美國、德國等政府亦早針對自駕車行駛,制定相關行車法規。只是從Level 3開始,駕駛人便僅只是坐在駕駛座上,萬一發生交通事故時,屆時責任歸屬難以認定,因此目前各國政府僅開放在特定場域中進行測試。在此狀況下,雖然多數汽車廠商與Google、Apple等科技業者,依然持續在Level 4等級的測試與開發,至於目前市面上的量產車,則是以Level 2為主,如Ford Co-Pilot360、Tesla Autopilot、Nissan ProPilot 2.0等。
值得一提,為兼顧法律責任與讓消費者感受到自動駕駛帶來的便利性,同時在全球市場取得領先地位,不少業者更推出接近Level 3的Level 2功能。如Ford 即將推出的Co-Pilot360 2.0 ,即新增Active Drive Assist 功能,允許駕駛者在車內的紅外線攝影鏡頭監控下,適時放開雙手以減少長途駕駛疲累。至於 Tesla 則讓車主可透過加購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Full Self-Driving;FSD) 套件,可在特定狀況下提供駕駛輔助功能。
搶攻自家車商機 汽車電子廠擴大購併
因應全球汽車大廠積極發展自駕車、智慧車、電動車的趨勢,汽車電子零件業者自然也紛紛投注在相關領域,以便搶佔有利的競爭地位。以Bosch為例,擴大在AI領域的投資,以便藉此開發高科技車用零組件。以該公司在CES 2020展出的虛擬遮陽板(Virtual Visor)為例,便是由透明的LCD螢幕和小型攝影鏡頭組成,搭配技術成熟的(AI)系統,能在開車過程中追蹤駕駛臉部特徵與光線,以調整LCD遮陽板的明亮度,確保駕駛者有最廣角的視野,達到確保行車安全的目的。
至於稱霸x86處理器的Intel,在自駕車概念興起之後,便積極透過購併策略積極布局此市場,避免陷入被市場淘汰的命運。除在多年前藉由收購Altera獲得FPGA運算技術,順利搶進AI市場之外,該公司先是在2017年以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2019年以20億美元收購晶片廠商Habana Labs,又於2020年初以10億美元價格收購Moovit,藉此厚植在自駕車領域的雄厚基礎。
共享汽車前景難料 汽車品牌商多方布局
因應全球人口朝向城市集中的都市化趨勢,在大眾運輸系統涵蓋率日增,加上停車位難尋或租金高漲不下,也讓不少民眾以運用共享汽車,取代傳統購車機制,也讓各大汽車廠積極加入共享汽車領域。如Honda早在2012年即與 Zipcar合作,讓消費者可在官網預定Honda車款,並於2018年2月向Reachstar出資10%,搶進中國的共享汽車市場。2016年GM汽車選擇入股共乘服務品牌-Lyft,並宣布共同打造自動車的共乘網路。至於日本汽車品牌-Nissan,選擇與DeNA遊戲製造商合作,共同開發無人載客服務-Easy Ride,預定2020年正式商轉。
儘管共享汽車服務,確實能讓消費者在用車成本與便利性上取得平衡,但實際上發展卻非一帆風順。如創立於2008年,Daimler和BMW合資的Car2Go,先是在2019年退出中國市場,又於2020年初宣布退出美國市場,目前僅剩下歐洲市場業務。至2016年BMW全額投資的ReachNow,原本鎖定美國的西雅圖、波特蘭等城市,不過也已於2019年7月正式停止。
雖然共享汽車前景難料,不過在「附帶駕駛的共享汽車服務」佔有領先地位Uber,則在CES 2020大會中,於現代汽車的記者會上發表Uber Elevate空中計程車的新訊息。未來Uber將借重現代汽車的量產經驗,加速讓Uber Elevate空中計程車能加速生產,讓共乘價格下將到人人可負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