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已從選擇題成為必答題 鄧白氏助企業落實環境永續願景
2015年各國簽署巴黎協議,希望攜手遏止全球企業暖化趨勢,2021年聯合國的COP26氣候高峰會,128個國家更發出宣示,要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台灣也在近期將之納為施政目標。除了政府外,多數全球大型企業也早已著手啟動相關計畫,全球大廠Apple、Google、微軟、鴻海、台積電都將降低碳排列為企業營運重點,在自身推展減碳的同時,不少大廠也將減碳作為擴及供應鏈,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台灣區總經理孫偉真指出,在此態勢,ESG已非企業做或不做的選擇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必答題,不過多數台灣中小企業資源有限且對ESG的認知、做法仍不清楚,對此她呼籲企業管理者可善用外部專業力量,讓投注ESG的資源效益最佳化。
ESG雖是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展現,過去多半是在行有餘力之後才進行,不過在減碳已成為各國政府與產業共識,且多數大型企業均有實質行動的現在,孫偉真認為台灣業者必須正視此作為的重要性,如果仍持續消極應對,有可能失去國外訂單。她進一步點出,ESG對企業營運的影響甚鉅,不做將會失去商機,而如有積極作為,將對企業有正面影響,根據鄧白氏的研究,過去3年ESG表現較好的企業,業務表現也相對亮眼、也更容易獲得合作機會,這些效益也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孫偉真接著指出,ESG之所以會對企業產生如此正面的影響,其原因有三,包括此作為已成為企業創新的引子、轉型的觸媒,同時也是永續經營的唯一出路。她分析為達到ESG的各項指標,企業必須制定相關策略,引進先進技術,這將引領企業走向創新之路。另外要滿足各組織協會ESG要求的第一步是企業要全面掌握內部各環節數據,因此架構中所有端點必須可互通介接,而數據可視化與分析也是數位轉型的首要工作,企業正可藉此機會推動轉型。至於最後的永續經營,孫偉真認為追求共好已成為多數企業的共識,而共好不僅是產業之間,更包括企業與地球環境之間,唯有地球永續,企業才能永續。
不過投入ESG雖將為企業的營運帶來各種優勢,但多數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對ESG的概念仍然模糊,更不用說相關作為與策略的制定。對此孫偉真建議業者可善用鄧白氏的專業力量。目前鄧白氏已著手規劃ESG課程,預計於2022年的上半年推出,此課程分為基礎、實戰與應用三大階段,可協助企業建立ESG意識、規劃目標。
在平台方面,鄧白氏即將推出的「ESG Intelligence評鑑平台」,可透過視覺化數值即時了解旗下供應商ESG狀態,此外,企業還可經由鄧白氏「供應鏈風險解決方案三部曲」中的AI演算法評估ESG的風險與機會,例如發現某供應鏈結構中的供應商ESG評比欠佳時,即可採取因應措施強化供應鏈韌性,此外鄧白氏的平台已納入SASB、GRI、TCFD、UN SDGs、UN PRI等國際五大知名永續準則,業者可確保所通過的評鑑適用於全球各國。
孫偉真最後表示,企業能否永續生存與地球生態環境高度相關,她引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暨氣候變遷專案小組共同主席Rebecca Henderson寫在「重新想像資本主義:全面實踐ESG,打造永續新商模」書中的一句話–「企業要獲利才能生存,但企業生存的意義不僅是獲利。」如今全球氣候快速變遷,環境的改善不能僅靠少數人,作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孫偉真呼籲企業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同心協力讓永續願景成真。更多關於鄧白氏 ESG 詳情請參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