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趨勢底定 臺灣企業推動ESG迫在眉睫 智慧應用 影音
蔡司
Event

2050淨零排放趨勢底定 臺灣企業推動ESG迫在眉睫

  • 林佩瑩台北

圖說:(左起)行政院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天來創新集團董事長陳來助及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DIGITIMES攝
圖說:(左起)行政院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天來創新集團董事長陳來助及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DIGITIMES攝

在ESG備受關注的趨勢下,企業能否落實相關策略、打造淨零社會,已成為台灣不能迴避的挑戰和機會。為此,臺灣科技大學於2023年6月7日舉辦2023 Made in Taiwan Tech(MITT)產學技術系列論壇-「掌握ESG 關鍵密碼 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特別邀集多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深入淺出地解析ESG帶來的趨勢和挑戰,並分享推動企業永續的實務經驗和成果。

臺灣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志成指出,過往環境與永續治理的議題,成為產業與公部門的角力焦點,但在ESG成為全球共識下,企業若要在國際市場有亮眼表現,則不能忽視綠色、永續的重要性。臺科大已啟動溫室氣體盤查會議,預計半年之後可掌握全校師生職員的排碳狀況,屆時將會制定合理的減碳目標,逐步落實ESG願景。

啟動數位碳盤查 可掌握最新資訊

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指出,全球未來將面對劇烈的自然災害、海平面上升和野生動植物大規模滅絕的災難。現今各國政府針對淨零碳排紛紛制定執行路徑及法規,企業應該積極思考應對之道。

天來創新集團董事長陳來助指出,企業要推動零碳轉型,應該從碳盤查、碳定價、碳中和等三大方向著手,當對自身碳排計算越準確且全面,後續推動減碳能力就越強。大部分企業未能經常且自動地計算其排放量,且有高達86%公司仍在用試算表,以手動方式記錄和報告碳排放量。建議企業應該要採數位碳盤查,除可減少人為錯誤外,也能更即時掌握最新的碳排資訊。ESG議題需要公司從上而下地多方面的整合,建立內部碳排放指標的文化,以天來集團為例,從數位轉型、碳盤查管理、生態材料、鈣鈦礦電池、能源整合等,建構出完整的企業內外供應鍊,才可能達到淨零碳排的終極目標。

行政院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指出,2022年3月台灣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等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增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說,全球淨零趨勢已大致確定,企業不應忽視氣候議題可能引發的衝擊,無作為或追隨者的代價非常高。目前企業淨零是全球關注的議題,但並非全新的概念,當公司要藉由碳抵換(carbon offsets)達成至淨零,應確認參與方案可滿足各國法規或供應鏈規範。

國際大廠啟動綠色供應鏈 臺灣無法置身事外

在專家座談中,聚焦法規、供應鏈規範、企業減碳、碳權等議題分享。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指出,在全球淨零轉型的浪潮下,ESG成為評估企業績效與價值的重要指標,在許多國際大廠都訂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下,臺灣企業應儘快啟動碳盤查,制定節能、減碳等工作,才能避免陷入被課徵高額碳稅的困境。

蔡玲儀指出,2050淨零轉型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發展,唯有打下長治久安的基礎,才能達到保護環境的目標。我們希望透過打造具競爭力、循環永續、韌性且安全之各項轉型策略及治理基礎,以促進經濟成長、帶動民間投資、創造綠色就業、達成能源自主並提升社會福祉。

「碳盤查是企業啟動零碳轉型的重要第一步,建議應該實施三合一數位碳盤查,即是先從ISO 50001能源盤查著手,建立組織、流程、資訊系統架構,以及推動變革管理。」陳來助解釋:「其次則是推動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建立一套完整的供應鏈協作。最後則是實施ISO 14067碳足跡盤查,建立產品完整的談足跡路徑,才能制定後續相關的減碳政策。」

顧洋指出,國際大廠都紛紛公布淨零目標,如Apple宣告2030年使其商務、製造供應鏈及產品生命週期都達成淨零。微軟宣布於 2030 年開始實施負碳排,並計畫2050年前達成自大氣除碳,總量為自1975年微軟成立以來的總和碳排放量。而Walmart亦宣告將不採用任何抵換方式,將於2040年達成淨零目標等,這代表台灣廠商沒有妥協的空間。

臺科大成立聯合研發中心 力助台灣產業推動ESG

長期投入創新技術研發的臺科大,在化工相關廢棄物能資源化、節能減碳、數位建模等領域深耕多年,早已累積卓越的學術及產業成果。因應2050年淨零轉型浪潮,決定成立化工製程淨零減碳聯合研發中心,藉由整合校內資源與研發成果方式,協助產業達淨零減碳、數位轉型、循環經濟之技術開發,乃至於達成推廣與落實的目標。

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系主任王孟菊指出,化工製程淨零減碳聯合研發中心的研究主軸,是從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循環經濟製程實作計畫、基礎學術研究、歷年的產學合作研究案,擴大至二氧化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碳足跡盤查管理與企業淨零、製程節能與強化、減廢及廢棄物能資源化等四大主軸,及國際合作計畫、研發人才招募、教研儀器擴充、產學技術合作、實務教育推廣等六大面向,期盼協助產業達成數位與淨零轉型目標。

「儘管化工廠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但在化工製程部分多半都缺乏或僅有部分的生產模型。而化工產業若要進行節能減碳,其首要目標是建立與實際生產過程相同的生產模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李豪業解釋:「唯有在此基礎上,才能透過化工製程領域知識與製程模擬工具協助,進行製程數位建模與節能減碳兩端的整合與應用,達到製程改善、節能減碳等效益。 」

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的環工領域同仁,因對於實際生產程序十分熟悉,在解析化工與半導體製程產生的廢棄物性質後,可以快速地提出有效的處理方向,針對溶劑、固體物、水淨化回用等都有實際減量與資源化的實場經驗,並近一步進行二氧化碳氣體捕獲與再利用產學計畫,以化學反應與分離純化的知識來協助產業界達成綜效性ESG目的。

因應2050年淨零轉型的浪潮,台灣企業須有更積極的作為,臺科大在廢棄物能資源化、節能減碳、數位建模等領域耕耘多年,至今已累積非常豐碩成果與案例,將全力透過與公部門與法人單位合作,協助台灣產業接軌國際趨勢,落實ESG的願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