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追求低碳轉型商機 數據成為供應鏈堅強後盾
全球淨零、永續發展趨勢延燒,不論企業或政府都為此忙得焦頭爛額。 從政府角度來說,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大使簡又新表示,台灣勢必要跟緊國際2050年碳中和減碳腳步。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指出,氣候變遷的挑戰成為產業與能源轉型的驅動力,城市也可望藉此達到綠色經濟成長願景。在全球減碳趨勢面前,台灣身為一個外銷導向國家,民眾可以不出國觀光,但是企業產品不可能不出口。
《ESG新賽局》系列1.Carbon等於Cost? ESG大航海時代,企業該如何改變思考模式?
《ESG新賽局》系列報導,為IC之音與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合作專題內容,將從供應鏈的視角,深入探討產業必須面對ESG的各項核心課題。讓企業在新的綠色浪潮中,找到能與全球競爭的創新力量。本文由AIF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
奇美成CIX平台首家完成碳權交易及抵換的台灣企業
為實踐Clean & Green的綠色承諾,並響應國際碳中和趨勢,奇美實業繼2021年8月完成全球首次的丁二烯碳中和運輸後,於2022年4月加入新加坡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CIX),是率先加入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少數台灣公司之一,並於6月成為首家在該平台完成碳權交易及抵換的台灣企業。 奇美這次從該平台的項目市場(Project Marketplace
比亞迪吃下日本電動巴士70%市佔 市場競爭升溫
2015年中國大陸主要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與英國巴士製造大廠ADL(Alexander Dennis Limited)合資在英國生產純電動巴士以來,運作順暢、市佔逾半。此外,已取得日本電動巴士市場70%市佔的比亞迪,希望進一步提高日本電動巴士銷售數量,不過將面臨當地與其他國際廠商的強力競爭。 根據Pandaily與報導,2022年4月比亞迪宣布旗下巴士的總里程數已超過
超級電腦助攻 富士通理研合作改善AI藥物研發速度
針對藥物研究耗時日益拉長,與新疾病在全球化下的快速傳播,日本在2010年代積極推動AI藥物研發技術,目前雖有一定成果,但也陷入多頭馬車的浪費投資困境,因此2020年代除政府糾集藥廠合作外,日本IT大廠富士通(Fujitsu)與日本國立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Riken),也展開AI合作。 根據富士通2022年5月17日發布消息,這次新藥研發用AI技術的合作,是將富士通專門處理複
創投挹注500萬美元 助台灣大車隊55688蛻變超級App
2020年,當全世界都仍在觀望Covid-19可能為產業、市場帶來哪些衝擊時,Headline Asia合夥人黃立安便於社群媒體寫下「預期COVID-19將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行各業都將被這種病毒給顛覆。」 與此同時,Headline Asia的投資旅程並未停歇,黃立安認為,疫情將為該數位經濟產業帶來與其說是衝擊,不如說是新的契機。而其中,尤以交通、
不確定的變動時代 台灣產業永續發展之道
當前全球處在充滿不確定的變動時代,中美對抗、疫情肆虐、氣候變遷、地緣衝突等,時局變化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招架,對企業來說,如何建立韌性,以隨時抵抗衝擊彈性布局,也被視為重中之重。 DIGITIMES與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共同舉辦第三屆「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此次主題特別聚焦「永續」,除探討企業在變動時代下的永續經營,也因應全球邁向淨零時代,企業除了要運用數位科技達到產業
上雲夥伴決定數位轉型成敗 緯謙助企業建構最適雲平台
近幾年產業環境快速變化,市場競爭壓力急遽升高,善用數位化技術推動轉型,成為多數企業追求永續營運的重點策略,在數位轉型中,雲端平台是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認為經過多年推廣,多數企業對雲端概念與平台功能雖已不再陌生,不過在實際執行時,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對此他建議業者善用外部專業力量,讓上雲一事更快速簡潔,順利啟動企業的轉型步伐。 台灣是全球資通訊產業重鎮,相
不一樣的Naver、Kakao領導人 一樣的經營主旋律
南韓兩大網路業者領導人交接,加強經營全球市場,儘管Naver與Kakao的管理階層出現改變,但經營的核心理念仍然是全球化。 據Ddaily、朝鮮日報等韓媒報導,Naver召開股東大會與理事會,任命崔秀妍為新任公司代表,Kakao也在臨時理事會中,決定Kakao Alignment Center主任洪銀澤為新任內部理事人選。原Kakao理事會主席金範洙將卸任主席一職。
搜尋美食怕踩雷?馬可波羅科技以App串連食記與體驗,創造真實評鑑
平台經濟時代來臨,各產業逐漸都透過「平台」企圖成為市場主導者,像是Agoda未擁有實體飯店、房間,但他卻是全球化的旅宿供應平台;Coursera不是學校也不是補習班,但他能讓全球各地的學生透過網路往教育平等的路上趨近;Uber不是交通營運業者,但他正在攻佔全球的地方交通。上述業者的成功經驗,已成為各領域業者爭相學習的榜樣。 平台經濟已崛起,投入餐飲業不一定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