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印尼頒布國家AI計畫 金融風險、社會5.0各有目標
新加坡正在加大對人工智慧(AI)的研究和採用,並提撥1.8億星元(1.33 億美元)用於研究AI並推出新的國家AI計畫。印尼也展開AI國家戰略,加速「社會5.0」的發展腳步 Singapore Business Review報導,該國副總理王瑞杰在概述獅城AI計畫時指出,其主要是將數據轉化為解決方案並為其尋找新的應用。王瑞杰強調,新加坡可從三方面全力發揮創新影響:1、圍繞可產
英飛凌與現代汽車合作 培育亞洲新創生態
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Infineon)近日宣布,將透過其所開設的創新實驗機構,分別與新加坡房地產商CapitaLand及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合作,目標是振興亞洲的新創企業與創新生態,專注於發展永續發展、未來移動、智慧城市以及智慧工廠四大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和相關應用。 據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英飛淩近期宣布,將分別向Capita
2022年供應鏈攻擊態勢不減 行動裝置將成下個目標
資安攻擊層出不窮,過去單單部署防火牆、安裝防毒軟體抵禦外敵的模式已無法面對如今日新月異的攻擊手法,諸多事件更讓各界逐漸重視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根據路透(Reuters)社報導,Check Point執行長Gil Shwed指出,大規模的資安攻擊正在逐漸增加,比如近期發生的SolarWinds、Colonial Pipeline、Kaseya事件皆然。而Check Point在
微軟總裁喊話元宇宙過熱 看清發展得再等等
微軟(Microsoft)總裁Brad Smith日前受訪時表示,科技巨擘面對政府的監管,應該做出讓步,並且正視使用者的疑慮。針對近期熱門的元宇宙(metaverse)議題,Smith則認為需要「降溫」,才能理性看待。 據路透(Reuters)報導,Smith參與在里斯本舉行的Web Summit活動,並於受訪時針對政府監管以及元宇宙議題發表看法。Smith認為,面對下一個1
強化供應鏈韌性 資安聯防重要性日益提升
供應鏈牽一髮動全身的特性,在分工細緻、合作緊密的高科技產業尤其如此,面對層出不窮的資安攻擊,供應鏈成員必須很誠實接受,資安絕對不是企業自己做好就好,舉例來說,若自家供應鏈成員出現嚴重的資安疏失,客戶對公司的信任感一樣會大打折扣,而信任感卻是企業長久經營最重要的基石。 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3日於「2021台灣資安通報應變年會」發表專題演講時指出,幾乎所有企業都認為資安議題很重
WFH將企業網路邊界推到員工家 資安防護也得跟著變
疫情對全球企業文化起得關鍵性影響中,其中一環就是對於遠距工作模式的想像與落地,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居家辦公(WFH)趨勢的興起,也衍伸出了新的企業資安挑戰與風險。 Palo Alto Networks日前公布物聯網(IoT)資安調查報告,彙整約1,900位來自全球各區域市場的IT決策者的意見。調查顯示,有77%受訪者指出,相比於2020年,連接到企業網路的非商業裝置有所增加;9
Asia Venturing : 2021獨角獸家數創新高 後疫情時代展望
繼2020年強勁表現後,2021年新生獨角獸的數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9月,全球有超過800家獨角獸企業。據《亞洲銀行家》報導,按地理區域劃分,美國在獨角獸數量方面仍佔主導地位,其次是印度和中國。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個數字背後的深層含義,並探索獨角獸在亞洲的機會,DNX Venture Partners的負責人Richard Koo和RISE的亞洲負責人Casey
微軟十年220億美元AR裝置合約遭美陸軍擱置
美國陸軍(US Army)於日前發布「整合視覺擴增系統」(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s;IVAS)最新版時間表,發現基於微軟(Microsoft)HoloLens技術的測試和部署項目已被推延,陸軍將重新評估該項目的整體規畫。 陸軍發布聲明表示,決定將IVAS作戰測試和部署時間推遲至2022財政年度後;但美國陸軍仍致力與微軟合作,
杜拜部署5G網路切片技術 推動公用事業發展
涂翠珊/綜合外電 杜拜電力及水力總署(DEWA)與電信業者Du合作,利用5G獨立技術發展私人5G網路切片應用。除了能刺激公用事業的創新外,也將推動工業、醫療、運輸、航運等多個產業的發展。 據Smart Energy報導,杜拜電力及水力總署的數位發展部門Digital DEWA與阿聯電信業者Du合作,投入了5G網路切片應用的發展。Digital DEWA旗
網路與隱私安全感低 80%民眾對連網車有疑慮
陳明陽/綜合外電 HERE Technologies的新研究顯示20%的澳洲人對連網車的網路安全與隱私層面感到放心,這些人當中有57%願意信任他們較熟悉的汽車品牌商,因此更彰顯品牌商教育客戶的重要性。但由於高達8成的人對連網車仍有疑慮,因此連帶使得澳洲人採用連網車的意願低落。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HERE Tec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