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演算法勾結 政府查處難度增
科技部曾在2019年發布「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強調AI在問責與溝通、透明性與可追溯性、公平性與非歧視性的重要,追求AI系統合理且善意的使用,避免產生偏差與歧視等風險,並建立外部回饋機制。不過對部分廠商而言,AI演算法只是增加營收、打壓競爭對手的工具,政府提出的AI發展指引僅供參考。 從正面角度來看,演算法可用來幫助消費者比較價格及品質,提高決策速度,從而降低搜尋及交易成本,
電廠起家顯優勢 源點、泓德:綠電與佔地是關鍵
「我們已經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針對台系充電營運業者在未來5~10年是否仍難轉虧為盈一問,源點科技(EVOASIS)董事鄭旭捷信誓旦旦地說,如同過去投資太陽能電廠,源點針對充電樁的投資是20年為一期,看中的是長遠效益。 在台灣諸多充電營運業者之中,源點科技、星舟快充可謂是綠能業界代表,前者主要股東包括太平洋綠能、陽光花園,後者其母企業則為具備電廠開發、建造及管理經驗的泓德
《星際大戰》R2-D2走入家庭?亞馬遜機器人Astro評測出爐
亞馬遜(Amazon)在2021年9月時發表家用機器人Astro,零售價格1,449美元,首發價格999美元。推出之時採邀請制,於11月陸續出貨,不過直到近期才出現較多評測。 據The Verge與彭博(Bloomberg)的報導,Astro的「頭」其實就是一個螢幕,被裝設在輪上,螢幕平時會呈現眼睛,也可以旋轉。使用者可以透過App查看Astro當前錄到的影像,並遠端控制。
騰雲科技攻OMO商機 2022進軍東北、東南亞
創立於2016年的電商解決方案業者騰雲科技於2021年11月登錄興櫃戰略新板,於15日正式轉至興櫃一般板進行交易。騰雲科技為零售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提供各商業場域業者客戶、商業與金流的服務,幫助客戶建置線上線下匯流、OMO虛實融合生態系(Online Merge Offline)。 目前除了台灣市場之外,騰雲科技也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過去已協助10,000家場域業者架設A
電商龍頭表現開紅盤 積極擴大物流、綠色綜效
電商產業可說是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2年期間,受惠頗深的產業之一。不過,隨著疫苗施打率逐步提升,整體疫情狀況也在逐步趨緩,「與疫情共存」預期將會成為未來的生活模式。在這樣的狀況,消費者是否會繼續重度仰賴線上,或是回歸實體行為,不僅會影響到電商產業發展,也是產業界拭目以待的境況。 就目前台灣本土電商業者而言,網路家庭PChome與Momo購物1月營收表現皆開
創新奇智志在加速中國製造業自動化
智慧製造是中國政府未來幾年工業藍圖的一環,由創新工場(Sinovation Ventures)與軟銀(SoftBank)共同支持的中國機器學習新創創新奇智(AInnovation)對智慧製造的商業可行性有獨到見解,藉此加速中國製造業自動化。 據TechCrunch報導,創新奇智實際到生產現場了解何種型態的自動化能為個別製造業客戶帶來最佳投資回收與效益,因此分別跟關鍵合作夥伴煉
Vodafone報告:十年內5G將翻轉城市運輸體驗
Vodafone與The Future Laboratory共同發表的CC2030(The Connected Consumer 2030 Report)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奠基於5G網路的連網與智慧技術將根本翻轉城市運輸體驗、實現智慧城市與智慧運輸,並讓科技公司有更多機會協助解決氣候變遷與自然資源耗盡問題。 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麥肯錫(Mc
吸引業者魚貫入場 爆紅的NFT究竟是什麼?
網路的出現為人類生活帶來眾多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不再需要完全依賴實體執行,在數位化的浪潮下,虛擬應用與平台接連出現,帶來更多便利性。如今,Web3.0浪潮崛起,區塊鏈技術應用、加密貨幣、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等成為了如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更被各界認為是為了未來元宇宙(Metaverse)世界鋪墊。 自2009年比特幣橫空出世,意味著去
日廠推可偵測戴口罩行動支付軟體
日本科技公司Glory日前推出可偵測用戶戴口罩時的臉部辨識系統並已在當地多個地方測試。 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用戶可先在網站上註冊臉部與信用卡資料,日後購物時只要透過BioPay系統,站在平板前幾秒鐘便可完成購物。目前BioPay已在新潟市10間商店與餐廳安裝完畢,也是日本首次在多點測試並對任何人開放的系統。該公司與當地政府希望藉此鼓勵業者透過數位化讓交易更順暢
宅經濟助陣 物流商機旺 天眼衛星欲做物流業數位轉型推手
過去一年可說是全球物流業百花齊放的一年,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數據顯示,台灣整體物流運輸業營收於2021年本土疫情最為嚴峻的5月,創下驚人漲幅,尤以海運受惠於全球運價攀升,歐美各大城市逐漸解封,訂單數量因此暴漲,業務量亦創下歷年來新高。 股市小金童萬海、長榮、陽明、裕民在2021年年中便以驚人業績達到100%的營收成長;而在台灣本地陸運部分,新竹物流、宅配通以及嘉里大榮物流也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