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及運籌應用案例-冷鏈物流 智慧應用 影音
太陽誘電株式會社
世平興業

智慧物流及運籌應用案例-冷鏈物流

  • DIGITIMES企劃

智慧物流及運籌不只要注意商品的運輸及保存,更重要的是掌握數據分析,以作為企業決策參考。
智慧物流及運籌不只要注意商品的運輸及保存,更重要的是掌握數據分析,以作為企業決策參考。

DIGITIMES企劃

近年來由於運輸設備條件的提升,加上新的商業模式帶動,物流產業的範疇早已從一般的貨物運輸,進而擴大範圍,許多商品受惠於資訊科技的進步,也可透過智慧物流及運籌,進行跨境交易,其中又以冷鏈物流技術最受矚目。

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貨物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穩定低溫環境下,以保有商品的品質、減少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適用範圍主要包含食品、農產品及醫療等領域。

如於冷凍貨櫃(20呎櫃)內進行國際海運時,可善用貨櫃內大批量貨物裝櫃後之剩餘空間,透過蓄冷箱創造零散空間價值,以化零為整的方式,最大化冷凍貨櫃裝載率。

追蹤監控食品履歷 改善食安問題

工業技術研究院目前也正積極協助台灣物流業者逐步導入溫度追蹤監控技術,以餐飲業與零售業(含電子商務)為示範體系,發展食材物流履歷;強化台灣城市末端通路冷鏈物流服務,以零售通路據點及社區大樓為示範場域,結合保鮮蓄冷技術,建立電子商務低成本、高效率與可信賴之保鮮溯源物流服務,滿足客戶商流營運需求。

如研發物流作業共用型保鮮蓄冷容器,以因應冷鏈品購買的多樣少量特性,產生多溫層供配需求。在可配合現有物流作業模式及符合食品安全法規下,工研院開發此款物流作業共用型保鮮蓄冷容器,可藉由長效、彈性化設計,提升末端通路及電子商務的物流效能。

除了硬體建設外,冷鏈物流也需要建置物流履歷,建立由生產至末端通路客戶之全部歷程及品質狀態追蹤記錄,全程資訊透明化,以達到保鮮溯源的目標。除了包含供應商、農友資料、作業類型、使用資材的生產履歷外,還需要截切線溫度履歷,如原料庫存、截切線環境、清洗水溫、成品庫存等,以及物流履歷,如出貨單、配送車輛及配送溫度,才能夠掌握整個生鮮加工廠的作業流程。

工研院為此還特別研發全程溯源保鮮管理平台,以整合由前端智慧恆溫箱所感測上傳的溫度資料及定位資訊,並提供進階之資訊融合及數據分析及溫度追蹤功能,以提供使用者整體性的資訊查詢平台。本平台亦可與商業流程與恆溫箱運送的物流流程整合,串接業務接單、工廠出貨及貨車運送至店面通路,提供一個整合性的商物流整合作業平台。

全程溯源保鮮管理平台可應用於食品加工與物流配送產業,並提供物流溫度監控與追蹤功能,並使各資料雲端化,降低低溫物流解決方案成本,為冷凍轉冷藏製造與運送,提供更嚴謹與安全的解決方案。

冷鏈物流對水產養殖業的影響

除了冷凍食品運送外,冷鏈物流技術對水產養殖業也有許多正面影響。根據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整理的資料,台灣的養殖漁戶數約有3萬6千戶,年產值380億元,佔台灣總漁業產值的36%,生產規模以 0.5?2公頃的漁戶佔多數,粗估每戶平均年產值105萬元,扣除生產成本,漁家利潤可說是非常微薄。

養殖漁業另一個特色就是運銷通路相當長,主要是以販運商為主的傳統運銷通路,由於運銷階層數太多,轉手交易次數多,在物流過程中往往需要重複解凍去冰、秤重、包裝與再冷凍及搬運的過程,導致漁產運銷高成本、高損耗、低品質、運銷價差偏高及漁民所得偏低的結果,如何提升我漁產運銷效率,建構一個更符合現代需求及產業價值鏈體系的運銷體系,也因此成為養殖漁業的重要議題。

海洋大學研究指出,漁貨運銷成本成本除了受通路的長短與階層數之多寡影響外,更受運銷量的大小和運銷配送方法與運輸車輛是否冷藏或超低溫及包裝容器而有不同。鮮度、品質及價格更是不同。

但目前僅少數具企業理念的通路業者,有能力且願意由產地直接進貨,進行去鱗去鰓和魚體清理後,以真空包裝和超低溫的方式,直接配送到客戶商家或消費者手上,完全合乎低溫物流供應鏈的概念,其魚貨品質遠遠超過傳統運銷通路。如元家企業、媽媽魚超市、湧升水產和台灣中島等公司。

所幸近年來因各階層消費者偏好不同、重視使用及購買的方便性、重視品質及食品安全,魚貨消費行為的改變,已使魚貨交易往多元化發展趨勢,也讓冷鏈物流技術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快速凍結機可協助業者快速保持水產品鮮度及品質,有效提升消費滿意度。還可同時冷凍水產品及蓄冷片,增加用途及節省電費,適合一般漁戶或產銷班使用,提高水產品售價。蓄冷箱及蓄冷片則可提升水產品物流過程品質控管,有效增加消費者滿意度,並可替代保利龍箱及購買冰塊,兼顧環保節能又節省開銷。

冷鏈物流要考慮保存需求

經濟部商業司指出,在電子商務市場快速成長,以及兩岸簽署ECFA利基的帶動下,對物流業,尤其是冷鏈物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由於目前大陸冷鏈物流的現況,碰送過程中有不少的運輸瓶頸,如冷凍(藏)運送成本高,且必須冷凍、冷藏、常溫分開配送,業者不但得面對不同運輸者,送貨品質難控制,且送達時間難以掌控,加上冷鏈商品量少,以致出車時間不穩定,多透過回頭低溫車輛集貨運送,品質控制度差且難以發揮多溫共配效益。

業者若能發展出長(短)途多溫集運模式,利用蓄冷期長的蓄冷籠車與常溫品整合進行大量長途運送,並利用不同時效的蓄冷設備,服務不同距離途程的共配需求,以求增加時間與成本的效益,最後利用蓄冷期較短的蓄冷箱與常溫品整合進行小量短途配送,以常溫品來平穩化冷鏈商品的出車頻率與成本,還可協助常溫型態物流運輸業者擴大其服務內容。

但食品運抵社區後,還需要保存技術,以免導致食品變異腐壞,產生客訴問題,同時降低可能產生的食安風險,避免冷鏈品訂購意願降低。東京都物業管理因此與工研院合作,提供社區保冷設備,進行理貨暫存管理,讓住戶一次領取。

如位於新店的國家名人巷社區,規模224戶,由於社區現有的保冷空間有限,導致住戶很少進行冷凍冷藏品的團購,但導入冷鏈物流保存解決方案後,明顯提升社區住戶團購意願。

位於永和的芬第夏宮,社區規模255戶,由於住戶結構以雙薪小家庭為主,除了不方便隨時取貨外,節慶送禮的需求徒增,也造成訂貨保存的困難。但在導入解決方案後,不但可彈性冷鏈產品取貨時間,還可舒緩突然保冷的商品暫存需求。

東京都物業管理表示,在2014年6至10月的實驗計畫執行期間,導入的社區數量,不但從10個增加到39個,冷鏈商品銷售營收也突破原先設定的200萬元目標,達到234餘萬元,加值服務人次多達1,346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冷鏈物流技術不僅有助於冷鏈商品的運輸及保存,更可提供更詳細的消費者行為分析,如北部及中部的生鮮蔬果魚肉商品銷售成效最佳,中部點心類銷售成效佔比顯著高於其他區域,充分發揮智慧物流及運籌應用,讓業者更能貼近消費市場的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