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Forum智慧金融論壇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善用AI服務發展創新業務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D Forum智慧金融論壇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善用AI服務發展創新業務

  • 范菩盈台北

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凱君(左)、口袋證券創辦人暨董事長陶韻智(中)與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朱楚文(右)。DIGITIMES攝
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凱君(左)、口袋證券創辦人暨董事長陶韻智(中)與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朱楚文(右)。DIGITIMES攝

近幾年創新金融科技持續湧現,讓民眾享受到更便利的金融服務,然在駭客持續擴大攻擊力道,氣候變遷、社會責任等挑戰,也讓金融產業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金融機制的穩定性,與國家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一旦發生關鍵基礎設施遭到駭客入侵事件,將嚴重影響民眾的信心與日常生活。

在數位犯罪事件頻傳、地緣政治衝擊影響下,DIGITIMES特別在2024年2月19日舉辦「DFORUM智慧金融論壇-金融科技服務的創新體驗」,助金融產業確保資訊網路的安全。本場難得一見盛會,邀請多位專家與會,探討金融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落實資訊安全策略的方法與工具,也吸引爆滿專業人士與會,期盼從中掌握最新趨勢,以及提升營運韌性的秘訣。 

亞太智慧卡協會中國及臺灣區總監張志強。DIGITIMES攝

亞太智慧卡協會中國及臺灣區總監張志強。DIGITIMES攝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蔡玉玲。DIGITIMES攝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蔡玉玲。DIGITIMES攝

D Forum智慧金融論壇-金融科技服務的創新體驗。DIGITIMES攝

D Forum智慧金融論壇-金融科技服務的創新體驗。DIGITIMES攝

AI技術加持 金融業應用場景多元化

隨著AI技術快速成熟下,過去幾年已大量被運用在各種場景之中,如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交通等,在民眾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外,也衝擊到各行各業的發展。AI正與其他科技結合,為不同產業帶來顛覆性變革,在知名學者Roshan George發表的The year 2040中,即提到群集人工智能(Swarm Robotics )、超級智能AI(Superintelligence)等,將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與發展。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蔡玉玲指出,目前金融業運用AI技術的場景,大致上有詐騙偵測與預防、個人化客戶體驗、風險評估與信用評分、聊天機器人與虛擬助理、演算法交易與投資策略、法令遵循與監理通報、貸款審核與批准等。如Paypal 將AI應用於支付服務、星展銀行透過機器學習優化個人理財建議、螞蟻金融開發智能金融助理、美國花旗銀行利用AI讀法規等。儘管金融業運用AI的成功案例不少,但也得克服眾多挑戰,如金融業是受到高度監管的產業,需符合主管機關的要求與法規,且需必須思考保護手中敏感資料的方式。另外,亦需建立一套合理運用AI機制,否則細微疏失可能釀成災難。臺灣金融科技協會致力協助政府、金融業與金融科技業,透過溝通與合作、推動生態圈發展與服務創新、加速金融產業轉型,期盼達成促進金融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

蓋亞資訊專案管理師許凱鈞解釋,AI在金融產業領域的常見應用模式,大致上有智能客服、風險管理
、投資組合管理、營銷和銷售等。在企業訓練生成式的大語言模型之前,我們可協助縮減問題範圍,達到提高AI模型的效率及可控性。而在雲端服務部分,我們也能協助企業加入所需的AI服務,結合蓋亞資訊的專業顧問服務,可確保相關專案的效益,助企業順利推動數位轉型。

上雲首重資安 善用工具抵禦威脅

面對商業環境快速轉變,加上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帶動企業推動轉型的浪潮,金融產業自然也不例外。儘管公有雲具備資源充足、可快速擴張等優點,但也有難以掌握環境、資料隱私等缺點,而結合公、私有雲的混合雲平臺,則兼顧效率與安全等,以及節省昂貴的軟硬體費用等。但是也得面臨資料管理難度高、需降低基礎架構複雜性,才能享受敏捷性、選擇性等優點。

Nutanix臺灣資深技術顧問經理鄭建華說,Nutanix能為現代化應用流程提供專業服務,且為混合多雲平台供應商,不光產品已支援AI技術,且能讓混合多雲變得簡單無限且具成本效益。企業能在沒有任何負擔的狀況下,在任何地點都能執行任何工作負載、任何應用程式,支撐各種數位轉型專案,滿足公司發展需求。

Palo Alto Networks資安顧問王瑞吉指出,企業上雲時將面臨整體安全管理、應用程式生命週期的安全性、培訓所有員工、缺乏可視性、尋找合適的工具等五大挑戰。我們建議企業可引進使用軟體式NGFW解決雲端網路安全的挑戰,除可重新獲得可視性與控制力外,亦能享受自動化和可擴展的安全性。Palo Alto Networks的Prisma Cloud,能透過整合事件脈絡來確定優先順序,助企業從源頭修復弱點,並即時阻止駭客入侵事件發生。

AWS解決方案架構師藍元宏表示,資訊安全絕對是上雲第一要務,我們建議企業可依營運需求及系統風險評估,彈性選擇合適的安全服務以實現所需的安全等級性,AWS除在Marketplace中有資安人員熟悉眾多資安工具外,亦提供AWS雲原生安全服務,可確保雲端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如AWS Shield是備受肯定的DDoS保護服務、Amazon GuardDuty則可通過智慧方式偵測安全威脅、AWS Security Hub提供雲端集中安全狀態管理及符合行業標準的自動化最佳實務配置檢查。而這些安全服務的檢測機制都受益於AWS所建立的MadPot機制,通過偵測全球規模的滲透行為以掌控潛在資安威脅,為企業提供高度安全的雲端基礎架構及網路攻擊洞見,有助判斷及阻斷威脅。

善用AI發展創新業務 首重落實資安與法規

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每個產業都想藉此發展創新業務,進而提升在商業環境中的整體競爭力。然而要推動AI專案之前,除本身需要有相關人才之外,整體基礎架構也需要配合才行,以及落實相關資安工作、符合法規要求,才能在享受豐碩成果之虞,避免發生資料外洩憾事。

是方電訊資深經理蔡銘鴻指出,我們的LY2機房擁有4大特色,不光採用先進的建築設計、客制支援高用電HPC機櫃、雲端交換中心,且是臺灣的數位匯流連結樞紐的角色。LY2機房擁有臺灣最佳的網路資源,無論是企業要自建AI雲平臺,還是使用CCX連接公有雲GPU資源與AI服務,都能獲得最完整的技術支援與服務,是推動AI專案的最佳選擇。

伊雲谷技術客戶經理許鈞翔說道,目前企業使用雲端服務的風險威脅,大致上有雲端架構設置不當、國際法遵合規不足、重要資料存管不妥、資安防駭機制不佳、缺乏專業資安人才等類型,可能導致客戶隱私或商業機密外洩的風險。我們是技術顧問和託管服務提供商,致力協助客戶運用雲 端科技引領數位轉型,會透過釐清需求、評估當前系統、建立扎實基礎、 並協助完整搬遷規劃、架構現代化等步驟,助企業成功完成數位轉型旅程並釋放雲端潛力,共創未來營運嶄新藍圖。 

網擎資訊資深技術專案經理周庭羽表示,郵件向來是資料外洩、惡意程式入侵的重要管道,所以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郵件相關法規,如Sarbanes-Oxley Act 、HIPAA 、GDPR、金融業反洗錢(AML)法規等。Openfind可提供多種解決方案的業者,如郵件安全、郵件稽核、檔案分享稽核等,助企業落實郵件附檔不落地、個資控管、檔案與訊息、登入機制強化、加密附檔等項目,讓金融產業在發展創新服務之外,也能符合各國法規的要求。

數位經濟比重快速增加 傳統銀行需發展創新業務

過往金融業務都是傳統銀行主導,然在數位科技持續湧現下,2000年後產生數位資產價值的千禧世代,如數位原住民、數位藝術創意人、遊戲玩家和網路音樂家等,範圍涵蓋出版、遊戲、數位藝術、流媒體、音樂、電影等領域,預估以有多達5000萬內容創作者。在創新金融科技改變金融產業發展趨勢下,數位資產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之一,根據統計數位經濟總價值為11.5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5.5%,加密貨幣總市值達到1.9兆美元。

過往數位資產難以被傳統金融體系所承認,導致數位經濟創作者不相信傳統金融機構的中立性, 也引爆一股非貨幣化和去平臺化的風潮。隨著美國也允許多家加密貨幣銀行成立,也宣告數位貨幣的法定地位,可預期有更多銀行與金融服務公司將會逐步提供加密貨幣服務。

亞太智慧卡協會中國及臺灣區總監張志強說,傳統銀行主要收入來源為存貸利差、投資收益、手續費收入等。在數位經濟浪潮下,銀行可介入的數位資產業務,有數位商品交易所買賣金流、數位資產質押融資、加密貨幣發行機構資金池履約保證、加密貨幣與數字法幣兌換等,是不容忽視的未來發展方向。

Hitachi Vantara臺灣及香港數據智慧解決方案資深技術顧問歐全鎰表示,95%企業正評估或採用AI作為業務流程一部分,由於算力、算法、資料等發展AI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也導致傳統儲存基礎架構無法滿足AI/ML工作負載性能的困境,乃至於面臨資料安全、資料治理等挑戰。」「HCSF是完成整合和工程化的解決方案,可在單一架構平臺中提供所有協議,能滿足各種工作負載需求,且確保無系統瓶頸點及管理負擔,是企業推動AI專案的最佳選擇。

接軌創新金融趨勢 強化國際競爭力

前面提到,AI技術已廣泛應用在眾多領域之中,金融產業自然也不例外,除智慧客服之外,也有防詐欺、機器人理財服務、精準行銷等等,實踐普惠金融的願景。在本場活動的圓桌論壇中,IC之音座談會主題聚焦在「FinTech產業大爆發!臺灣金融科技創新的契機與挑戰」。

口袋證券創辦人暨董事長陶韻智指出,無庸置疑,AI是現今最熱門科技,在降低營運成本、新行銷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新體驗等面向,都展現出超乎預期的效益。主管機關也對金融業者運用AI保持開放態度,只要做好保護消費者個資的工作,基本上都很樂意見到業者推出新服務。因此,金融產業在運用AI搶攻商機過程中,法規遵循是首要必須克服的挑戰。

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凱君說,金融產業能否成功運用AI,技術上絕對不是問題,我們也看到很多成功案例,而重點在於如何構思出市場所需的創新服務,並轉型成為可行的商業模式。畢竟一套可行、成功的商業模式,從現今角度不一定能察覺,或許要過一段時間驗證與市場教育後,才能被消費者接受與認同。

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朱楚文表示,創新金融科技持續湧現,持續挑戰人類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在各方專家協力合作下,也逐步將電影情節中的場景逐一實踐,讓普惠金融不再是口號,而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新金融服務。

在資安威脅增溫、地緣政治、ESG等因素下,建構更安全、更強韌、更具可持續性的金融體系,已成為現今主流國際趨勢,臺灣金融機構在加速運用AI發展創新業務之外,亦應該思考保護資料安全、客戶隱私保護的方法,才能在競爭激烈金融環境中保有競爭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