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碩生醫打造獨特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 全面提升脊椎手術精度與拓展性 智慧應用 影音
蔡司
參數科技

炳碩生醫打造獨特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 全面提升脊椎手術精度與拓展性

  • 林佩瑩台北

炳碩生醫策略長Michael Lo(左)、行銷長Brad Lin(右)。炳碩生醫
炳碩生醫策略長Michael Lo(左)、行銷長Brad Lin(右)。炳碩生醫

脊椎是人體中最複雜且敏感的部位之一,手術過程中任何微小錯誤都可能導致感染、神經損傷、脊髓損傷等嚴重後果,這也讓脊椎手術的風險居高不下,聚焦於精準微創醫療設備開發的炳碩生醫(Point Robotics MedTech),透過臨床經驗與機器手、光學定位、演算法等技術的整合,打造出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平台,可協助醫師以高精準度執行複雜的微創手術,並優化病患的就醫體驗。

炳碩生醫承襲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教授超過30年的手術機器人技術,在國科會育苗計畫的支援下,2016年成立公司,希望透過台灣醫療與機械兩大領域的技術能量,開發出脊椎手術機器人,協助醫師提升手術精準度、降低風險。

炳碩生醫手術機器人與導航系統,協助醫師以高精準度執行複雜的微創手術。炳碩生醫

炳碩生醫手術機器人與導航系統,協助醫師以高精準度執行複雜的微創手術。炳碩生醫

解決微創脊椎手術痛點 炳碩手術機器人兼具精度與可靠性

炳碩生醫行銷長 Brad Lin指出,脊椎手術目前的主要挑戰包含兩個層面。首先是現在醫療機構與病患對手術精準度的要求愈來愈高,微創手術更是如此,傳統手術依賴醫師經驗和手感,然而此做法有一定侷限,尤其是骨頭磨除等動作,更難以做到高精準度。其次是長期從事脊椎手術的醫師,手腕和眼睛容易過勞,這些職業傷害同時影響手術品質與醫師的職業生涯。

第二是患者對手術效果和術後恢復期的期望不斷提高,提升手術效率和術後恢復效果成為醫療院所的挑戰,現在的手術不僅要精準,還需儘量縮小傷口與恢復時間。目前醫療產業的脊椎手術技術和設備效能雖已快速提升,但面對上述需求仍有改善空間,尤其是機器人手術設備,既有的機器人手術系統多集中於軟組織手術,硬組織的應用相對較少,炳碩生醫的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與導航系統即是為解決現在臨床需求而生。

炳碩生醫策略長Michael Lo分享公司產品架構,整合了導航系統以及控制技術的並聯式六軸機械手,兼具精準度和靈活性特色。炳碩生醫的機器人是透過六軸機械手,自動補償至規劃路徑上,讓手術時的病人位移能被即時追蹤,操作者可藉此精確且穩定的執行手術。

透過機械手的精密控制,此款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已進一步拓展減壓技術,骨頭磨除精度可達紙片薄度,在手術過程中藉由力反饋系統偵測骨質密度變化,依實際情況動態調整磨削力度、深度與路徑,確保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嚴謹醫療驗證 炳碩生醫獲業界認可

Michael Lo指出,醫材產品要獲得醫療產業認可並順利商品化,除了克服技術挑戰外,還需經過長時間的臨床驗證。他表示機器人技術屬於高精度尖端領域,再加上醫療產品與人體安全息息相關,每一版原型機都需經過嚴謹驗證,並與臨床醫師持續溝通,確保產品設計符合醫療需求。在實際應用中,每位病患不同的骨質密度和其他外部因素,也會影響手術過程和結果,這些差異讓產品從理論到臨床實踐乃至於商品化過程中充滿挑戰,炳碩生醫的產品即是通過反覆修改與驗證,達到醫師期待的臨床效益

炳碩生醫的導航系統從2023年開始在臨床使用,截至目前為止,已在150例手術中使用,第一代導航系統和手術機器人,也在2022-2023年陸續取得美國FDA以及台灣TFDA認證。對於產品行銷規劃,Michael Lo表示由於醫療產業對新產品持謹慎態度,因此先以市場接受度較高的導航系統將為敲門磚。接下來,炳碩生醫將打造出能執行骨骼磨除等多種功能的減壓手術機器人,協助醫生執行更多的脊椎手術,提高手術效率。

炳碩生醫的技術之所以能從概念轉化為商品,除了團隊成員的全力投入外,Michael Lo和Brad Lin都認為台灣逐漸完善的新創環境也是重要助力。炳碩生醫在導入臨床資源時,透過比翼加速器的輔導順利找到合適醫師,協助測試產品並回饋建議與可行方向。

此外熱絡的新創氛圍與政策支持,也吸引多數海外台灣年輕創業家在疫情期間回台,這些歸國的年輕企業家帶回的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與台灣科技、醫療、製造業結合,形成良性循環,放眼未來,台灣的新創生態系將逐步成熟並快速國際化,炳碩生醫也期待與其他企業有更多互動合作,擴大台灣在全球醫療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本文原刊載於TTA雜誌2024年5月號,更多新創團隊故事歡迎至TTA雜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