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提升聚合速率 加快3D列印速度
成功大學研究發現,將深共熔溶劑作為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RAFT)聚合技術的溶劑使用,不僅能夠促使聚合速率提升至原先的3~4倍以上,不用特殊紫外光照射,在一般可見光環境下也能有效引發反應,對於後續高分子材料合成、3D列印應用等方面,將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一般而言,溶劑主要功能是用來溶解反應試劑,使反應體系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傳統上進行RAFT聚合反應時,通常使用高毒性的有機溶劑
中鋼成大合設「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攜手減碳
中鋼與成功大學共同宣布成立「負碳科技氫能冶金共研中心」,產學合作攜手減碳,由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及成大校長蘇慧貞共同簽署MOU。 翁朝棟表示,2021年2月中鋼在治理暨永續委員會下成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投入減碳工作和技術研發,在衡量營運發展和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規畫下,完成中鋼碳中和路徑擘劃,並積極展開各項行動方案。 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中
大學賣醫療器材 成大第一家
醫療器材管理法於2021年5月1日正式施行,成功大學8日獲得台南市衛生局頒發醫療器材製造商及販賣商許可證,成為醫療器材管理法上路後,全國第一所取得醫療器材製造商及販賣商許可的大專院校機構。 醫療器材管理法主要是為鼓勵醫療器材研發、產品創新及加速醫療器材上市,認同公司或商業以外的機構、學校、法人或團體也可申請醫療器材許可,以加速產品上市的期程而造福病患,推動產業發展。
達梭系統攜手士盟、誼卡深耕校園
3D設計解決方案業者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持續深根校園。對應數位發展與產業轉型趨勢,達梭系統表示將攜手士盟科技以及誼卡科技等業者,在台高等院校推動人才培訓與專業知識課程,冀望透過產學無縫接軌的學程規劃、人才培訓與實習機制等計畫的提出,能讓學生在就學時就儲備未來職涯所需的關鍵競爭能力,同時促進重點產業高科技的發展與人才養成。 達梭系統表示,此次與士盟科技
植物萃取染料 助半導體元件「光合作用」產氫增效率
成功大學研究團隊從天然植物中萃取出染料,作為光電半導體元件的光敏化劑,藉此提升半導體元件的光電轉換效率,並利用AI達成關鍵技術的突破,在太陽能產氫效率上,從原本的2.59%提升至9.42%。 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蘇彥勳研究團隊,長期投入科技藝術農業跨領域研究,他指出,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為目前已知最有效的太陽光能轉換體系,除了探究其原理外,更將天然植物運用提升至半導體效能與光電元件
工研院號召17所學研合作 加速機械領域零碳人才養成
因應全球產業發展淨零碳排趨勢及機械產業轉型升級挑戰,工研院日前宣布號召台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虎尾科技大學等17所大專院校,積極布局跨領域整合及人才培育。合作範疇包括智動化技術、電動載具技術、低碳製造技術及負碳、碳捕捉、循環技術等具前瞻性的製造業淨零碳排技術。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全球力行減碳,但目前有六成耗能來自工業,可謂站在減碳第一線,而如此龐
產業數位轉型 AI已無可替代
政府資源投入對學研界乃至產業界都有引導作用。按照行政院當前政策,台灣未來幾年都將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深耕前瞻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導入智慧製造、人工智慧(AI)、5G應用,強化產業優勢。根據政府部門規劃,經濟部和科技部(計劃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共同投入以AI為核心技術的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任務。 根據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的定義,A
減少80%公務成本 6成新北中小學導入點點簽
凱鈿行動科技旗下電子簽名服務點點簽正式前進校園,截至2022年3月底止,已有超過百間、約達6成的新北市中小學導入點點簽,優化既有的紙本簽署流程,大幅減少80%公務成本。 各中小學透過與點點簽整合,可協助校園提升辦公效率,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等效益,更可共同推動校園永續發展理念,向下扎根無紙化辦公的未來。 點點簽服務提供多種簽署模式,包含計畫簽核單、領據等,讓
半導體人才匱乏 南台灣補缺口也育EV
半導體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產業甚至是外交上的「護國神山」,而近年來電動車、元宇宙、AI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更加凸顯半導體的重要性,加上世界各大半導體廠都在積極擴產,使得人才缺口愈來愈大,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隱憂。 半導體人才匱乏有多嚴重?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整體半導體人才需求約近3萬人,但實際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僅1.2萬人,供需失衡嚴重,讓業界大老不得不出面喊話,聯發科董事長蔡
MOST AIBMRC與印度Tech Mahindra簽署合作協議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MOST AIBMRC)在台北101與印度軟體前三大標竿企業-印商馬辛達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Tech Mahindra),於18日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將藉由雙邊的技術交流,促進智慧醫療與照護領域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也期待跨國合作可以向世界展示台灣的智慧醫療技術,共同迎向後疫情時代的AI智慧醫療新時代!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