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模組最佳化組態與產出電能評估 智慧應用 影音
ADI
DTechforum

太陽能電池模組最佳化組態與產出電能評估

  • DIGITIMES企劃

實際裝設太陽能電池模組,需考量最佳化太陽能電池模組裝設角度,以獲得最大化的日照量。DuPont
實際裝設太陽能電池模組,需考量最佳化太陽能電池模組裝設角度,以獲得最大化的日照量。DuPont

太陽能發電應用需求日殷,在全球能源短缺的持續惡化下,尤其是主流的石化燃料價格波動,已經間接影響日常使用的石化燃料、電力能源的取得成本,影響民生生活甚鉅。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為達到更高的發電效能、降低組裝成本,將太陽能電池採模組化設計,亦可快速因應裝設環境需求進行裝設調整...

目前使用的太陽能型態,針對一般民眾的裝設需求,可能在高效能或開發中的高光電轉換效率材料取得不易,其產製成本也相對較高,目前在商用或民用太陽能發電用途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有非晶矽與晶矽兩大類。

太陽能電池模組,為將太陽能板材料利用並聯或串聯連接,利用框體搭配保護玻璃製成的模組化太陽能發電材料,模塊化設計便於施工與裝設。SERIS

太陽能電池模組,為將太陽能板材料利用並聯或串聯連接,利用框體搭配保護玻璃製成的模組化太陽能發電材料,模塊化設計便於施工與裝設。SERIS

太陽能電池模組構造相當簡單,為發電材料與框體組合,發電材料的光電轉換效率成為發電能量的產出關鍵。DuPont

太陽能電池模組構造相當簡單,為發電材料與框體組合,發電材料的光電轉換效率成為發電能量的產出關鍵。DuPont

目前太陽能電池已可因應居家應用的輔助電能來源,若發電有餘還可回送電力網,將電力回賣給電力公司。nowakelectric

目前太陽能電池已可因應居家應用的輔助電能來源,若發電有餘還可回送電力網,將電力回賣給電力公司。nowakelectric

新穎的Poly材料太陽能電池模組,體積更小,可彈性組合設於屋頂,滿足小家庭的太陽能發電需求。Solar Powerwell

新穎的Poly材料太陽能電池模組,體積更小,可彈性組合設於屋頂,滿足小家庭的太陽能發電需求。Solar Powerwell

其中,非晶矽材料產製之太陽能電池,因為發電的效率受限於材料本身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落,自然其電池由太陽光取得的太陽能源功率,也相對較低,加上非晶矽材料在長期運轉下的壽命遠低於晶矽製成之太陽能電池,因此,在中型或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使用的數量少許多,但在要求更低建置成本的發電需求,仍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需求量。

矽基太陽能電池 為目前發電應用主流

在非晶矽的太陽能電池方面,大多會用於計算機、手電筒,甚至採行屋瓦或帷幕牆體設計,但多數仍非太陽能發電的主流產品,本文將不會針對此多做介紹。多數強調可作為輔助能源用途的太陽能發電材料,大多會以晶矽系列產品產製的太陽能電池為主,搭配模組化設計因應一般發電需求的便利裝設設計方案,這也是本文將討論的設計重點。

以晶矽為基礎材料製作的太陽能電池,目前量產、可應用的太陽能發電設計方案,主要分為單晶矽(Single-crystal silicon)與多晶矽(Multicrystalline Silicon)兩大類。

單晶矽製成之太陽能電池的效能表現較佳,單晶矽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在實驗室進行的光電轉換效能測試可以達到高達24%以上的轉換效能,但若是量產的市售太陽能電池模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光電轉換效率約在15%~18%之間。

至於多晶矽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在實驗進行的晶片光電轉換測試,其光電轉換效率多可達到18%~20%上下,而一般市售的量產太陽能電池模組,其光電轉換效率約可在14%~15%左右。

若是以相同的太陽能發電功率需求,在相同的發電功率要求下,單晶矽可使用略小的面積完成太陽能發電目標,反而多晶矽材料的太陽能電池所需要的電池裝設面積,就會略大於單晶矽的太陽電池模組。實際若以矽基之太陽能電池模組來評估,一般裝設1kW的太陽能發電環境,其太陽能電池模組(板)約會佔用10平方公尺的裝設環境。

太陽能電池輸出電功率 並非實際投入發電的最大能效

基本上利用太陽光進行發電,雖然太陽的能源可以說是源源不絕,但日照總會有白天與黑夜之分,太陽能電池進行光電轉換的基礎為必須有「光」的照射,在夜間太陽能電池可以說是無用武之地,至於陰天或是雨天,太陽能電池可輸出的能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因為日照較晴朗天候少許多所致。

再來觀察太陽能的發電原理,在矽晶的半導體材料表面,接收了太陽的日光照射後,於半導體的P/N之正/負離子分離後,進而產生電流。至於矽晶片可以視電池模組所需要的輸出能量需求,採串聯或並聯形式進行整合與連接,搭配外框與保護玻璃的設計進行組合,即可建置不同功率輸出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光電板)的模組化架構材料。

而觀察一般太陽能電池模組,所標示的電功率若為100、120W時,其實在真實的使用情境下,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額定輸出並非放在太陽底下,就會輸出100%額定的輸出能量,因為實際使用時會因日照的強弱、光線入射角的不同,現場天候的狀態而影響輸出,僅有在環境因素最佳化的狀態下,才有可能出現太陽能模組標定的額定最大輸出電功率。

正由於日照是隨著環境、時間、季節而有極大的變化,電池模組業者的評定標準,為利用一個標準條件要求下進行的電池模組輸出性能評估,進而產生可以比較的產品功率基礎。

評估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能效

以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輸出電功率標準,一般以ASTM E1036為基礎進行量測,常用的評估基準還有IEC 60904-1、IEC 61724、IEC 61829、ASTM E2527、ASTM WK22009等國際標準可供參考。但對太陽能光電模組的輸出評估,仍會以ASTM E1036測試環境要求為多,即以溫度25°C於AM1.5頻譜下,搭配1,000W/m2的模擬日照能量進行持續照射,所取得之太陽光電池模組單位面積得出之輸出能量,至於在太陽能電池模組裝設的戶外條件,肯定不會有實驗室ASTM E1036測試環境要求水準條件,加上太陽能量本身即是隨時變動的狀態,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實際輸出肯定會與標示之額定功率不同。

以台灣的裝設環境為例,台灣實際的位置在北回歸線附近,地理位置之緯度為在22~25度之間,在實際安裝太陽能電池模組時必須將模組的水平仰角與當地相同,搭配光照面朝向正南進行裝設,即可令太陽能電池模組達到全年吸收日照能量的最大值,自然可以較其他方位取得最大的能量產出。但固定式裝設模式,仍會較主動式追日系統整合的太陽能電池設計方案,要來得低一些。

太陽能電池模組之實際系統發電量

雖然採用太陽能潔淨能源,目的在於減緩溫室效應與節約經石化或核能產出的能源應用,太陽能仍屬輔助性質的能源應用為主,但即便如此,針對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能源產出,也必須精算評估其最佳應用效益,其中除裝設成本外,最關鍵的數據即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量。

在進行發電量推估前,先前也提過,光看太陽能電池模組提供的額定功率標示並不可靠,最多作為同級產品裝設選用前的比較參考,實際上太陽能電池的發電能量,主要是依據當地的日照狀態而有所差異,以台灣的環境為例,南、北因為天候表現大不同,發電產出也會有極大的差異。

實際推估時,必須先觀察裝設環境當地的日照量,再以台灣日照量為例,即等同於太陽能電池模組之額定發電量的2~4.5小時不等,且由南而北日照量會逐北產生遞減狀態。台灣北部約太陽能電池模組的2~2.5小時左右,台灣中部的太陽能電池發電量約為電池之額定功率之2.5~3.5小時左右,至於台灣南部的裝設條件較佳,約在太陽能電池額定功率的3~4.5小時左右。

日照量的差異,可利用精密器械進行推估,例如採行日射儀量測或自氣象局的偵測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與查詢,均可取得相對精確的日照評估基準。而在取得日射量的詳細資料後,就可以進行日平均發電量的精確評估。例如,裝設環境的日射量若等效於2.5小時,裝設環境設置了20kW的太陽能電池發電系統,那換算成每日的太陽能電池平均發電量可有2.5(小時) × 20kW = 50kWh(度)(1度等於1kWh)。

針對太陽能電池發電特性 進行最佳化裝設要求

而實際進行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環境裝設時,需注意幾個關鍵問題,例如:裝設需避開陰影、太陽能電池板儘可能面朝正南、傾斜角度設置條件最佳化,與選用較佳之電力線材等條件,以進行最佳化設置,儘可能提升太陽能電池模組的發電條件,讓電池模組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最高表現,自然太陽能電池的發電輸出也能相對提升。

在裝設環境方面,由於太陽能電池模組主要為透過日照產生電能,若模組之日照面有建築或樹產生的陰影,也會令該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輸出電能產出受到影響。安裝時應該選擇頂樓或是無陰影之空曠處。

而為了達到入射日照的能量最大化,若採固定型態的裝設環境,仍須注意太陽能電池的裝設角度,應儘可能與最大日照時段的入射日光與電池表面產生垂直,達到最有效的光電轉換過程。至於固定式系統設計,太陽能電池模組會以當地的緯度加上15度上下微調作為模組面板的傾角,實際裝設需視當地實際環境而定。此外,電力線若選了阻抗高的劣質電源線路,在傳輸過程也會造成電力損耗,必須選擇較佳線材,以維持最有效能源傳輸與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