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Issue)電力需求飆漲20倍! 永續發展迫在眉睫,AI是助力還是阻力? 智慧應用 影音
台灣玳能
DTechforum

(Daily Issue)電力需求飆漲20倍! 永續發展迫在眉睫,AI是助力還是阻力?

  • 廖家宜台北

氣候變遷成目前全世界急需努力解決的問題。AFP
氣候變遷成目前全世界急需努力解決的問題。AFP

ChatGPT全球爆紅,科技巨擘紛紛壓寶人工智慧(AI)技術,但在科技界興高采烈的同時,氣候變遷、貧富差距、經濟成長等難題卻如重兵壓境。

不知有多少人關注到,南極的海冰面積已萎縮至史上紀錄新低?這是全球暖化的新警訊,讓氣候變遷成目前全世界急需努力解決的問題。

時至今日,永續發展已經不再只是口號,然而,在科技蓬勃發展的今日,人工智慧對於實現永續發展,會是助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時也有否定的一面。科學研究家曾在學術期刊網站《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透過歸納過去相關研究以及各路專家共識,探討「人工智慧在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角色」。該研究發現,AI有助於實現79%、共134項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但另一方面,也有礙35%、共59項的永續目標。

17項SDGs,處處有AI?

回顧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內容涵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及169項細項目標。這17項目標涵蓋了全球最急迫的經濟、社會與環境議題,包括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

科學研究人員將17項SDGs目標細分成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大範疇。而根據該研究結果顯示,總體來說,AI有助於實現134項的永續發展目標,覆蓋率達8成。包括有助於終結貧窮、確保優質教育、淨水與衛生、可負擔的潔淨能源以及永續城市發展,另外也有助於人類更理解氣候變化,並改善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等。

而人工智慧如何造福社會?又如何促進永續發展目標?以下列舉一些簡單的例子:

SDG 1:消除貧窮
要找到解決貧窮的辦法,首先必須確定貧窮的參數和範圍。目前研究人員正透過衛星地圖測繪,通過夜晚燈光的密集程度以識別富裕和貧窮地區,並將AI和地理空間數據、經濟數據等結合即時配置資源,透過更準確的經濟援助且成本更低的方式,幫助更多的人。

SDG 6:淨水與衛生
為了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乾淨的水資源以及衛生設備,透過AI能夠協助優化水處理過程、偵測水質以及用水設備健康程度,或是在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利用AI精準使用藥劑。如此一來不僅能將水資源效率最佳化,同時也能降低營運成本。

SDG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為了減緩氣候暖化,目前全球正加速發展潔淨能源技術,例如生質能、太陽能、水力、風能等,而藉由AI可以即時分析各種綠色能源的發電量和效率,並且可以透過啟用智慧電網來幫助整合可變的再生能源,讓該電網在陽光普照和風力強勁的時候匹配電力需求。

SDG 13:氣候行動
為了加强對氣候災害與變化的抗災和適應能力,聯合國建議各國應將氣候變遷措施納入政策和規劃中。儘管天氣預報技術過去數十年已經存在,但透過AI可以縮短時間並提高精準度,以追蹤更短時間內的天氣變化,例如幾個小時之內的暴雨或雷擊。

SDG 14、15 :海洋/陸地生態
AI也可以用以追蹤海洋生物或陸地動物的遷徙、漁業活動、狩獵活動等,打擊非法捕魚或盜獵等行為,建立建康的生態系統。

挑戰在哪、商機就在哪

聯合國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共有193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前,努力達成SDGs的17項目標。暫且不論這193個國家目前完成的進度如何,值得注意的是,挑戰與機會是並存的,聯合國中負責資通訊(ICT)技術的專責機構也針對17項發展目標,各自提出了科技發展能提供的解決方案與合作方向,這恰恰對有ICT產業優勢的台灣供應鏈來說,永續發展的浪潮,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龐大商機,加上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更具有永續發展的價值。

例如聯合國認為,透過ICT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農民提高作物產量、協助灌溉用水處理與管理。台灣亦有不少廠商投入,包括中華電信透過行動物聯網,利用量化的田間數據結合AI分析,打造優質的農業環境,而鴻海近年也積極推動智慧農業發展,提升農產管理效率。

此外,韌性基礎建設更有賴於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將網路服務拓展到偏遠和農村地區。而雖然科技的普及率愈高,碳排愈大,但聯合國認為可以透過ICT解決方案提高設備能效、或讓再生能源的使用更穩定,能夠進一步推動綠色能源及早落地。

而根據早前IBM所發布的《2022年全球AI科技使用現況》調查報告中指出,超過66%的企業已表示正在使用、或已有計畫使用AI來落實公司永續發展。顯示現階段對企業來說,落實永續發展的迫在眉睫,正給了新技術、新服務進入市場的機會。

特別是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2022全球風險報告」中揭露,目前位居前3名的長期風險都跟氣候變遷密切相關,分別是氣候行動失敗(Climate action failure)、極端天氣(Extreme weather)以及生物多樣性喪失(Biodiversity loss),全球風險已從過往的「經濟問題」轉變成「環境問題」。

這也讓與氣候變遷相關的題材躍升為全球重點之一。像是面對無法預期與控制的環境變化,企業時常因此面臨像是缺水、缺電、或塞港運輸受阻問題而造成停工,製造業斷鏈屢見不鮮,全球對於天氣預報技術的需求一直快速成長,也有愈來愈多科技巨擘投入該領域的AI研發,以在最快時間與最少成本,預測數個小時內的天氣遽變。研調機構ResearchAndMarkets預測,至2027年底,天氣預報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將成長到54.83億美元,預計年均複合成長率約為10%。

科技巨擘逐浪潮

科技的發展確實有助於全球推進永續目標,因此觀察近年科技的發展方向,不難發現正漸漸走向與人類永續發展相同的道路,希望在追求技術發展的同時,亦能協助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福祉。

從近期科技展會觀察可見端倪,許多企業在不同展覽中都會提出以永續為目標的產品及方向,以呼應時下最熱門的減碳、永續或ESG主題。

據DIGITIMES Research觀察,2023年CES的重點展示主題之一就是探討永續,眾多科技大廠揭示淨零發展目標與減碳科技進展,以展現邁向永續的決心,其中日韓大廠更藉此互別苗頭。像是南韓SK集團展示40項減碳科技,包括電池快充技術、固態電池、氫能以及城市空中交通(UAM),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則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日常營運,如使用廢棄漁網再生塑料製成電視與智慧型手機。

日商部分則有Panasonic以「Green Impact」計畫推動淨零目標,2025年增加全球零碳排工廠至37座,而Sony與夏普(Sharp)則分別透過材料創新、室內光發電系統LC-LH,表達對環境的重視。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余佩儒觀察,材料回收、能源效率提升、氫能等領域發展為日韓大廠投入重點。

由此可見,節能減碳的綠色科技儼然成為下一個大型技術平台,同時也是科技大廠展現武力值的舞台。像是NVIDIA與聯合國衛星中心合作,雙方將整合衛星影像技術與NVIDIA的加速運算平台,透過AI地球觀測平台(AI for Earth Observation; AI4EO) 協助監控與評估地球的各項變化,以提供洪水、野火、風災等各式氣候災害即時的洞察。

而商人雖總是逐利,但在永續發展目標面前,也不得不暫時放下利益,以人類福祉為優先考量。2020年一份研究曾揭露科技公司長期提供AI和雲端運算平台幫助石油企業更有效率地探勘與開發石化燃料,間接助長全球暖化,但在各方壓力下,Google已宣布,未來將不再協助能源產業研發任何開採石化燃料的AI技術。

AI是柄雙面刃?

但正如一開始我們提到,在AI助力部分永續發展目標的同時,可能也阻礙了部分目標的達成,反而造成反效果,而最大的問題其實就出自於AI技術本身。

從技術面來看,建立和運行AI系統往往需要大量能源,因此在使用AI技術的同時,如果使用的能源並非來自再生能源,那麼的確有可能會增加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反而違背氣候行動的初衷。

研究預估,2030年ICT的全球電力需求將從當前的1%飆至20%,高耗能、高碳排的大型資料中心,將危及潔淨能源和氣候行動兩大永續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推動ICT技術的綠色成長將是關鍵,像是改善資料中心冷卻系統的效率、擴大能源效率、改用再生能源、減少不必要的密集數據訓練等,都可降低耗能,有效遏制電力需求成長。

同樣重要的還有AI技術的分布不均,例如窮國和小農可能無法負擔昂貴的資料中心和AI農業設備,因此不僅無法消除飢餓和貧窮,甚至可能會拉大與發達經濟體和大型生產者的差距。此外,目前AI技術的發展大多掌握在多數AI研究者工作和居住的富國,因此有專家就示警,假如AI科技的設計和開發,只為科技先進國服務,恐怕加深窮國的問題。

另外,像是道德倫理、系統被駭、隱私問題以及缺乏妥善監管等,也是專家經常提及的隱憂。不過整體來說,AI在永續發展上還是利大於弊,惟科技發展的同時,如何設立底線、制定標準並達成共識,不讓科技反噬而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危害,也是永續發展背後不能被忽視的重要議題。

責任編輯:毛履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