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美廠進度落後兩大關鍵 工會阻力只是其中之一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首期已延遲至2025年量產,外界多認為進度延宕主因來自當地工會阻力。然工會只是原因之一。
據半導體供應鏈表示,當地政府監管單位完全沒有晶圓廠建置審核等相關經驗也是關鍵所在。
現在最壞情況已過,現在就是看美方重新思考確認力邀台積電赴美設廠的目標,若能鬆綁,雙方能取得共識,台積電在美擴廠阻力可望逐步減小。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建廠順利,預計2月24日舉行開幕儀式;相較之下,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首期則已延遲至2025年量產。
外界多認為進度延宕來自當地工會,儘管日前終與當地建築業委員會(AZBTC)達成合作協議,然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於2023年12月中突然宣布退休,又讓美廠建置與生產營運之路再添更多變數。
事實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對於在美設廠一直都是保守謹慎看待,先前就曾以「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為題公開演講。
事實上,製造業在美國早已不紅,金融、研發才是主流,且重要的是,美國製造在單位成本也顯著較台灣來得高,短期美國聯邦及州政府的補貼,不能彌補長期的競爭劣勢。
半導體供應鏈表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首期延遲量產,工會不滿只是原因之一,背後所牽涉的問題相當複雜。事實上,量產時程延後早在預期中,其一是2020~2022年疫情高峰所造成的海運塞港,就導致成本飆升與設備材料運送大延誤,不只是晶片斷鏈,建廠所需零組件材料與設備就斷鏈,光是缺水泥、鋼鐵,工程就停擺。
儘管美國國內也有替代,但相較台灣南北交通運輸方便與擁有完整產業聚落,且供應鏈對台積電的服務是隨call隨到,美國光是從波特蘭、芝加哥等地下單、運送到廠區,至少是台灣的3、5倍時間以上,而當時的原物料成本更是驚人,之後美國的通膨壓力續升,至今仍未解除。
第二則是相當嚴重的問題,外界認為亞利桑那州有英特爾建廠,照道理美國工程師與工人分別在設計與建造方面應是相當有經驗,但事實上,英特爾在錢德勒(Chandler)建廠,而台積電則是落腳鳳凰城(Phoenix)北部,差距雖不遠,但負責晶圓廠建置的政府相關單位(如負責竹科的建管科)完全不同。
Chandler有英特爾等多家業者的審批、監管經驗,而Phoenix則未有,過往只有一般房地產業務,完全不了解大型且先進的半導體晶圓廠。
對於每年都建廠的台積電來說,建廠是相對容易的環節,但未料到在安全與效率方面卻與當地政府出現分歧,對監管單位來說,安全至上,一切要符合規定。
其實美國工程師與工人一直是學徒制,能力與效率也相當高,只是在勞工法令工時與安全的認知有顯著落差。
另外,台積電先前一開始宣布美國廠首座廠是以5奈米製程為主,之後改為4/3奈米,對當地政府來說,完全也分不清製程差異,申請項目有變,就要重新再檢視,這也多耗費一些時間。
半導體供應鏈指出,在台積電建廠過程中,美國建管單位與工會在效率、安全等多方評估溝通上出現嚴重分歧,就直接影響案場施工,而隨著與工會達成協議,初步來看現在最壞情況已過,現在就是看美國政府、工會與工程師、工人們的態度。
當初力邀台積電赴美設廠的目標,不就是要學習台積電生產營運的優點,希望能助其快速強化半導體本土製造實力,但如今持續把台積電當作英爾、GlobalFoundries等來看,對向來高效率的台積電而言就將綁手綁腳,亞利桑那州廠恐步上 8吋廠WaferTech之路。
台積電熊本廠自2022年4月開始動工, 24小時完全趕工,不到2年就完工且真正量產,雖然非先進製程,但在土木鋼構、無塵室建置與各項廠務進展相當神速,日本政府全力相挺也是關鍵所在。
供應鏈就表示,助力台積電建廠的是日本前五大營造企業,而台積電也帶了自家合作緊密的工班與廠務設備等,因此,在天時地利人和皆到位,熊本沒有不順的理由。
反觀美廠,不只當地政府與工會,還有政府補助也沒下文、通膨承壓、人力取得困難與客戶誰下單等問題未解。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