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大勝 AI伺服器衝兆元營收 下一步還有哪些奇兵? 智慧應用 影音
DWebinar0814
IC975

鴻海大勝 AI伺服器衝兆元營收 下一步還有哪些奇兵?

  • 杜念魯台北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看好這波基於AI浪潮所掀起的相關市場商機。李建樑攝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看好這波基於AI浪潮所掀起的相關市場商機。李建樑攝

鴻海日前舉辦股東會,會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看好這波基於AI浪潮所掀起的相關市場商機,不僅透露2024年AI伺服器營收將有40%的成長,更訂下隨著AI伺服器貢獻的成長,AI伺服器相關營收貢獻將以2025年突破新台幣1兆元為目標,也將同步帶動鴻海整體營收跨越7兆元的門檻。

鴻海鎖定哪些AI商機?

其實,鴻海自劉揚偉接任之後,先是確立了3+3的產業發展策略,接著則是強調要從製造服務業者,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並鎖定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等平台進行發展。

有關平台的發展,除了要運用長期累積的零組件、模組、系統組裝、IC及軟體的技術能力與經驗外,還要輔以生成式AI工廠作為助力,發展三大平台所需要的各項解決方案。

延伸報導黃仁勳首度談及Rubin架構、演講加大台灣供應鏈比重、影片致謝點名6台廠

劉揚偉還提到,三大平台之外,算力中心,也會是與AI相關的發展,甚至還將進一步與NVIDIA共同開發下世代AI和機器人的生產系統。

所以,鴻海要爭取的AI商機,看中的不僅是那今後7~8年間將成長至1兆美元市場規模,其中50%與硬體相關的部分,還有進軍後續應用服務相關市場的商機。
 
 
 

AI應用的日漸普及,百工百業對於AI算力的需求將只增不減,除了帶動對AI伺服器需求外,算力的供應,也就是黃仁勳近期多次提及的AI Factory,勢必將成為新商機。不過,這其實也算是廣義AI商機中的一環。

電動車事業發展 漸趨明朗

在電動車部分,劉揚偉也表示,先前提到的日本合作業者,主要是與傳統車廠進行整車方面的合作。顯見歷經這些年的耕耘,鴻海在電動車市場中,不論是造車的能力、口碑與全新的商業模式,或許已經慢慢的被傳統汽車產業所接受。

劉揚偉指出,電動車不僅僅是一台手機加上4個輪子,這麼簡單的概念,電動車要能在不同的情況環境下,維持平穩、順暢等基本要求,這絕不是只憑著做手機累積的技術就能做好的事情,鴻海因為與華創合資成立了鴻華先進,吸納了長期累積的經驗,才能具備造車能力。

另外,劉揚偉也提到,要造一輛豪車,不是難事;豪華與否,是付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要造一輛好開、順暢的車,技術才是核心關鍵。

目前電動車市場的成長動能趨緩,但除了Model C將陸續前進東南亞及北美市場外,量產版的Model B也可望在2024年下半~2025年初開始預定,顯示鴻海的CDMS與BOL等新商業模式,在產業環境不那麼友善的情況下,更能吸引相關業者的關注。

劉揚偉認為,受新能源車的產業大方向不會變,但是過程中,則會因為有其他因素,而進行暫時性調整。但這對像是鴻海這樣的新進者而言,是好事。
 
 
 

劉揚偉指出,因為現有的競爭對手,會受產業現況影響而放緩進展,但這可以讓新進者有更好、更充分的時間準備;另外,產業全球性製造,世界工廠的型態,在汽車產業是不可行的,所以汽車向來以在地生產為主。

而近期的貿易壁壘,再加上汽車產業本身的特質,與鴻海強調在地製造的新商業模式非常契合。所以,鴻海不僅在美國、東南亞有製造基地的準備,在其他地區也有相關計畫。

其他像是在車用半導體領域上,電驅馬達SiC模組與車用照明IC及方案的量產出貨;以及AI伺服器電源供應器IC與功率元件方案的開發出貨;還有竹科SiC晶圓廠開始提供代工服務與湖口SiC模組廠自2024年第3季開始投產等部分,也都是可期待的。

最終能帶來大規模營收貢獻的,除了AI相關領域外,還是要先看電動車。只是這波在AI伺服器領域中,打了一場勝仗的鴻海,在電動車產業上能否再次如期達標,2024年下半就可望揭曉。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