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計算機工程師,我一直想發明中文電腦語言,每每搞得灰頭土臉而歸。中國的方塊文字相當笨重,不像拼音文字這麼輕巧,因此要學會掌握中文寫文章,其難度遠過於英文這類拼音文字。以上事實也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出,拼音字母是活字印刷能夠發揚光大的主因。難怪同樣發明了印刷術,古騰堡的影響力遠高過畢昇。
小時候家中有一部漢文打字機,我對其結構相當熟悉,並曾經學過漢文打字,不過打字速度很慢,常常打錯字。在同一時期,我也學習英文打字,因拼音字母的優點,讓打字速度快了十倍以上。即使在電腦時代初期,漢文輸入仍然很不方便。全世界第一部漢文電腦鍵盤,係由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所研究製造完成。這部電腦的鍵盤相當複雜,難以推廣。現代的電腦都用英文鍵盤,並在英文鍵盤的架構下發明不同的中文輸入法。
依此推論,中國的方塊文字是否不如拼音文字?亦不盡然。如果我們回顧四大文明古國,除中國以外的三大古國,不論在民族、語言文字、文化宗教等面向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唯獨中國歷經數千年仍然在相同的疆域維持一貫的文字及文化傳統。而有如此結果,中國文字的「非拼音結構」是主要原因之一。古代除了中國,中東地區的蘇美人也曾經用過象形文字,然最終都改用拼音文字。
世界上保存象形文字,且到今天仍然普遍使用的,只有中國,居功厥偉的應該是秦朝的贏政大帝。他充分利用中國文字的特性,凝聚了秦帝國的龐大版圖。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寫著:「戰國時代各封國經過長時間的政治獨立⋯⋯齊王國寫出的字跟楚王國寫的字不一樣⋯⋯」贏政大帝要求劃一,「他下令採用一種新文字,也就是一種簡體字,把周王朝及六個王國所使用的那些繁雜而又互相差異的字體,簡化為一種小篆。以後再進一步的簡化成為一種隸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由政府所發動,對文字所作的第一次劇烈改革,使原來十分笨重的文字,變為靈活,是中國文化上最大的一項躍進。」
贏政大帝「書同文」的政策迫使中國人都使用相同的文字,因此人們即使分散各地,講不同方言,仍然不易分裂。反觀拼音文字的文化,人群分散各地後,文字受到拼音方言影響,化為不同形式,逐漸隔閡,自然會形成不同國家,難以統一。
今日網路通訊系統發達,拼音文字不易受到方言影響,也不再輕易化為不同形式,產生隔閡。而因拼音文字容易輸入電腦或其他終端設備的特性,反而讓它成為主流趨勢。因此經過自然淘汰後,現今絕大多數存在的文字系統都屬於拼音文字,且大部分源自拉丁字母。而方塊文字未來如何發展,尤其產生電腦語言,則令我相當好奇。
4月29日是柏楊忌日,紀念之。柏楊本名郭定生。1968年翻譯《大力水手》漫畫,提及卜派父子流落至一個豐饒的小島而樂不思蜀,兩人要各自競選總統,撰寫競選文宣。柏楊將「Fellows」(夥伴們)翻譯為「全國軍民同胞們⋯⋯」,遭國民政府情治單位曲解為暗諷蔣中正父子,以「共產黨間諜」及「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的罪名逮捕,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柏楊在獄中完成了《中國人史綱》。書中有些細節錯誤,學院派認為他的歷史著作尚未達到人文科學考據的學術研究標準。但也因為這本書不是學院派著作,外行人如我者才有機會看得懂,也對我的歷史觀有很深的影響。我藉由本文,向柏楊致敬。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