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德國觀察(1):頂級市場,誰是贏家?

我到過德國六次,其中五次是因為到漢諾威CeBIT參展或講課,德國經驗只侷限機場與展場之間。此行是受邀到矽谷為華美半導體協會(CASPA)與台灣矽谷產業科技協會(TAITA)的年會演講,順道拜訪矽谷的重點公司,然後從舊金山飛柏林參加蔡司(Zeiss)的創新高峰會(Quality Innovation Summit),並以「Reshaping Global ICT Supply Chain」為題,做一小時的報告。

無論美國、德國公司,他們共同的議題都是「半導體與AI伺服器」,也都關心台灣在美中貿易大戰中的角色與可能的發展,而我沿著蔡司這條線,彙整出我所理解的歐洲企業。

這次在台灣蔡司總經理章平達(PT Cheong)的安排之下,在演講之前與集團總裁佩澈(Andreas Pecher)、IQS部門總裁瓦維拉(Marc Wawerla)等三位決策高層見面。

總裁佩澈甚至幫我聯繫了主導半導體EUV光學設備的技術長史坦樂(Thomas Stammler),讓我親訪超級微影機的生產基地,也讓我有機會深入探索德國工藝最頂級的殿堂。

雙軌發展,深耕核心客戶

蔡司調整參加大型展會的經費,拿來舉辦深耕核心客戶的「Zeiss-Quality Innovation Summit」。蔡司高層深信,產業景氣在地緣政治的作用下存在很多變數,開拓新市場之外,仍須與主力客戶、代理商維持深度的信賴關係,蔡司的經營理念是敏感有效的雙軌策略,而不只是維持上下游夥伴關係的線性思維。

在柏林舉辦的高峰會是個將近2,000人參與的大型活動,除了幾個不同軌道的演講廳之外,蔡司包下整個展覽場,展示在不同市場領域的應用範例。

蔡司共有4.3萬名員工,是年營收超過100億歐元的公司。這家堅持技術研發,維持長期經營品質的不上市公司共分為四大部門,分別是專攻消費市場的視覺鏡片(Vision)部門、半導體事業部(Semiconductor and SMT)、工控事業部(Industrial Quality Solutions)、醫療事業部(Medical)。四大部門中,視覺部門規模最小,但卻是市場上最熟悉的蔡司品牌。

許多人不知道,蔡司除了在眼鏡視覺市場上稱霸全球,也是ASML在光學技術上最重要的戰略夥伴,而工業控制與醫療設備也是世界翹楚,光是使用蔡司設備進行眼球微創手術的案例已經超過1,000萬人了。

做為一個涵蓋全球市場的大公司,對於地緣政治、分散型生產體系的形成非常敏感。現在蔡司正在重塑對於亞洲產業與市場的經營策略,也正在摸索東亞電子產業生產體系,未來與蔡司之間的連結模式。

2024~2025年在美國大選、中國經濟備受壓力的現實下,全球的工業國家都在面對資源重新配置的壓力,我們知道全球化的時代飄然遠去,如何重新找到定位,這已經不是紙上談兵的議題,而是現實上必須面對的企業生存關鍵。

對於蔡司這種等級的製造廠,甚至是已經在全球供應鏈上活躍的廠商,都應該以建構全球價值,創造工作機會為理念,否則掠奪型企業橫行的同時,我們所堅持的ESG、公平正義還有意義嗎?

不管是參與大型展會,或自行舉辦產品說明會都是與社會溝通的環節,這些都不該只是將本求利的算計,知識與經營利益的分享、共創、共有,才是企業經營的真正價值。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