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通訊技術演進,語音已IP化,線路交換的語音漸漸被取代,而和語音電話相關的配套措施也逐漸消失。最有名的是電話亭,但它並未完全退出歷史的舞台,其演進相當有趣,反映不同時代的社會現象。
公用電話或付費電話在貝爾成立電話公司的第二年(1878年)時,就開始提供服務。1883年後在旅館等場所的室內更設有豪華的付費電話亭。電話亭外有電話公司的服務員,負責在客人打完電話後收錢。為了對付打霸王電話,有些電話亭甚至有萬全的收錢妙招,亦即在客人打電話時,鎖住電話亭,沒付錢之前不開鎖,非要收到錢後才甘休放人。
最早的電話亭是貝爾的助手華生(Thomas Watson)的發明。據說他在進行電話實驗時嫌街道太吵雜,將毛毯掛在家具四周,人趴在下面講話,是為「電話亭」的原創想法。另一說法是,電話的實驗雛型收訊不佳,因此他和貝爾必須大聲互吼。他的房東受不了,要求他們別吵,只好以毛毯消音。華生於1883年設計第一個室內「商用」電話亭,以豪華木料製作,有通風孔、窗戶、窗簾、桌子、筆,以及墨水。後續電話亭架設在室外,更是花樣繁多。
1920年英國郵局在街頭擺起K1 (Kiosk No.1) 電話亭,之後由建築師史考特(Giles Scott)發明了K2紅色電話亭,是倫敦街頭紅色電話亭的始祖。公用付費電話常遭破壞(因為有人想竊取內部的錢幣),尤其是在聽筒部分(大概沒偷到錢,就敲壞聽筒洩恨)。最有趣的是,電話亭在美國一些國家公園很神祕地被毀損,甚至被打扁。原來是在交配季節時,發情的北美麋對於其地盤很敏感,看到電話亭玻璃反映自己的身影,以為是情敵,會奮力一擊。
上海電信博物館以蠟像模型還原19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傳呼電話亭。這類公用電話亭強調功能,主要為滿足公眾打電話的需求,分為「雙彩亭」和「單鐵亭」兩大類,以敞開式和附壁式為主,不遮風不避雨,通話的私密性也得不到保障。
上海大部分是弄堂格局,不似北京的四合院,因此電話亭設在弄堂口,以利民眾使用。電話亭內坐著傳呼電話阿姨。只要阿姨一叫,表示有電話打來,人們就得放下任何手中正在做的事情,飛奔到弄堂口接電話。今日台灣,行動電話已幾乎完全取代公用電話。2016年我造訪上海,竟然在黃浦區的麵筋弄,看到上海最後的傳呼電話亭,由一位將近80歲的阿姨管理,真正嘆為觀止。
今日電話亭被轉變再利用,呈現多樣化的創意。有電信業者將電話亭加裝5G小型基地台於訊號較弱地區,也利用電話亭開設小型手機維修站。2012年倫敦橄欖球賽,電話亭變成美麗啦啦隊員的更衣室,引起觀眾許多遐想。有的電話亭變成展出小眾藝術作品的美術館,法國藝術家更將電話亭改造成水族館。有些社區將電話亭變成自由借閱的圖書館,有些成為醫療急救站,有些變成公共廁所。
公用電話完全消失?不會的。例如源於「防災」需要,日本仍然相當依賴公用電話服務,每當大地震發生後,公用電話歸為「救災電話」,免費開放使用,使用量往往超過平時的10倍。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