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全面散熱(一)

在個人電腦中,使用風扇是最傳統的散熱方式。

量子電腦、記憶體計算(in-memory computing)、矽光子、銅混合鍵合(copper hybrid bonding)、氮化鋁基板/晶圓、氮化矽基板/晶圓等,這些新技術有什麼共通點? 
 
在進入詳細討論之前,我們先退一步看半導體過去的發展考慮。成本、效能、功耗等3個面向一直是半導體過去技術發展的主軸。成本以前靠製程微縮和良率提升,效能提升也靠微縮。功耗問題面向較為多樣化,節省能耗基本上靠降電壓、使用低電阻材料和設計優化等,處理廢熱的手段就更複雜了。 
 
上述3個面向的進展需要有權衡的考慮—工程一向是綜合效能的權衡問題。資深的電腦使用者應該記得過去有一段時間的個人電腦中裝有風扇,也就是說當時要求CPU效能的大幅邁進,迫使散熱手段必須升級,外延到在系統層級另外加風扇氣冷的手段。之後CPU的線路設計業界有個默契,控制CPU發熱在單靠IC自然氣冷散熱就足以應付的程度,惱人的風扇聲就暫時從辦公桌上消失。 
 
晶片中的能耗機制主要有2種:一種是電晶體開關的能耗。目前一個狀態切換(switch)的能耗大概是在飛焦耳(femto joule)的數量級;另外一種是焦耳熱(joule heat),就是電子流經金屬連線因為電阻所產生的廢熱。由於金屬連線的寬度在製程長年的微縮下變得愈來愈細,電阻不容易再下降,晶片的效能又愈來愈高、傳送的訊息愈來愈多。焦耳熱在目前的von Neumann計算架構下是熱耗散的主要源頭。 
 
廢熱如果無法及時排出,可能會使晶片、系統失效甚或損毀。解決的源頭自然是從降低能量使用開始,然後才是排放廢熱的處理。 
 
散熱的手段有3種:輻射、傳導和對流。輻射的功率正比於溫度的四次方,對於晶片這樣的低溫,輻射的散熱效率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半導體或電子系統的散熱方法通常是傳導和對流的結合。 
 
氮化鋁和氮化矽都是半導體業界所熟悉的材料,現在也用做散熱材料。氮化鋁的導熱係數高;氮化矽的導熱係數雖然稍低,但是其他機械特性如強度和斷裂韌性都很高,綜合性能最佳。這二者目前都已製成陶瓷基板/晶圓,用於功率模組的隔熱板、或做為外延(epitaxy)功率元件的晶圓基底。這是以高導熱率材料來散熱的辦法。如果需要的話,在基板/晶圓底下還可以用活性金屬釬焊法(Active Metal Brazing;AMB)加上一層銅,提高散熱效率。 
 
更積極些的辦法是減少電源及訊號傳導所發出的焦耳熱。 

矽光子是以光訊號來替代電訊號。理論上光訊號的傳導是不耗能的,自然也不會有廢熱,可以極大程度的避免焦耳熱的產生。這是為什麼矽光子預計在2025年會進入量產的主要動力之一—人工智慧誘發的大量計算,使得現有的電訊號傳送方式快要讓功耗和散熱難以負荷。
 
3D封裝中的銅混合鍵合讓數個異構(heterogeneous)晶片間原有的金屬連線,變成堆疊晶片上重分布層(Redistribution Layer;RDL)的直接對口銅金屬鍵合,大幅縮短晶片之間原先金屬連線的長度,所以焦耳熱是降低了。但是3D封裝也大幅提升晶片的集積度,使得原本已然艱難的散熱問題更加惡化。譬如原先用2.5D封裝的高頻寬記憶體(High Bandwidth Memory;HBM)與CPU/GPU,在改為3D封裝之後,居於最底層的邏輯晶片由於上層的記憶體晶片層數增加,勢必要處理更多的資料運算,因此散熱的負擔更加沉重,這就是進行式的挑戰。 
 
記憶體計算的想法更為激進。如果電腦依照von Neumann架構運作,資料必須在CPU與記憶體間反覆傳遞,這是焦耳熱產生的最主要原因,那就乾脆把二者合併為一,就沒有兩個晶片間相互傳送的問題。這不算是原始創意,因為人腦就是這麼運作的。只是這方向的研究還在摸索中。

現為DIGITIMES顧問,198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教於中央大學,後轉往科技產業發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總、普天茂德科技總經理、康帝科技總經理等職位。曾於 Taiwan Semicon 任諮詢委員,主持黃光論壇。2001~2002 獲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監事、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