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809
ADI

半導體的3D之路-兼論三維單片堆疊

摩爾定律快到盡頭,半導體如果要維持其高科技產業的特性,必須有手段持續性的創造新價值。Pixabay

摩爾定律快到日暮時分了,套用杜牧也是以日暮為起頭的詩句(註):「長晶猶似賣樓人」,半導體人好似房地產開發商,最重容積層率。平面已蓋無可蓋,現在要起高樓了。

先是2.5D/3D封裝,這已是行之有年的技術。然後就一下子躍進到真正的3D製程-3D NAND Flash。幾十層的線路、結構,用4、5層的光罩製程就能成就,成本極低。可是這樣的技術,只能用於具有特殊條件的元件。

第一個是線路內的單元(cell)排列要有高度的重複性,互連線路簡單,像是記憶體。

第二個是每個單元內有些結構可以與鄰近單元相連接,譬如像charge trap NAND Flash中儲存電荷的絕緣體。每一單元內的絕緣體雖然相連,但是儲存於各單元內的電荷困在絕緣體內的特定位置,不會流動至另一單元,不至於影響儲存功能。當把平面的結構變成垂直方向增長的時候,這些可以相連的結構也可以垂直不間斷的沈積,對於整體製程的簡化有相當的幫助。

所以在3D NAND Flash製程中,各大廠家紛紛從2D的floating gate製程轉為charge trap,因為floating gate製程中儲存電荷的floating gate物質是導體,而各單元間的floating gate若相連,每個單元儲存的信息會隨電荷流動而喪失。因此每層之間各單元的floating gate必須蝕刻斷開,這對於3D製程增加不少麻煩。

這樣的3D製程由於關鍵蝕刻技術與設備的突破,前程能見度還不錯,到2024年有望達近200層。中短期內是能替代摩爾定律、挑起增加半導體新經濟價值大樑的技術。

不完全符合上述條件的元件呢-譬如新興記憶體的PCRAM和ReRAM?還有cross bar製程可用。只是cross bar製程記憶體雖然也是一層一層的堆疊上去,但是每一層都需要個別的光罩處理,製程費用下降有限。但是晶片的效能可以提升,記憶體密度也可以持續增長。目前cross bar大致是20幾奈米的製程、堆疊2層;到2022年,預計製程可以推進至10幾奈米、堆疊8層,還有些增長空間。

如果是其他的組合呢?譬如說是CPU加記憶體晶片,顯然上述兩種方式都不適用,現在被認為“promising”的三維單片堆疊(3D monolithic stacking)技術可能是個解決方案,至少DARPA是這麼想的。

三維單片堆疊基本上是多晶片堆疊,先將需要高溫製程的晶片做好,然後將其它已半製造好的晶片以離子切割(ion cut,基本上是氫離子)方式打薄,粘著於原來的晶片之上,繼續後面的低溫製程。由於晶片內各模組得以在最適宜製程處理,整體晶片的表現及成本可以與用更先進製程的平面晶片媲美,而老舊的晶圓廠得以延續其生命週期。

當然,三維單片堆疊還有許多挑戰待解決,譬如不同層間模組的設計需要有好的EDA、多層晶片散熱問題、層間對準問題、多模組佈線問題等。

半導體如果要維持其高科技產業的特性,必須有手段持續性的創造新價值。新的設計方法、新的元件、新的材料都可能創造新的價值,但是三維製程看來最耐久,因為有機會像摩爾定律般的重複如法泡製!

註:改自杜牧金谷園一詩尾句,原詩為: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現為DIGITIMES顧問,198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教於中央大學,後轉往科技產業發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總、普天茂德科技總經理、康帝科技總經理等職位。曾於 Taiwan Semicon 任諮詢委員,主持黃光論壇。2001~2002 獲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監事、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