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真言套索與AI測謊機

創作神力女超人的William Marston,同時也是人類測謊技術的發明者。

最近ChatGPT火紅,我嘗試其不同應用。當中最有趣的是「測謊」。

多次實驗後,如果在問答互動過程能提出明確問題,這個工具的確有用,就如同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的「真言套索」(Lasso of Truth)。

創作神力女超人的William Marston(1893~1947)給她一件很奇怪的武器,是一條很長的套索。任何人被套上,都會說實話。

這件武器是在為Marston的發明做廣告。

Marston在1921年首創心臟收縮壓測技術-量度血壓和皮膚導電率,並研發出審問德國戰犯的儀器,宣稱有Marston的發明,「成功的說謊將成為失傳的藝術」。Marston最後放棄計畫,但其發明成為現代測謊儀機制的一部分。

人類一直對測謊的想法著迷,甚至有一個欺騙檢測的傳言說:「如果有人在說話時抬頭和向左看,他會對你撒謊。」

所謂測謊是針對口頭的陳述進行評估,檢測是否有故意不誠實的行為。評估的項目包括溝通內容和非語言線索。換言之,測謊除了提問策略外,往往再加上捕獲生理過程的技術一起使用。當我們撒謊或因疏忽而撒謊時,我們的身體往往會暴露我們的意圖。測謊專家通過受測者瞳孔擴張、臉紅以及一系列微表情和身體動作的變化,直觀地感知虛假。

有些人在檢測欺騙方面非常熟練。例如撲克玩家似乎總是知道什麼時候有人在虛張聲勢。早在西元前1000年中國人就知道恐懼和擔憂會伴隨著唾液分泌減少和口乾的生理原理。其說法是,恐懼使人們癱瘓。幾個世紀後,伊拉西斯特拉圖斯(Erasistratus)通過監視神經來觀察說謊行為。

然而有些人的謊言非常容易測出,有些則非常困難。人都有說謊的藝術,欲準確判斷某人是否在撒謊,可利用認知(cognitive)技術。認知技術正確掃描人們的所有表情。這種認知測謊範式有2類:第一種是心理技巧在面試時,故意造成一個非常困難的情況,受測者必須在高壓下回答問題;第二種是戰略調查技術,著眼於幾種提問方法,以確定真相講述者和說謊者最不同的回答。我的國小老師最會應用認知技術,每當我很誠懇地為曠課說明理由時,她總是能抓到我的破綻。

Marston之後有許多測謊機的發明。無論是人類還是測謊機,都使用啟發式方法來確定某人是否在撒謊。當涉及到個人時,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用來過濾資訊以確定撒謊,因此測謊機改用更可靠的量化數據,包括心率和血壓。例如大腦中有一些血管會發生血液迴圈(circulation of blood vessels)。血管的迴圈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情緒。如果我們心情愉快,血液流動是正常的;如果我們處於亢進狀態,大腦中的血流量會增加。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可檢查出大腦中血管迴圈現象,判定是否說謊。機器的能力愈來愈強大,雖然並不保證是正確的,但足夠可靠,可以在司法調查使用。

AI出現後,檢測謊言有更先進的方法。AI可以研究人類的行為、心理思維、身體手勢。搭配聲音和許多其他積極和消極的手勢,凡舉抬眼、身體顫抖、哭泣等,AI都可用來預測出憤怒、幸福、恐懼等不同狀態。AI的答案非常簡單、簡潔、(希望是)準確。

儘管人們擔心AI技術能否正確識說謊行為,但測試顯示,人工智慧測謊機的效能優於人類審訊者。人類容易產生偏見,而機器則不會疲倦或分心,更少偏見。當AI技術再精進後,或許「成功的說謊真正會成為失傳的藝術」。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