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00萬到180億 日本虛擬辦公室市場能否成真?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遠距工作及在家上班相關IT市場快速成長,其中成長最快的一種,是屬於元宇宙(Metaverse)應用之一的虛擬辦公室,不僅許多IT業者競相提出相關服務,日本光學兼事務機大廠理光(Ricoh)更認為虛擬辦公室事業可取代事務機事業,積極研發展示相關服務。 根據矢野經濟研究所(Yano Research Institute)報告,日本7種遠距工作
自拍神器攝影機再攻B2B 建築業監工也能WFH
理光(Ricoh)的手持棒狀360度攝影機Ricoh Theta,將從2020年5月中旬起銷售最新款產品Ricoh Theta X;而Ricoh Theta相關B2B服務平台Ricoh360,也將在2020年夏季推出搭配新相機的新服務,以4K高畫質影像進行時差僅0.2秒的視訊會議,先用於工地監工,預料可用在遠距工程甚至若干影音娛樂應用領域。 預設針對個人自拍市場的Ricoh
AI幫忙更衣梳妝 視訊會議更自在
透過視訊會議軟體在家辦公開會,從2020年起普及,衣衫不整被拍到的笑話同時增加,但在家辦公還要穿戴整齊並梳妝,某些意義上也違反人性,因此日本VR新創EmbodyMe推出一項解決問題的服務Xpression Camera,以即時AI替用戶梳妝穿衣,讓用戶能偷懶而又不會穿幫。 這種即時化妝與上裝的技術,市場上並不只有EmbodyMe,化妝品及時尚服飾業界都有類似系統,因此Embo
台灣電動巴士開疆闢土 海內外見MIT身影
現今全球移動載具減碳趨勢以及台灣「2030公共巴士全面電動化」政策,驅使車用電子、ICT產業鏈跨足電動巴士賽局。以政府端來說,國發會於2022年3月底推出2050淨零碳排規畫,加速交通部2030年客運公車將全面電動化,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指出,未來在交通方面,將朝三面向進行改善,分別是需求減量、運輸移轉以及技術改善。 電動大巴市場正式起飛 公務車也要電動化
福特思科聯手 電動車化身行動會議室
福特汽車(Ford)先前宣布F-150 Lightning電動貨卡將具備雙向充電能力,可以為家庭和電網供電,現在福特把腦筋動到辦公族群,透過跟思科(Cisco)聯手合作,讓電動車變身為視訊會議室。 據Engadget報導,近來福特動作頻頻,不僅要拆開電動車和燃油車業務,分拆成兩個獨立部門,還預計旗下電動車生產目標,2023年要突破每年60萬輛大關,未來5年在歐洲市場推出7款新
創新3D全像投影通訊App 遠距會議就像當面互動
斯洛伐克軟體公司Matsuko宣布將在第十四屆SXSW Pitch中,首度公開新的即時3D全像投影(holographic)通訊App,結合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混合實境(MR)技術,運用iPhone與相容的延展實境(XR)裝置,將栩栩如生的3D全像投影投射在實體世界的環境中。
視訊會議或成詐騙新工具 FBI教戰防堵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日前提出警告,就在企業為了防疫紛紛採用視訊會議的期間,Teams、Zoom等視訊會議平台也與電子郵件結合,成了電郵詐騙(BEC)的工具之一。 據ZDNet報導,過去電郵詐騙通常是利用假的電子郵件地址或竊取的帳號,將訊息傳送給詐騙目標,並欺騙對方將錢匯入帳戶,然而近來電郵詐騙的工具已不限於電子郵件。FBI網路犯罪通報中心(IC3)指出, 2019~202
微軟鉅額購併動視暴雪 誰家歡樂誰家愁?
自2017年6月推出的Xbox Game Pass訂閱服務,能夠讓玩家在Xbox遊戲主機、PC甚至手機上玩遊戲,可形容為電玩遊戲內容的Netflix,只要訂閱付費就可在多元裝置上看(玩)內容。 而在母公司微軟(Microsoft)宣布以天價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後,相信將進一步提高玩家們對Xbox Game Pass的黏著度,因動視
Samsung Bot成軍 三星在北美登錄機器人品牌商標權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為機器人事業賦予品牌名稱Samsung Bot,並在美國與加拿大註冊商標,擬發展各種商業用途,讓機器人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南韓業界預估三星將優先推動穿戴式步行輔助機器人進入商用銷售。 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資料顯示,三星已在美國與加拿大將機器人品牌Samsung Bot註冊為商標,未來可使用在工業用
行動視訊協作平台免手持 遠距工作效率更好
Verizon與Google合作結合Verizon的BlueJeans視訊協作平台、Google Glass EE2(Enterprise Edition 2)眼鏡、Google Pixel 6 5G行動熱點,提供彈性且免手持的沉浸式行動視訊會議平台,應用於遠距協同作業、訓練、娛樂等場景以發揮遠距工作人力效益。 根據Telecompetitor報導,Verizon與Goo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