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台積熊本廠聚落效應持續發酵 | 2030年AI將佔全球半導體7成?
早安。
2025年,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其關稅政策與應對策略可能帶來深遠影響。川普多次表態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並對其他國家進口商品徵收10-20%的關稅,此舉旨在進一步壓制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同時促使美國企業將生產線遷回本土或其他地區。
然而,根據經濟學人的說法,這項政策的實施將面臨複雜的挑戰。一方面,高額關稅可能推高美國國內商品價格,對消費者造成負擔,加劇通膨壓力;另一方面,若全球供應鏈快速調整,對中國經濟的短期衝擊將顯而易見,但長期效果則取決於其他國家能否迅速填補供應鏈空缺。
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與應用廣度將直接影響未來全球經濟的走向。美國若能成功利用AI技術保持領先地位,將對其經濟繁榮與國家安全帶來巨大助益。川普政府的關鍵任務在於如何平衡短期政策壓力與長期技術優勢的發展,這將決定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能否立於不敗之地。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相關新聞:
蘋果首款OLED iPad銷量不如預期 IT OLED仍看漲
為打通被中國廠商佔據的LCD市場,南韓顯示器業者正積極拓展OLED應用範圍,而近期OLED在NB、平板電腦等IT產品上擴大應用領域,為南韓顯示產業帶來新生機。儘管IT用OLED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但目光放遠OLED仍有望推動南韓顯示產業的成長。
先前業界多看好蘋果(Apple)OLED iPad產品能帶動南韓顯示業者業績,但由於搭載OLED面板的iPad Pro銷售不如預期,市場樂觀情緒逐漸降溫。
日本半導體製造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表示,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預期將超過1兆美元,人工智慧(AI)相關可能佔其中的7成。
為了迎戰這波商機,東京威力科創預估到2029年3月的這5年間,研發投資總額將達到1.5兆日圓(約95億美元)。
JASM量產、ESMC擬2027投片 台積遇德新政局挑戰不一般?
隨著台積電於日前證實,日本熊本廠(JASM)已於2024年12月間依照計畫開始量產後,曾一度延宕的美國亞利桑那州Fab 21,預計2025年導入4奈米量產,將是隨後其海外擴產的重要任務。
接下來,即為台積電位於歐洲的ESMC,甫於2024年8月宣布開工興建的德勒斯登(Dresden)晶圓廠,現正緊鑼密鼓施工,以期趕在2027年底按時量產28奈米車規與工規等特殊製程晶片。
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在日本熊本縣興建的第一座晶圓廠,已在2024年12月順利量產,量產晶片為12/16奈米與22/28奈米成熟製程晶片,是日本境內目前最精細的邏輯IC製程技術,但由於景氣影響,量產初期規模可能不大。
然而,半導體材料等供應鏈回到日本的趨勢已形成,持續朝向JASM半導體間接材料在地供應60%的目標。
中國在2025年開年之初,就得面對美國政府祭出的2大科技禁令,包括1月1日起,提高對中國太陽能、多晶矽和部分鎢產品關稅;以及,2日起限制美企和美國籍個人對中國半導體、微電子、人工智慧和量子領域投資正式生效,以防堵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另一方面,美國也劍指大陸的成熟製程半導體,將用於半導體製造的碳化矽基板和晶圓列為301調查對象。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