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聯發科2Q好成績能否延續下半年? | 鴻海與Vedanta分手後的下一步? 智慧應用 影音
英飛凌
自動化展

每日椽真:聯發科2Q好成績能否延續下半年? | 鴻海與Vedanta分手後的下一步?

早安。

中國晶片自主化的趨勢這幾年從未停止過,雖然在製造端持續受到限制,但IC設計端的發展仍有聲有色,整體中國下游品牌也正從過往的「去美化」,一步一步走向「純中國化」,光是這樣的大環境,就有可能讓台系業者失去原先透過「去美化」搶下的中國市場版圖。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聯發科2Q23營收雖達標 手機續弱前景朦朧

聯發科宣布第2季營收成功達標,睽違數季碰觸到財測上緣,不再是先前幾季低空飛過的成績,然而這樣的表現是否能夠在下半年延續,目前看起來還是充滿未知數。

由於手機需求持續低迷,整體消費市場也都在低谷盤旋,聯發科寄與厚望的新事業包括ASIC、車用等,距離收割還有一段時間,手機以外的應用下半年出貨成績,將決定全年營收表現。

SK海力士HBM市佔領先 三星拚逆轉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正在改變世界,已有各種各樣的企業都在爭相恐後地訓練AI模型,並將生成式AI部署到內部工作流程,或對外部客戶服務的應用程序中。

有鑑於生成式AI資料庫與訓練參數爆炸性成長,聚焦在高效運算(HPC)的AI伺服器系統應運而生。然現階段AI伺服器處理器解決方案,只有NVIDIA與超微(AMD)兩廠領先,英特爾(Intel)還在追趕中。

先進晶片取得受阻 華為兩大策略發展AI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進入第4年,當初氣勢和實力兼具的華為在缺少關鍵零組件等限制下,在新科技的發展逐漸放緩,於國際間的動作也變得相當低調,不過回到中國主場,根據於2023MWC上海的觀察,華為可以說是非常高調,不僅展場氣派,對於新科技的展示也可說是大張旗鼓,尤其近期相當火紅的AI。

然而,華為因美國制裁無法取得最先進的半導體晶圓製程,在此情況下,究竟華為要如何發展AI呢?

專家觀點:中國管制鎵出口對供應鏈的影響

化合物半導體中,砷化鎵(GaAs)、磷化鎵(GaP)及氮化鎵(GaN)都需要使用鎵的金屬,所相關的產品則包括5G手機RF功率放大器、寬能隙功率元件、LED及半導體雷射等電子及光電元件,影響所及不可謂之不鉅。

鎵對供應鏈的影響可分為2類,其一為基板,另一則是磊晶層。基板的厚度通常在500微米,而磊晶層厚度則在幾十微米,甚至10微米以下。

與Vedanta分手 鴻海在印度的下一步怎走?

對於鴻海與Vedanta之間合作關係的轉變,相關業界人士表示,鴻海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決心相當明確,且持續透過不同投資與購併方式進行產業布局,雖然無法與台積電等一線業者相比,但對於成熟製程也已經掌握一定的技術基礎。這對於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上相當為零的印度而言,可說是目前最適合的切入點。

另外,鴻海本身就是半導體的大宗客戶,據了解,鴻海集團在半導體的年採購額,已經超過600億美元,相當全球半導體採購市場規模比重超過10%。由於鴻海不僅具有半導體的相關技術,也擁有足夠規模的出海口,對亟欲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印度而言,不啻於是最佳的合作對象。


責任編輯:陳奭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