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智慧化,取得未來生存致勝之鑰 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數位智慧化,取得未來生存致勝之鑰

  • 闞大成DIGITIMES企劃

「標籤管理專家」BarTender展示全方位標籤方案,協助供應鏈解決各式標籤挑戰,以改善人身安全、資料安全與工作效率。。DIGITIMES攝
「標籤管理專家」BarTender展示全方位標籤方案,協助供應鏈解決各式標籤挑戰,以改善人身安全、資料安全與工作效率。。DIGITIMES攝

對於製造業來說,如何善用AI、IoT、Cloud/Edge、Digital Twin等數位科技,乃至於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等嶄新設備,翻轉過去工廠以人工、紙筆、碼錶等主的低效作業模式,將是因應未來競局的必要生存之道。
因此DIGITIMES特別以「數位智慧化,未來工廠全進化」為主要訴求,啟動了2023年秋季場智慧工廠論壇,旨在協助製造企業整備更快、更聰明、更具競爭的能力。

活用AIoT助力,大步推進數位低碳轉型

Compal展示5G RAN Indoor微型基地台等5G專網產品,以此作為驅動智慧製造與永續工業革新的關鍵引擎,協助工廠創新轉型。DIGITIMES攝

Compal展示5G RAN Indoor微型基地台等5G專網產品,以此作為驅動智慧製造與永續工業革新的關鍵引擎,協助工廠創新轉型。DIGITIMES攝

Electrum Cloud藉由實施、發想、分析與建議的循環,助力導入智慧製造策略,落實雲地混合架構、數據中台與AI自動化應用。DIGITIMES攝

Electrum Cloud藉由實施、發想、分析與建議的循環,助力導入智慧製造策略,落實雲地混合架構、數據中台與AI自動化應用。DIGITIMES攝

本次論壇,由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執行副校長簡禎富、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兼總裁孫弘共同進行高峰對談,主題為:「未來工廠的數位化、智動化」。圖左為清華講座教授簡禎富,圖右為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孫弘。DIGITIMES攝

本次論壇,由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執行副校長簡禎富、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兼總裁孫弘共同進行高峰對談,主題為:「未來工廠的數位化、智動化」。圖左為清華講座教授簡禎富,圖右為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孫弘。DIGITIMES攝

DIGITIMES智慧工廠論壇秋季巡迴,10月19日成功舉辦新竹場。清華簡禎富、盟立自動化孫弘、工研院黃甦以及多家國內外廠商,共計發表13場專題演講。吸引超過450位聽眾報名參加。DIGITIMES攝

DIGITIMES智慧工廠論壇秋季巡迴,10月19日成功舉辦新竹場。清華簡禎富、盟立自動化孫弘、工研院黃甦以及多家國內外廠商,共計發表13場專題演講。吸引超過450位聽眾報名參加。DIGITIMES攝

Seagate端出Exos X 5U84高密度智慧儲存方案、Exos CORVAULT自我修復儲存裝置,以幫助工廠打造完整的資料備份和災難還原機制。DIGITIMES攝

Seagate端出Exos X 5U84高密度智慧儲存方案、Exos CORVAULT自我修復儲存裝置,以幫助工廠打造完整的資料備份和災難還原機制。DIGITIMES攝

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組長黃甦,認為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總結來說有三點,一是設備機器人化;二是人機協作化;最後是機器人技能化。DIGITIMES攝

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組長黃甦,認為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總結來說有三點,一是設備機器人化;二是人機協作化;最後是機器人技能化。DIGITIMES攝

艾訊積極布局新態AI智慧視覺,此次攜手立方興業,共同打造一套平均10分鐘內可完成建模的AI覆判軟體應用場景。DIGITIMES攝

艾訊積極布局新態AI智慧視覺,此次攜手立方興業,共同打造一套平均10分鐘內可完成建模的AI覆判軟體應用場景。DIGITIMES攝

施耐德提供優質綠能產品、VSD變頻產品和碳盤查方案,助用戶達成低碳、減排、淨零,進而提升營運效率並降低碳足跡。DIGITIMES攝

施耐德提供優質綠能產品、VSD變頻產品和碳盤查方案,助用戶達成低碳、減排、淨零,進而提升營運效率並降低碳足跡。DIGITIMES攝

研杰科技這回主推Industrial Defender深層式OT資產資訊安全方案,強調可以採主被動方式地大規模收集、監視與管理OT資產。DIGITIMES攝

研杰科技這回主推Industrial Defender深層式OT資產資訊安全方案,強調可以採主被動方式地大規模收集、監視與管理OT資產。DIGITIMES攝

研華與谷林運算聯手,透過AI視覺辨識技術,成功突破老舊「啞巴機」設備的數據擷取瓶頸,實踐數位永續工廠。DIGITIMES攝

研華與谷林運算聯手,透過AI視覺辨識技術,成功突破老舊「啞巴機」設備的數據擷取瓶頸,實踐數位永續工廠。DIGITIMES攝

勤逢實業展示由明緯( MEANWELL )產製的明緯3+N電源產品,滿足工業電腦、機械手臂、5G基地台、充電樁所需高階電源。DIGITIMES攝

勤逢實業展示由明緯( MEANWELL )產製的明緯3+N電源產品,滿足工業電腦、機械手臂、5G基地台、充電樁所需高階電源。DIGITIMES攝

達明機器人提供完備的自動化服務,協助製造企業全面導入工控軟體及AI協作機器人,並整合自動化週邊軟硬體設施。DIGITIMES攝

達明機器人提供完備的自動化服務,協助製造企業全面導入工控軟體及AI協作機器人,並整合自動化週邊軟硬體設施。DIGITIMES攝

研華市場開發經理陳韋均,分享如何借助AIoT實踐綠色永續工廠。他指出2022年研華協助許多企業彙集能源管理數據,如今可利用它們建立基線,透過設備參數、生產批量,推算單位生產的能耗,滿足ISO 14067碳足跡盤查;甚至結合生成式AI,解析生產與碳排資訊,助企業得出永續工廠的實踐之道。

更重要的,研華提供WISE-FactoryEHS之類的眾多工業App,方便企業從最小的POC著手,逐步從一條線做到整廠或跨廠,循序推動數位低碳轉型。

研華的夥伴谷林運算,由其商務總監金柏樞助講。他說企業要做AI分析,一定需要穩定、正確、快速、即時的數據,即使廠內老舊啞巴機亦需涵蓋其中。為此谷林利用研華MIC-710AI邊緣運算電腦,結合AI視覺辨識,打造SDE螢幕數據擷取方案。

制定戰略、數位化、脫碳化,穩健迎向永續發展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詹泰一指出,其為逾180歲的老牌企業,已將永續列為重大課題,不斷思索如何有效運用能源與資源;且自己身體力行外,也瞄準整個生態系、致力擴散到上下游供應鏈或客戶端。

早在十多年前,施耐德便開始投入ESG,並持續精進永續措施,所以在2021年榮獲全球百大騎士獎第一名。此外在幾年前基於工業4.0推出EcoStruxure開放式平台,係以聯網產品為基底,可充分掌握設備狀態,如今可順勢作為永續發展樞紐。

施耐德提出SDD策略(制定戰略、數位化、脫碳化),據此落實永續目標。一開始進行自我體檢、理解現狀,再依此訂定合理的永續目標,進而展開數位化,從工廠最底層的節能減碳環節出發,提高設備效能,循序邁向脫碳。

布建AI視覺,建立自動化AOI覆判

艾訊產品經理鍾緯承指出,為何需要AI?係因萬物連網,企業收集許多終端設備資料,故希望結合AI分析,幫助工廠提高產能和品質,達到生產智慧化的升級目標。

為協助企業駕馭AI視覺,艾訊致力精進OT設備,以發揮最大AI應用效能。艾訊提供Light、 Advanced、High Performance不同層次IPC,且可搭配提供Design-in Service,例如加強散熱、防振或抗干擾設計;在軟體部分,則提供完整BIOS、BSP和Toolkit,協助ISV加快開發進程。

此次艾訊邀請夥伴立方興業總經理許立聯袂開講。 他指出,在AI深度學習著墨至深,現正力推AI覆判軟體,標榜無需仰賴過多人力二次覆判,即可有效解決AOI機台過殺率偏高問題;該軟體前端可接相機,再交由上位系統做OK或NG判斷,目前使用的硬體以艾訊iHPC100或更高階的IPC為主。

運用非聯網設備,快速完成邊緣AI辨識

台灣亞德諾半導體(ADI)區域銷售經理陳曜桎表示,ADI是從嵌入式裝置端角度,讓機器在配置輕量算力、記憶體和電力,甚至不需連網,即可運行AI演算法,進而聽得到、看得到。

為何AI要鎖定這個應用區塊?主要是希望利用邊緣裝置做到第一層的AI基本判讀,而不是把所有資訊都送到雲或地端的後台做演算、再回饋給邊緣端。

ADI觀察到有些應用場域,非常合適以非聯網設備執行AI演算,如物件辨識、車牌辨識或邊坡滑動監測等,其實都不太需要將資訊送到後台分析,直接在本地端完成分析後,再發送告警知會後台即可。除了「看得到」外,談到「聽得到」部分,則像是工廠內的馬達異音檢測。

採取資安優先策略,確保製造業永續經營

蔚藍雲(Electrum Cloud)策略諮詢總監黎嘉龍,分享如何降低資安風險因,確保工廠持續穩定營運。
現在的問題是,受限於資安人員和技術能量不足,如何正確解讀繁雜的資安工作中該有的先後順序?黎嘉龍建議參酌美國海軍的評估方法,根據不同風險相對影響範圍大小、營收損失高低,輔以未來12個月可支配的預算,藉由量化投資效益,來評估需要優先保護哪些標的。

以系統為例,地端的Exchange Server算是遭受較高勒索攻擊威脅的一環,此時解法便是將E-mail系統上雲;但只冀望於一朵雲也會有Vendor Locking等問題,終究得走向多雲,壞處是眾多平台導致學習門檻變高;因此建議直接利用Azure,只因它提供獨到的資安服務,可同時做到跨雲跨地的資安管理。

AI+模擬+協作,加速凝聚數智雙化能量

NVIDIA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Eason Hung表示,針對數位轉型議題,NVIDIA在全球與許多製造企業都有Cowork經驗,遍及產品檢測、工安維護、合規檢測、供應鏈管理、預防維護等範圍。係因整個製造業的製程、產品設計變得複雜,但客戶要求的達交時間縮短,代表有更多的資料需要被加速,正好是GPU的強項。
值得一提,NVIDIA除擅長AI訓練和推論外,亦擅長模擬,為很多不同產業帶來效益。如汽車製造業,從產品設計、製程設計、流體力學模擬 甚至到車機UI設計,所有流程都高度依賴模擬應用。

NVIDIA期盼更多科技業、電子業、半導體業公司,都能善用NVIDIA 3D模擬平台,加速建構工廠與產線的數位雙生,並驅使不同地域的Designer流暢協作,從而加快智造轉型的進化節奏。

憑藉完整智動化布局,克服複雜的新製程挑戰

本次活動特別鋪排「未來工廠的數位化、智動化」焦點對談,與談人為清華大學執行副校長簡禎富、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兼總裁孫弘。

簡禎富指出,盟立34年一路走來對推動產業自動化、乃至現今走到智慧製造,堪稱貢獻卓著。令人好奇,盟立如何借助兼具Infrastructure監控、決策、測試等完善機能的MIPC核心,結合模組化、智能化方式,滿足不同領域客戶需求?

孫弘說,因為現在工程分析的工具改變了,客戶關注的重點也改變了,盟立意識到若無法利用三維度分析,難以與客戶有效溝解、協助客戶解決當前挑戰。

故盟立充分引用數位工具,依客戶提出的構思做出數位模型,針對製程機台布局,將其中複雜的資訊流串連起來,再因應後勤管理、工作環境潔淨度、人員操作空間等題目進行細緻編排;過程中需利用3D模擬,搭配動作時間等各種因素,放在一個電腦螢幕上全面顯現,難度甚高,但若非如此,無法將每個細節討論到位,足見數位化是必然趨勢。

他透露學工程的人,一開始難免侷限在Engineering領域思考問題。但慢慢發現純粹以工程角度解決不了問題;驅使盟立學著深入理解客戶的產業,預先掌握該產業的新情報、探索國外各式解決方案,才讓客戶覺得「與你討論很有收穫」,確保甲乙雙方互相得利。

有鑑於靠PLC做不了邊緣運算,一定要用IPC。但考量從收集資料、邊緣運算到立即產生動作,務必深入掌控CPU/MCU、Firmware 底層,速度才會快,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盟立經過無數次實驗,決定自己設計系統、催生MIPC,以實現對工廠設備健康狀況、乃至整廠戰情室的完整掌握,打通智慧工廠的任督二脈。

因應廠內移動物件通訊,5G專網為最佳解方

來自仁寶(Compal)的5G解決方案事業開發主管Tony Liu說,近年Compal積極拓展5G業務,孕育5G的基地台、 Dongle、CPE、Module等產品,協助製造場域往5G或無線方向進行佈建;2023年度獲選為微軟1微型基地台供應夥伴,將搭配微軟雲端5G核網進軍全球5G專網商機。

不少人質疑,即便工廠有意改採無線,為何不用Wi-Fi?係因Wi-Fi易因多人或多設備連網導致頻譜使用殆盡,再者廠內若有行動裝置如AGV,從A點到B點過程,會因Handover造成動作暫停,難以為業主接受。
Tony Liu建議,若考量廠內有昂貴OT設備通訊,宜以光纖為主。若傾向改採無線,當有移動式設備、需要急速上傳資料或不容許延遲的關鍵任務,5G專網是首選。假使廠內無移動物件,Wi-Fi 6便是相對正確的選擇。

部署AI協作機器人,傳統工廠邁向智慧化

達明機器人自動化工程師黃靖涵強調,現在是智慧化時代,如何導入自動化設備來建構智慧工廠成為趨勢,以致愈來愈多工廠加入自動化行列。

達明設有SI團隊,可協助客戶導入其TMM工控軟體及AI協作機器手臂,連帶整合自動化週邊設施,現已累積諸多實作案例。

比方說某電子組裝廠,一條產線上共計佈建手臂 所以這個產線其實他有15支手臂;意謂如果沿用傳統生產模式,需由眾多人員來執行現在手臂所做的工作,單以開始生產的準備動作便時間甚鉅。如今導入達明系統,就能透過一鍵驅動多支手臂同時作業,既節省人力、避免人員選錯專案,還可藉由讓手臂彙集Input、Output、良率、CT等數據,使管理者時時掌握當下生產狀況。

採用智慧電源,建立強韌的工業設備心臟

勤逢實業明緯PM黃浚峪指出,勤逢代理的明緯電源,以標準品為主,有別於同業常見的OEM/ODM形式,目前在全球標準電源DC輸出市佔率名列第三。

難免有人好奇,電源供應器與智慧工廠有何關聯?其實不論5G、IoT、機械手臂或IPC,皆需使用電源,顯見電源正是工業設備的心臟。

有鑑於工業界對高階電源需求甚殷,近兩年明緯致力推廣3+N系統方案;只因傳統單體電源已不敷使用,所以積極發展系統電源、模組電源。所謂3+N,「3」就是機架電源、模組電源和系統電源,至於「N」意指仍可搭配其他小電源、小驅動器,創造無限多組合。如BIC-2200雙向式電源,兼可做AC到DC充電、DC到AC能源回收,即是3+N當中頗受歡迎的重點產品之一。

布局深層式OT資安系統,隨時防範可疑入侵徵兆

研杰科技總經理張振忠,闡述如何利用Industrial Defender打造深層式OT資產資訊安全機制。Industrial Defender專為OT資安而生,為市場上相當獨特的方案,一開始便採取迥異於IT資安產品的做法,不僅收集與分析網路上流通的封包,還會深入觀測產線上所有OT設備,包含網路設備、PLC、RTU或IPC。

它藉由Agent與Agentless兼具的獨特主動式通訊手法,準確識別設備當中的設定與事件,不論即時的抑或歷史的,都積極加以收集並分析比對,以達到全面性的威脅偵測;接著以視覺直觀的數位儀表板、異常告警、自動化資安分析報表,幫助用戶查看分析後的資訊,瞭解OT場域內有無MITR組織所統整出來的攻擊軌跡,精準掌控當下的安全態勢。

讓AI做不擅長的事?恐陷入搞砸專案窘境

以「fastable.ai」AI瑕疵檢測方案獲得諸多製造企業青睞的開必拓數據(Kapito),其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孫逢佑分享如何避免搞砸AI。

他強調AI不擅長的就是「止於至善」,大家若能理解這一點,就可望避免搞砸AI。從2016年的AlphaGo發展到現在,AI始終做兩件事,一是「認」、辨認東西,另一是「猜」、預測未來;所以如果你想解決的問題,正好落在這兩塊,就很適合對AI委以重任。

AI不擅長什麼?所謂「止於至善」,就是乖乖聽話,如早期寫組合語言,是為了產生指令集,走的是Human Teaching路線,與Machine Learning截然不同;若企業導入AI,必須理解它會犯錯,只要每次做錯與做對中間的週期很短,就代它具有學習能力。另一件事是測量,例如「幫我測量它有幾公分」,AI無法辦到。

AI促使機器人進化,未來不再僅能執行簡單任務

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組長黃甦,從「德國自動化與機器人展覽」(Automatica)剖析機器人發展趨勢。他首先預期AI Robot可望大行其道,就像AIR(空氣)般在你我生活周遭如影隨形,只因它相較於人具有可靠、安全、低營運成本等好處。

論及Automatica所彰顯出來的趨勢,總結來說有三點,一是設備機器人化,一個機器人跑來跑去照顧多個機台,將成為常態。二是人機協作化,人很厲害、且機器人非萬能,所以最佳組合就是人與機器人一同協作,因此安全機器人可望成為大勢所趨。

最後一項是機器人技能化,以前機器人大多只能做簡單的上下料,或帶著一個鏡頭做視覺辨識,但未來不僅如此,得力於軟體或AI機器人的精度提高、荷重提高、能力提高,它會做更多加工作業,比方說研磨膜拋光、鑽孔等,不再侷限於單純動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