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傳輸效率佳 搭配光纖應用範圍廣
人類運用可見光作為通訊工具已有數千年歷史,如過去距離遙遠的城邦之間,會利用施放狼煙或點燃烽火的方式,告知有緊急事故發生,或請鄰近國家前來幫忙。至於各國港口中常見到的燈塔,更是過去沒有無線電、GPS航海地圖之前,船隻在晚上航行時辨識港口方位的重要依據,而在現今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紅綠燈、火車前方頭燈等等,亦是可見光的多種應用之一,也證明該技術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教授呂海涵指出,「當無線通訊技術興起之後,便有許多學者開始針對可見光技術進行資料傳輸實驗,以便讓資料傳遞過程變得更為方便。特別是現今民眾對於無線基地台存有極大安全疑慮,而且對電磁波特別敏感的特定場所,如加油站、煉油槽、飛機艙、醫院等地,亦不適合使用傳統無線基地台,若能運用可見光技術提供資料傳輸、上網服務,與現有Wi-Fi、光纖技術搭配之後,便能讓民眾享受到更便利的網路服務。」
多年前有研究團隊曾開始利用日益普及的LED光源,作為研發可見光傳輸的基礎,儘管為解決藍光線漫射過於嚴重的問題,研究人員會在實驗過程中搭配藍光率鏡,但最終得到的效果並不理想。以2012年國立交通大學與工研院公布的研究專案為例,當時資料傳輸距離僅能夠達到1公尺、傳輸速度僅有20Mbps,中國南京大學則在2013發表LED傳輸論文,儘管傳輸距離提升到2.13公尺、傳輸速度也提升到100Mbps,但相較於市面上現有的無線傳輸技術仍有極大落差,離商業化應用仍然很遠。
呂海涵指出:「LED光線有先天上的限制,以致於應用在可見光通訊上的效果不佳。因此,我們在2012年決定以雷射光為基礎,以價格最便宜的紅光、綠光進行可見光通訊研究,結果當年便有相當不錯的研發成果,傳輸速度一口氣達到500Mbps、傳輸距離則有10公尺之遠,不僅遠超過LED光技術,甚至比當時市面上的無線通訊技術還快。」
隨後幾年,臺北科技大學研究團隊便以此為基礎,屢次將可見光通訊的傳輸速度推向新高,以2015年最新發表成果為例,傳輸速度已達到25Gbps、傳輸距離則有10公尺,儼然已具備光纖網路搭配使用的能力,也為可見光通訊技術走向商業應用奠下良好基礎。
呂海涵認為,可見光能在空間中自由傳輸,可以解決現今光纖網路舖設的最後一哩路問題,更能夠避免電磁波干擾輻射,能讓居家環境更舒適,亦可應用在加油站、煉油廠、飛機艙之中,乃至於改善民眾搭乘高鐵時手機經常發生斷訊的問題。不過,可見光通訊也面臨到瓶頸,未來需朝不可見光通訊發展,才有機會讓傳輸速度獲得更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