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數位化加智慧化 翻轉優化醫療產業
許多人看好台灣智慧醫療的發展前景,主因在於台灣資通訊技術實力堅強,醫療技術水平堪稱優異,在強強聯手情況下,理應有一番作為;只可惜迄至今日,「強強聯手」效應並未顯著發酵,對此前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現任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的王明鉅解讀,是源自於在台灣大家不重視健康,而把資源都投注在治病上面所致。
王明鉅表示,醫者的完整使命包括四大部份,這四部份猶如金字塔,由底層而上,依序是「健康不生病」、「生只生小病」、「小病不變大」及「大病不致命」,其重要性逐層向上遞減,但目前台灣醫界僅致力於最頂端的「大病不致命」,下面三個讓人健康少生病只生小病的部份都乏人努力。
因為在全民健保的制度設計上,讓醫療人員即使做了這些工作也得不到健保給付,台灣醫療資源配置錯誤可見一斑,源頭在於全民健保制度失當。
論及全民健保制度失當之處,最明顯的即是模式錯誤,只重視生病時治病,卻沒想到如何努力讓人不生病;另舉凡破壞分級、保險變福利,乃至毫無節流概念,都有莫大改善空間。
伴隨錯誤制度,加上擔心支出爆表而訂定的「總額預算」制度(政府基於健保財務困窘、故框定預算上限),最終形成「血汗醫療」,也就不足為奇;展望未來台灣的高齡少子化社會,由於醫療需求一定倍數增長,但醫療人力資源的供給卻反向減半,可以預期必然導致醫療體系崩壞,讓大家陷入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
同時健保制度更在根本上存在錯誤的DNA。王明鉅一針見血點出,由於健保制度學自美國,卻忘了台灣是醫療產業小國,醫療相關藥物醫材等等全賴進口,才造成根本性謬誤。
美國醫療產業發達,不管藥物、醫材的自主供應能力都很強,因此健保支出都在國內循環,形成強大支撐,反觀台灣每年平均外流25%財富,用於進口藥物、醫材,譬如花2萬元做一次白內障手術,卻付出5萬?10萬元向國外買一顆人工水晶體,花2萬做一次心導管手術,也付出5萬?10萬向國外買一根動脈支架,註定了全民健保不可能永續經營的結局。
更讓人憂心的是,未來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兩股效應的加乘,勢將致使危機加劇。據統計,只要65歲以上長者,新罹患癌症、中風與心臟病的比例和目前的比例相同,維持在3.5%水平,即使這個比例完全不變,但隨著老年人口數加倍,試想今後醫師、護師、藥師、病房、ICU等醫療資源與人力的供給有可能加倍嗎?
王明鉅認為,欲求未雨綢繆,別無他法,就是努力讓前述這個3.5%的比例變成2.5%,所憑藉的力量來自於「翻轉醫療」,從根本上改變思維,體認到健康比健保更加重要,進而重新配置資源,多投資「顧健康」,少投資「治大病」,如此才能讓民眾更健康,減少醫療需求,連帶就能減少醫療成本支出,讓醫護藥不過勞;甚至最重要的長照政策,也是基於相同道理,最重要的長照政策,既不是稅收制也不是保險制,而是健康制。就是讓老人雖然更多,但也要更健康,要儘可能減少需要被長照的人數,台灣社會才能承受未來的高齡化危機。
至於如何「顧健康」?ICT、IoT(物聯網)將扮演關鍵角色,可望加速促成個人健康雲的建立、健康照護科技產業的發展,以及個人健康大數據的成形,從而驅使醫療工作流程精實與自動化、健康紀錄數位化、醫療判斷智慧化,讓每一分醫療資源都精準花在刀口上,確保人人都獲得足夠的醫療照護,終至成功翻轉醫療產業。同時王明鉅教授也特別提到了,科技正在改變傳統醫學的面貌與典範。
大數據科技帶來的人工智慧能力,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機器人醫師、自動化判讀醫療影像,自動化判讀檢驗數據,自動化提醒醫師開立的藥物副作用、交互作用等等,最後大數據與基因科技結合之後,更將對於每一個人的疾病作更精密的分類,更能針對每一個人而精準診斷與精準用藥。
台灣應該立即開始在這個部份努力,否則台灣過去百年來的優越醫療水準與醫療照護,有可能會在下一個世代的新醫學世代中,輸在起跑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