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補助大戰如何因應 台IC設計提整合ICT、關鍵技術支援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世平

半導體補助大戰如何因應 台IC設計提整合ICT、關鍵技術支援

  • 劉憲杰台北

半導體補助大戰台灣如何因應,IC設計提整合ICT、關鍵技術支援等建言。李建樑攝
半導體補助大戰台灣如何因應,IC設計提整合ICT、關鍵技術支援等建言。李建樑攝

在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發表會上,除白皮書內容所述外,包括開場致詞的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以及後續的高峰座談會中各家IC設計大廠高層,都指出各國對於半導體產業的補助政策,對於台灣IC設計產業來說會是巨大的競爭壓力。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並沒有一套全面且具體的相關法案來應對,蔡明介在致詞中提出,認為政府應該要儘快推出一部「台灣晶片法案」,其中也應該多多關注IC設計及下游系統產品應用、生態系、軟體等方面。

聯發科執行副總顧大為便指出,很多時候單看部分的統計數字,其實無法完全了解產業概況,台灣IC設計其實是台灣整個ICT產業升級的關鍵,但台灣無論是在產業整合還是補助上,都遜於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

舉例來說,美國在IC設計產業是全球領先者,但美國政府在「科晶片與科學法案」中提供IC設計產業的補助高達13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台灣IC設計產業一整年的淨利規模還高。

美國政府提供這麼龐大的資源來維持領先優勢,台灣業者就算靠自己賺的錢來投資也無法跟上,這部分確實會需要更明確的協助。

其他業界管理層也持同樣看法,並強調台灣IC設計產業並不是刻意要在優異環境下硬要哭窮,而是半導體現在成為各國高度關注的焦點,各國的產、官、學都在尋求各種方法,來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台灣光靠產業自身的努力,恐怕會非常辛苦。

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指出,美國及中國這兩個台灣主要的競爭對手,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存在,美國主要是具備資本和規格制定的力量,此外還有掌握全球市場的力量,所以美國可以主導整個市場的進步。

中國則是仰賴政府和市場的力量,近年資本力量也快速崛起,台灣除了早期發展有政策補助推動外,現在多半都是靠自己努力。

雖然既有的基礎很穩固,但要培養出強大的後進就比其他國家更不容易,這點從台灣近幾年新設的IC設計公司普遍都沒辦法真的賺大錢,就能看得出來。

瑞昱半導體副總經理暨發言人黃依瑋也提到,業界希望政府警覺到,各國是怎麼國家的力量來支持半導體,台灣過往優勢在未來可能不知不覺變成劣勢。

台灣IC設計產業一直都是靠工程師的高強度工作及高工時來支撐,這個慣性在未來是否還能奏效,是無法保證的,因為現在很多產品打開來看,晶片使用量其實愈來愈少,因為集成度愈來愈高。

要繼續突破就不能只靠慣性,而是要靠更多新的做法來推動技術突破,能不能透過政策來給予新技術開發更多誘因,將變得非常重要。

奇景光電執行長吳炳昌認為,台灣IC設計產業可以帶來更大的貢獻,IC設計是整個半導體供應鏈唯一可以和終端溝通互動的橋樑,可以幫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領域甚至整個ICT產業進行升級,台灣需要國家級的戰略政策,來推動相關的資源整合和溝通。

近幾年不少海外客戶常常感慨,無法與台灣供應鏈進行更方便的溝通,但反過來台灣IC設計產業居然沒有這麼做,這就非常可惜,希望政府提供相關協助,讓台灣IC設計產業證明自己有能力為整個社會提供更好的正向循環。

聯詠科技副總經理陳聰敏便指出,以聯詠為例,很多面板客戶都已移到中國,可以看到中國官方推出許多相關政策,規定本地面板廠商的顯示驅動IC(DDI)採購,必需多少比例採用本地供應商等進口替代的相關規則,也為公司帶來不小的營運壓力,這或許也是政府單位可以考慮有所作為的地方。

責任編輯:朱原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