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IDC協助企業提升IT投報率 智慧應用 影音
vishay
西柏科技

雲端IDC協助企業提升IT投報率

  • DIGITIMES企劃

對於老IT人而言,近幾年,真的是很不一樣的時期,並非初來乍到的虛擬化技術,躍為IT世界的王道,緊接著包括雲端運算、行動化、巨量資料、社群媒體…等新興應用一波波現身,可以肯定的,沿用多時的傳統IT架構,愈來愈難以為繼。

不可否認,假使是一向浸淫IT領域的人士,近幾年對於「雲端運算」這個辭藻,理應有如雷貫耳之感,不論在工作場域的內外,都不時聽聞此一字彙之響徹雲霄;原本心想,它可能像是十多年前的ASP,喊著喊著就消音了,詎料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不禁讓老IT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十多年前的ASP,這麼快就偃旗息鼓,如今的雲端運算,卻是愈戰愈勇?兩者型態,雖然不見得完全一致,但某些概念是雷同的,既然如此,何以發展際遇天差地遠?

事實上,意欲理解箇中差異,得先回到起點,看看ASP、雲端運算是怎麼一回事。追根究底,它們其實都並非技術,而是一種概念,是透過網路使得電腦系統能夠協同運作,終至獲得更好的應用效果與高擴展性,兩者所動用到的相同技術,即為分散式運算,但十餘年前ASP所處的網路環境,遠遠不及今時今日之成熟,當時頻寬仍是相當昂貴的稀少資源,可想而知,賴以連結不同電腦系統之間協同工作的驅動力量,是十分疲弱的,即使編輯Word文件都有嚴重的Lag,無怪乎後續會胎死腹中!

現今的雲端運算,則沒有這般疑慮;有關於這點,從過去這些年來Hosting、虛擬專屬主機(Virtual Private Server;VPS),乃至於主機代管等同樣需要奠基於連網的服務,開始獲得愈來愈多企業主的關愛,即可看出端倪。

另一重點在於,過往ASP所並未動用的虛擬化技術,如今則成為雲端運算不可或缺的軸心之一,有了這項技術的加持,便使得雲端服務供應商能夠「以小搏大」,構築一個伸縮自如的資源池,可隨著客戶的需要,從實體資源靈活提取客戶要求的邏輯資源,而不會受到資源的限制;反觀從前,ASP服務供應商因為完全無法挪移資源,無奈只能「以大搏小」,意即需要預先部署大量資源,只為了應付日後少量需求,導致投資回報遙遙無期,自然無法走得長久。

雲端IDC 可為企業滿足不同需求
此外,顧名思義,過去的ASP,由於名稱中夾雜了Application這個字,所以其運作模式,比較像是現在的「軟體即服務(SaaS)」,也就是供應商以服務型式為客戶提供應用軟體,譬如CRM或ERP等等,可以按日付、月付甚至「隨收即付」等不同基礎來計費,比方說近幾年表現亮眼的Salesforce.com,抑或Google的Gmail企業版,均屬此類。

但現今的雲端運算,比起ASP可說更為細膩精緻,它不僅能為企業滿足應用軟體的隨選即用需求,另外還可提供「平台即服務(PaaS)」、「基礎建設即服務(IaaS)」等不同元素。所謂PaaS,係為開發人員提供運算平台的服務,包括了電腦程式設計、應用研發、測試、部署與相關設備代管,皆被含括其中,例如上述兩家業者分別推出的Force.com、Google App Engine,都可被歸類於此。

至於IaaS,則是提供電腦基礎設施(譬如伺服器、儲存及網路軟硬體)的服務,通常是利用網路運算架構來建構虛擬化環境。事實上,IaaS與企業愈趨普遍接受的虛擬主機、VPS或主機代管(Co-location)等服務,客戶最終需求之標的如出一轍,皆是最底層的運算資源,因此稱得上是企業相對能接受的雲端服務型態,也是現階段台灣IDC業者最熱衷投入的一環。

IT日益複雜 造就雲端IDC基本盤
其實過往ASP之所以無疾而終,今日雲端運算之所以大有可為,上述所提及有關網路環境成熟度、虛擬化技術、乃至於服務型態多元等論點,固然可謂分水嶺,但更大的癥結在於,十多年下來,企業的實際需求,已經起了莫大的質量變化,其間最大的變化,即是因應應用服務需求愈趨多樣化,導致IT基礎建設之日益複雜。

肇因於IT基礎建設之複雜,使得企業被迫因應IT維運一事,投注可觀的人力、金錢與時間等資源,長此以往,淪為本末倒置的謬誤現象。此乃由於,企業發展IT,終極目的在於推動業務策略的發展,實屬好事一樁,但現階段卻釀成倒果為因的意外場景,本該是「配角」的IT,耗用大量資源,連帶擠壓到「主角」業務策略的發展空間,這般發展態勢,已使得包括CIO在內的所有企業高階主管,感受到愈來愈沈重的壓力。

在此前提下,IT投資報酬率(ROI)的數字,也就愈來愈不理想。因為以一個合理的狀態而論,企業普遍需要配置20台以上實體伺服器,而每台伺服器,也都分別運轉不同的應用軟體,以此規模,才可能有效因應企業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營運所需,然而可別小看這樣的基礎建設,其所亟需投入的資本,其實是相當高的。

試想,就連支撐營運機能的基本盤,都得盤據如此可觀的資本投入,若非財雄勢大的企業,豈有餘力發展偏向創新性質的IT應用服務?一味守成、缺乏創新的IT發展格局,投資效益怎麼會高?

有無任何方式,可以發揮撥亂反正之效,好讓企業不需這麼辛苦修習基本功,就能快速汲取IT應用的日月精華?很顯然的,來自第三方的虛擬主機、VPS、主機租用或主機代管等服務奧援,似乎是可行的道路,但深究這些服務,也都各有缺憾;比方說主機代管,所需投入的建置時間、人力或金錢,其實不算太低,坦白說總體持有成本(TCO)仍不夠漂亮,至於主機租用,TCO雖略低於Co-location,但因為本質不脫實體與專用資源,所以 擴充成本仍未必討喜,而在備援設計成本部分,更可能高昂到足以令企業客戶眉頭鎖之地步。

論及VPS或虛擬主機,由於資源提供方式,業已進入虛擬化與共享格局,因此不管在於備援設計成本、擴充成本等方面,確實都遠遠低於主機代管或主機租用,而且通常只消1~3個工作天便能完成啟用程序,所以在於服務建置的時間與人力方面,也算是相當精省。

然事情總有一體兩面,這些服務儘管佔了成本低廉之便,但對於客戶的保障,卻是相對不足的,姑且不論客戶無權自由選擇作業系統,在於虛擬層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乃至於服務等級協議(SLA),往往付諸闕如,而服務傳遞的速度,更僅止於低到中等之程度,以這樣的水平來說,明顯支撐不起企業核心營運機能,不足以付託大任。

相形之下,雲端IDC無異已在上述眾多服務之間,取得絕佳的平衡點。它與VPS或虛擬主機一樣,都透過虛擬化及共享方式提供資源,因此無論是備援設計成本、擴充成本,抑或服務建置所需的時間與人力,皆是同樣低廉,但虛擬層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甚高,且因有能力動態取得資源之故,服務傳遞的速度也很快,再加上客戶有權自由選擇作業系統,擁有如同主機代管或主機租用「操之在我」的利基,亦有相當程度的SLA保障,總括而論,實為企業權衡利弊得失之下,相對值得採納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