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電元件在科技產品的嵌入式應用 智慧應用 影音
台灣玳能
Event

微機電元件在科技產品的嵌入式應用

  • DIGITIMES企劃

三大遊戲機的體感控制器技術不盡相同 (任天堂、微軟、索尼)
三大遊戲機的體感控制器技術不盡相同 (任天堂、微軟、索尼)

微機電系統(MEMS)是將微型電子元件與機械元件融合在一起的工業技術。眾多MEMS元件供應商在製程與技術的提升之下,使得MEMS元件朝體積更小、功能更多元、能耗更低來設計,以應用在各式各樣的電子科技終端產品、以及汽車、醫療、國防、航空等工業領域。至於當紅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皆內建了MEMS傳感元件,實現了讓消費者以體感方式來操作手機。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MEMS技術在科技產品的嵌入式應用現況…

MEMS微縮化 建構出體感控制之互動應用

兩大手機廠的新感測技術與應用大比拼 (蘋果、三星)

兩大手機廠的新感測技術與應用大比拼 (蘋果、三星)

Sensor Hub整合各種感測器,可降低耗電,簡化設計 (Hillcrest Labs)

Sensor Hub整合各種感測器,可降低耗電,簡化設計 (Hillcrest Labs)

嵌入式科技產品提升人們的資訊生活品質,在近年來在講究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趨勢之下,微機電系統(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技術應運而生,例如整合了微小的馬達/溫度計/壓力計/羅盤/感應器/光學相機/羅盤…等各式元件,讓產品設計時方便整合進去,達到產品所訴求的功能。

由於任天堂Wii率先為遊樂器市場開啟體感操控的新玩法,而蘋果iPhone智慧型手機與iPad平板電腦也率先為消費性電子市場開啟多指觸控操作的新互動方式,徹底改變傳統電子產品以鍵盤、滑鼠、搖桿的操作習慣。如今手勢、體感操控已成為目前電子產品開發的新趨勢,新一代的電腦、電視也朝向體感控制來設計,使得MEMS市場需求量逐年暴增。

而運用到體感控制技術的資訊科技產品中,最常應用到的MEMS傳感元件,不外乎慣性感測器(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主要用來偵測物體運動的元件。IMU包含了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或G-sensor)、陀螺儀(Gyroscope或Gyro)、磁力計(Magnetometer或M-sensor或稱E-Compass)。

其次用到的就是光學傳感元件,包括攝影機(Camera)、距離感應器(Proximity Sensor)。此外更有內建環境感測元件的,如溫度計(Thermometer)、氣壓計(Barometer)、濕度計(Hygrometer或Humidity Sensor)、壓力計(Manometer或Pressure Sensor)、計步器(Pedometer)…等等。

MEMS在遊樂器的應用,主要改善操控精準度

以任天堂Wii的控制器(Wii Remote)內部的體感控制元件來看,就有加速器和紅外線感應器(IR Sensor)。前者主要以意法半導體(ST)的ADXL300三軸加速度感測器模組,來偵測手部移動來進行控制,達到體態控制的目的。而後者則用來與放在電視前的紅外線感應條,做為光學追蹤遙控器的位置之用。

由於Wii Remote定位不精準,因此新版本Wii Remote Plus、MotionPlus中再加入陀螺儀,可測得角速度與姿態等變化,改善遊戲的操控度,兩個元件的結合,能讓體感操控更加精確。隨後任天堂也在新推出的掌上型遊戲機(Nintendo 3DS),除了加入觸控螢幕控制之外,也內建了3軸加速器與3軸陀螺儀。在最新的Wii U更加入了3軸磁力計(電子羅盤),以協助校正控制器的絕對方向,讓遊戲或其他體感應用程式的操作與感應上,更加精準。

另一家日本遊樂器大廠Sony,在其PS Move控制器中,不僅加入了加速器、陀螺儀、電子羅盤,也能搭配PS Eye上的攝影機來捕捉PS Move控制器上方的LED燈球,以偵測玩家的遠近距離。此外PS Eye也內建MEMS陣列式麥克風,可由多組麥克風同時錄音,並透過交叉比對將雜音消除。

值得說明的是,相較於前兩者必須以手持控制器的方式來進行體感遊戲之下,微軟的Kinect感應器,則是完全不需要玩家手上拿任何東西,採用光學/聲學追蹤的技術來偵測玩家身體的動作與手勢。三個鏡頭中,中間為RGB Camera,左右兩邊為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線CMOS Camera,以構建出3D深度感應器,還有追焦技術,讓其底座的馬達會隨著對焦物體移動跟著轉動。而且其陣列式麥克風可以降噪。

MEMS在手機/平板上的應用,以慣性感測器與定位為主

上述中的新一代遊樂器裡,2010年起都陸續內建完整的3組IMU慣性感測器。至於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部分情況也類似,也就是2009~2010年以前的機種,大多內建加速器與磁力計,而大約在2010~2011年以後,就陸續添加陀螺儀,內建完整的3組IMU元件,讓遊戲控制、程式互動與定位上更加精確。包括宏達電(HTC)、三星(Samsung)、索尼 (Sony)等廠商的規劃大多是如此。至於蘋果部分,其2010年發表的iPhone 4和2011年發表的iPad 2,就提早內建3組IMU元件。

除以上IMU元件的應用,距離感應器在2010年起就開始內建於智慧型手機,可以偵測人臉貼近手機講電話時,自動將螢幕關閉,以節省電力。至於GPS(衛星定位)功能,則手機都幾乎都有內建。平板則是WiFi機種沒內建GPS,有Cellular功能(支援行動數據)機種的則有內建GPS(三星平板則全系列都內建GPS)。

至於其他感測器的應用部分,2013年蘋果發表的iPhone 5s,還內建指紋辨識系統(Fingerprint Sensor),蘋果稱之為Touch ID,確保個人資料安全。至於三星也有新花樣,例如Galaxy S3加入氣壓計、光顏色感應器(Light Sensor),而2013年發表的Galaxy S4,更增加了溫度計、濕度計,成為戶外運動的利器。

MEMS在電腦上的應用,朝整合單顆Sensor Hub晶片設計

Windows 8欲打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除支援多點觸控之外,也直接在系統需求列表上,將MEMS的3個主要的慣性感測器(加速計、陀螺儀、磁力計)與麥克風列為標準配備,此外像是溫度、距離感測、環境感測、甚至GPS定位功能等系統,也有相關的Sensor API(傳感相關的應用程式呼叫介面),供程式開發者充分應用。

由於PC屬開放平台,在不同的硬體設計下,勢必要有個系統設計規範遵循。對PC硬體業者來說,在筆電/平板導入多軸MEMS感測器,除了為產品輕薄度帶來考驗,且如何確保各式感測器在共同運作時,保持高度的精準性,同時還要能解決各零組件之間的電磁干擾(EMI),可說是一大考驗。因此,Windows 8的硬體設計規範中,就規定必須搭載一個Sensor Hub晶片,以整合各種感測資訊。

Sensor Hub晶片業者目前有: 意法半導體(ST)、和應美盛(InvenSense)、AMTEL,該晶片直接將上述的各種MEMS與微控制器(MCU)做整合,進一步打造Sensor Hub單晶片,這個不到2美元成本的32位元Cortex-M1核心微控制器(MCU),已通過微軟認證,不僅可讓PC業者免花時間解決佈線問題,既可省電又簡化設計,且認證工作也可省略,能夠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因為Sensor Hub的構想與立意不錯,讓手機大廠們也紛紛實作,例如蘋果的iPhone 5s中,其M7就是類似Sensor Hub加上協同處理器的設計。而Google的Android陣營,也有Galaxy S4、Note 2、魅族MX3皆有使用到Sensor Hub的技術。新一代Android 4.4 (代號Kit Kat)也導入Sensor Hub的架構,以簡化感測器的佈線複雜度。

MEMS在其他裝置上的應用

MEMS技術的日益普及,讓應用的觸角擴及智慧電視、通訊產品、智慧手錶,發揮出體感控制能力。例如智慧電視遙控器加入體感控制技術,便可如同遊戲機控制器那樣來操控電視。

而通訊設備上加入光學追蹤與體感控制,便可在進行視訊會議時,能自動感測到使用者位置、距離,進而動態調校畫面對焦,加上MEMS陣列麥克風,亦可收到最佳化降噪後的免持對話語音。

至於在智慧手錶上,除了用來當作智慧型手機的助手之外,廠商也開始加入上述的各式環境感應器,讓用戶在戶外運動時,亦能夠成為私人的運動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