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資料時代下的產品設計協同與管理解決方案 智慧應用 影音
太陽誘電microsite
ST Microsite

巨量資料時代下的產品設計協同與管理解決方案

  • DIGITIMES企劃

達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林漢鑌。
達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林漢鑌。

在巨量資料(Big Data)時代,企業都在努力往前走,但要如何避免無功而返,必須對巨量資料與產品製造及設計的關聯性,有更多的了解。達梭系統技術顧問林漢鑌指出,以工業4.0策略為例,包括美國、大陸、德國及日本都有類似的概念,就連台灣也已提出生產力4.0的策略方向,可見如何快速挖到金礦,已經成為產品設計協同與管理解決方案的重要指標。

在工業4.0時代的趨勢中,其中又以消費者體驗、大量客製、全球在地化、3D列印、聰明物件、合規管理、永續生存特別重要。但如何將口號落實為行動力,才是關鍵。

以巨量資料應用於製造流程為例,大量製造的時代強調分工,智能製造的時代則是強調協同。因此產品資料必須和其所有的相關資訊放在一起才有價值,一旦產品資料無法跟其他部門的資料產生關聯,只是在浪費硬碟儲存空間。

以達梭系統的某義大利客戶為例指出,就是利用達梭系統平台,將相關資訊進行串聯,才能做到協同製造。由於所有資料使用同一平台,反應速度,也因為完全是根據市場需求來驅動設計製造,因此不會像過去一樣盲目開發,也更能落實全球在地化,做到Seamless Collaboration(無縫協同),並透過完整的3D虛擬,擷取相關資訊的功能,提供高階主管決策參考。

消費者購買體驗的價值,已經遠遠大於產品本身,現在的消費者都只會為體驗買單,由於達梭系統的客戶,都是矢志創新的行業領導者,達梭系統為此提出3D體驗助力的設計解決方案,透過完整的平台,服務包括交通與運輸、航太與國防、船舶與海洋工程、工業設備、高科技等12個行業的客戶,讓產品在設計及製造階段,更能掌握消費者體驗。

3D體驗的設計基礎,不再只是一個工具或產品,而是能夠橫向整合重構價值生態,縱向整合提升經營效率等目標。從發想到實踐,如何篩選礦石變黃金,廠商應該要設法利用巨量資料分析技術應用,設法在前端就將有利於創新的資料篩選出來,包括智慧資訊(Information Intelligence)、創意管理(Idea Management)、專案管理(Program Management)等,都是3D體驗設計平台必須要具備的功能。

此外,透過社會經驗的推動要素(Driving Social Experience),很多資訊可以彙整成儀表板,了解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進一步規劃產品組合,儘量提高產品推出的效益,同時控制成本,作為下一次產品的改進。

創新推動變革的關鍵,就是能夠有效的控制產品改進的速度,透過3D體驗產品設計平台,可以自動將設計圖的新版本發給供應商,也可以直接列印3D樣品,更能修訂產品結構,以便和生產計劃同步,而且會形成專案控管,也讓3D體驗設計平台,因此變成企業內部的創新平台。

現在的製造業必須從工程驅動導向,轉化為市場驅動導向,以前是關心規格及功能,現在應該要關心市場要的是什麼,透過巨量資料蒐集資訊,不用再去猜市場需要什麼產品,來進行產品規劃及專案管理,如產品結構應該要用不同構型模擬同步開發,才能更早發現製造相關的問題,也更能優化製造處理步驟和任務的時間,進而在製造規劃時,可以降低產品庫存物流流程,也才能貫徹產品開發執行力,以獲取全球化運盈機會。

如塑膠件從開發到製造,假設射出時間要縮短,問題不在模具開發,而是在前端設計開發時,就必須要透過初步分析避免設計錯誤,同時有效追蹤需求與設計間的變更與落差,讓所有人可以快速反應,達成開發與製造的同步工程作業目標,同時也更能與供應商整合成為數位創新價值鍊。

而對企業而言,產品在設計過程,還需要安全管控機制,如跨國之間的資訊讀取權限,同時還要能夠讓產品在推出的同時,能夠完全遵守知識產權的使用,符合市場和行業法規,而且隨著工作完成的同時,可以即時更新專案內容,確保資源利用得當,即使有延遲,也可以很容易的解決,以達到零異常及零延遲的目標。

由於很多客戶本身就已有IT系統,想要翻轉迎合製造目標,建構智慧研發管理平台,必須要加強產品規劃和專案管理的摘要與動態圖表,而且能將記錄下來的圖表,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示,以便管理者衡量產品規劃的進展。一旦產品規劃專案出現延遲現象,不但要讓管理者可以發現有哪些任務延遲,同時也要能顯示可能影響的預算利用,及風險的嚴重性。

達梭的3D體驗設計平台為了實現前述的目標,一體化的平台設計,可以從需求、設計、模擬、製造和行銷等各種需求,提供全面智慧化支撐,包括蒐集及分析巨量資料、跨部門跨企業高度協同的智慧設計,並透過性能模擬,可以一次設計正確,降低變更設計成本,產品就算沒有正式發表,也可以進行3D模擬,甚至連如何展示都可以完成,一旦成為智慧工廠的一環,業者還可以透過智慧監控,在世界任何地方完成製造。

巨量資料的特色之一,就是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資訊,也因此導致產品設計工程師面臨許多挑戰。

一旦沒有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協助,設計工程師對於尋找與重用資產的想法,往往會看成是嚴重的負擔,面對一堆文件與檔案,工程師會覺得根本無法找尋及辨識自己所需要的資產,到最後,甚至有設計師會覺得做新的比找類似的快。

但對公司而言,如果不能重用設計資產,新設計就得投入更多時間,才能穩定量產,也因為上市日期難以確認,更難掌握市場與競爭情況,而研發人員也可能因為工作內容不斷重複,無法提高產值,而且導入的新零件,一旦未經驗證,可能就會提高風險 ,重複零件與材料堆滿庫存,更會形成企業非常大的成本及風險。

工程部門的工作,其實有80%與之前做過的工作很類似,如果能夠挖掘並重用類似的工作及經驗,如不須複雜IT系統配的立即可用套件,只要半天就能完成安裝與教學,配合巨量資料搜尋引擎,迅速完成資料挖掘、重用的過程,勢必可以增進生產力,創造更高價值,進而迅速提升企業製造的價值。

林漢鑌最後指出,過去是人力無限,努力工作,現在應該是要做到智能製造,善用3D智能化產品開發平台,善用協同作業,才能為我們居住的世界,塑造出更有價值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