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從智慧聯網開始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ADI

智慧城市從智慧聯網開始

透過各種聯網設備,建構智慧聯網環境,將可一步步地形塑出智慧城市的需求及商機。DIGITIMES攝
透過各種聯網設備,建構智慧聯網環境,將可一步步地形塑出智慧城市的需求及商機。DIGITIMES攝

在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三大IT技術中,智慧聯網裝置的成長,不但顯而易見,而且也正一步步地改變了使用者對於「裝置」的使用習慣與需求,使用者開始期望更智慧的商店、交通、醫療以及生活,也一步步地形塑出智慧城市的需求及商機。

研究機構Ovum預估,到2015年,全球行動寬頻使用數量將以年複合成長率 38.7%的速度增長,無線通訊產業的成長已凌駕有線通訊,並且促使行動網路營運商提供更多應用服務、網路頻寬和更好的連線服務品質,以創造更大的營收與商機。

越來越多的業者也開始將新一代IT技術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打造一個更聰明、更便利的生活環境。如透過將感測器嵌入或搭載到醫療設備、住宅建築、飯店設施、交通系統、供水系統、油氣管道等物體中,經由網際網路將這些設備連結起來,形成一個使用者可與萬物緊密連結的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應用,也稱為智慧聯網。

智慧聯網時代即將來臨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0到2016年的物聯網複合成長率約26%,全球物聯網產值將於2016年達6,200億美元,其中,以美國與大陸的成長最為顯著;終端裝置產量將到達1.9億台,應用領域以消費、能源、建築產業等相關的終端裝置出貨比重較高,加值服務應用產值將佔總產值的63%,約3,840億美元。

提到物聯網,一定會討論到感測技術、資訊處理技術與資通訊網路架構等三個技術;台灣跟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是,除了應用服務外,晶片、系統與導入等領域,也是台灣業者亟欲切入的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內需市場規模也許不是很大,但仍足以扶植新興產業,進而邁向全球市場。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物聯網產業,關鍵感測設備已是台灣硬體產業相當熟悉的領域,而提供應用的軟體與相關的巨量資料分析平台,以及商業服務模式,應該是台灣產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換句話說,著眼於物聯網應用的台灣業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先確定應用服務範疇,才能繼續發展關鍵技術能力,布局對應的硬實力、軟實力與營運巧思。如透過物聯網應用,優化桃園空港的運輸吞吐量與效益等,便是一個很關鍵的應用模式。

業者應積極發展應用能力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台灣業者來說,絕對有很大的機會。但物聯網的價值,絕對不是建立在硬體裝置的技術革新而已,台灣業者雖然可以憑藉著既有的硬體實力掌握關鍵技術,但就算真的出現任何突破性的技術應用,可能還是會由消費性市場或Intel等國際硬體大廠來主導,台灣業者可以考慮的是,發展產業應用能力,並且形成一個環境生態。

包括交通、醫療、節能、照明、安防及物流等產業應用,都是值得台灣業者努力的方向。而在選定產業應用後,就可廣邀相關領域的專家一同建構、帶動生態環境,養成。政府除了應向產業宣導正確的觀念,還應該透過科專等各種媒合方式,讓相關業者一起投入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或智慧城市等某項產業應用,並且在某個場域如桃園航空城,進行「實驗性應用」,並且從業者中找出領頭羊,並且發展出可獲利的商業計畫,才能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聯網時代,使用者與裝置設備的頻繁互動,將會因此產生巨量資料(Big Data),相關業者若不能掌握分析與利用資料的技術及應用,將會錯失不少商機。如智慧醫療產業若只是銷售硬體設備,將只能賺取微薄的毛利,但如果能徵得使用者的同意,業者就可透過蒐集及分析病患相關資料,提供更有附加價值的服務,如可用來做病患的健康管理,亦可透過與保險業者合作的方式,提供病患更多元的服務等。

突破傳統 創新價值是關鍵

根據台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過去協助產業界的經驗,打造物聯網的三大注意事項:首先是創新最關鍵,如找出各種產業應用的BEST Model;其次是以快速且系統化的嘗試找出最佳模式;最後還必須透過深入的觀察使用者需求才有辦法找出各個產業的殺手級應用。

但從現行的台灣產業生態中可發現,台灣業者十分善於標準化應用市場,如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硬體裝置,但在智慧聯網時代,台灣業者必須對醫療、運輸、能源等產業需求及應用,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提供使用者所需的物聯網應用服務。

在沒有標準化的物聯網時代,對台灣業者是機會也是挑戰,因為沒有標準,業者必須透過不斷的嘗試,才有辦法找出使用者需要的是哪種應用,透過桃園航空城等已經上路的智慧城市計畫,嘗試找出有價值的物聯網應用服務,找出不同產業的有價應用模式後,業者們就有辦法找出可獲利的商業模式,進而健全、活絡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