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介面躍居智慧製造要角 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Event

人機介面躍居智慧製造要角

  • DIGITIMES企劃

隨著工業4.0概念的推演,Decentralized分散式製程的實現,對於製造商而言,改變的不僅是位在生產線現場的控制器,以及通訊協定,而是整個生產決策模式的改弦易轍。

回顧工業3.0時代,講求的是生產自動化,重點在於提升生產的品質與效率,避免多餘的浪費;至於工業4.0,則訴諸於分散式製程,並藉由堪能統合異質協定的IP網路,佐以日趨普及的行動裝置作為基礎,繼而串聯供應鏈、工廠、企業…等各個環節的所有資訊,憑藉單一資料庫予以彙整、分析,據以形成即時而有效的生產決策。

顯而易見的,在工業4.0概念下,「智慧連結」將會是箇中關鍵樞紐,所以雲端伺服器將會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負責串聯Web使用者端,另一方面也將串聯生產現場的人機介面(HMI)與控制器,再將位於生產端底層的感測器及RFID所蒐集的資訊,輸送到自動化系統,接著銜接到ERP、MES或Shop Floor Control等不同營運系統,形成所有資訊的即時無縫串聯。

在此情況下,伴隨工業4.0時代的降臨,改變的面向並不僅止於技術,而意謂整個商業模式的巨大革命!因此有業者認為,環顧製造業發展史,從早期至今的MA(機器自動化)、MA+FA(工廠自動化)等時代,終將成為過去,取而代之,便是結合了MA、FA、BA等元素的商業自動化新局,而意欲打造這個新局面,前提就在於從底層到頂端各個層級的資訊透通!

隨著此一巨大轉變,以往受到PLC控制的各類型I/O裝置,不再仰賴PLC來挹注自動化活水,而是I/O裝置自己即能自動化運作,不僅如此,透過一致性匯流排架構的居間串聯,不同I/O裝置的彼此之間,都能夠與其他設備互通訊息、互為備援,且資訊傳遞的過程可謂即時暢通,其間所能散發的智慧,遠較過往的PLC、甚至是PAC來得顯著。

Open HMI成為時勢所趨
所以說,當工業4.0概念翻轉了一切之後,一向側重於HMI/SCADA定位的人機介面,爾後便不宜繼續偏安於HMI/SCADA格局,有必要蛻變為Open HMI、Softlogic,主因在於,一旦進入商業自動化時代,講求的解決方案導向、應用服務導向,附加價值變成了最大重點,因此工業控制平台的「靈魂」,將會從硬體轉變為軟體,在這個前提下,HMI也必須與時俱進,它不再是硬梆梆的鐵板一塊,而應具備高度客製化彈性。

所謂的HMI,為Human Machine Interfac的縮寫,在台灣通常被翻譯為人機介面,其為使用者與系統之間交換訊息的媒介,可將系統傳送出來的訊息,以人類可接受的格式進行轉換;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一座工廠裡,管理者意欲蒐集工廠內各區域的溫度、濕度,乃至於各項機器設備的狀態,即可透過一台主控系統監視並記錄這些參數,以便於當一些異常事故發生時可即時處理,此即為相當典型的SCADA/HMI應用。

換言之,以Open HMI、Softlogic等型式存在的人機介面,將能為C Shop或其他開放式語言所量身訂做,而不斷被重複使用,只要稍事調整,隨時都可扮演不同的專家系統角色;更重要的,HMI也不再只能透過黑白文字顯示,從上而下通通走圖像顯示,不僅易於被使用操作,而且可以藉由與關聯式資料庫的串聯,從而因應供應鏈、工廠及企業的需求變化,而即時呈現不同資訊。

由此觀之,看來並不特別起眼的HMI,未來放諸偌大的工業4.0架構,仍擁有不可輕忽的著力點,為整體工廠及產品生命週期創造可觀價值。因此意欲轉型至智慧製造的企業,不妨朝著軟硬體並重的開發模型來思考,俾使人機介面一方面可以借助網頁伺服器、FTP伺服器、OPC UA通訊、資料庫的連結與檢視(Database Viewer),確保各式資訊能夠被即時串流分享,另一方面可以透過警報檢視器及發布系統,即時擷取底層設備、感測器所反應出來的問題,接著經由物聯網、雲端運算、行動裝置等技術,以最快速度傳遞予管理者,利於管理者儘快修復所有來自於產線的疑難雜症。

因此可以預見,人機將不再只是人機,而是蘊含更多附加價值;製造商僅需借助容許高度客製化的HMI/SCADA,再搭配網路、感測器,讓每一環節都能彼此共享相同的軟體架構,再以彈性靈活的應用開發環境作為後盾,對於朝向工業4.0的轉型大計,必然可獲致莫大幫助。

多點觸控締造HMI新局
另有業者認為,比照智慧型手機的運用模式,未來多點觸控功能的HMI,可望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此乃由於,唯有觸控才有助於降低操作門檻、簡化操作步驟,且能突破有既有的頁面限制,進而把內含的軟體功能,徹底彰顯出來。

不可諱言,多數製造商都對眼下狀況備感憂慮,只因近幾年來消費性商品的價格競爭態勢轉趨激烈,價格下跌的走向也愈來愈顯著,連帶壓縮到企業的毛利空間,在這麼多壓力紛至沓來的情況下,製造商都必知肚明,必須要設法讓製程更具效率,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局中突圍勝出。

如何提升製程效率?先不說別的,至少在第一步就應該做到製程訊息的掌握,而只是資訊的可視化程度愈高,掌握度就會愈高,而在追求可視化的進程中,無庸置疑,人機介面絕對是箇中極為重要的配備;但此處所提到的HMI,絕對不是老掉牙的按鍵式機種,甚至也不僅限於現今可見的螢幕視覺化,而會融入更豐富的元素,而這些元素的到位,幕後推手並非硬體,而是軟體,因此如同前述,在進入智慧製造新局面之際,奠基於軟硬體整合的Open HMI,將會顯得十分必要。

但要探討軟硬體整合之前,仍可先行觀察HMI之於硬體方面的技術進展。事實上,要想研判新世代HMI硬體的樣貌不難,只需要把它想像成為螢幕更大的智慧型手機即可,它不僅具有如同當前熱門智慧型手機所採用的輕薄螢幕,同時也支援多點觸控功能,因此使用者僅需利用簡單的點選或拖曳,即可在人機介面上進行直覺式操作,更重要的,當HMI導入多點觸控技術之後,使用者亦可如同操作智慧型手機一般,任意將畫面上的功能選項放大或縮小,大幅跳脫了以往的操作慣性,從而進入一個前所未見的視覺操控新體驗。

既然新一代HMI硬體的發展,愈來愈近似於智慧型手機模式,那麼在應用軟體方面,亦將依樣畫葫蘆,也傾向智慧型手機上的APP icon,讓用戶可隨時視實際需求,設計一個個不同的功能模組,所以製造商遴選HMI,不宜僅偏重操作面板,而應關注其所搭配的編輯軟體。

值得一提的,驅動人機介面運作的後端SCADA系統,將會是形塑智慧製造情境的重點所在。以台灣不在少數的電腦與週邊設備組裝業為例,在其生產環境中,SCADA可用以採集各台現場設備的資料,然後再將蒐集而來的資料,整合到MES系統,藉以各項工業控制需求;更有甚者,若干HMI解決方案供應商,甚至做到讓用戶管理者僅需借助單一HMI螢幕,以切換方式觀看MES與SCADA不同系統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