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交換計畫為醫療雲成功關鍵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電子病歷交換計畫為醫療雲成功關鍵

  • DIGITIMES企劃

在健康雲規劃的四朵雲當中,以醫療雲的發展最為成熟。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電子病歷交換計畫。衛生福利部從2008年開始實施電子病歷計畫,並在2010年開始推動加速醫療院所實施電子病歷系統計畫,同年也完成全國醫學影像交換中心的建置,此中心也將會逐步擴充為全國電子病歷交換中心。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2010?012年「加速醫療院所實施電子病歷系統計畫」已告一段落,計有282家醫院、2,000家診所及2家署立醫院實施電子病歷;其中142家醫院可跨院查詢醫學影像及報告、血液檢驗、出院病摘或用藥紀錄等4大類電子病歷。另亦完成門診病歷單、病理報告、手術紀錄等3大類電子病歷交換範本草案,且制定電子病歷單張範本117張,作為醫療院所推動電子病歷之參考,預計於2016年時,全台500家醫院及2萬家診所都將正式進入電子病歷時代。

電子病歷可以提供醫學影像等醫療資訊,讓各醫院迅速取得,民眾不需要重複檢驗,節省醫療資源。

電子病歷可以提供醫學影像等醫療資訊,讓各醫院迅速取得,民眾不需要重複檢驗,節省醫療資源。

資料加密與身分驗證的重要

透過電子病歷交換計畫,民眾不管到哪一家醫院就診,都能查詢到過去在其他醫院留下的病歷資訊,民眾可因此減少重複檢查的項目,加快診療速度,減輕醫療資源負擔,電子病歷中的用藥記錄,更有利於醫生判斷用藥,避免發生藥物過敏等醫療糾紛。

但電子病歷對醫療院所的重要性,有如企業的客戶資料一樣,不但是提供良善服務的重要依據,若在交換的過程中,發生資料洩漏或竄改的問題,更可能衍生法律糾紛,如何確保電子病歷在交換的過程中,不會發生任何資訊安全問題,也就成為推廣醫療雲的重要指標。

目前計畫中的病歷交換機制,民眾到甲醫院看診時,必須簽署紙本同意書,甲醫院的醫生才能看到民眾在乙醫院的病歷資料。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許明暉表示,甲醫院並不是真正得到病歷檔案,而是透過索引系統來搜尋及觀看乙醫院的病歷,所以民眾的病歷最終不會留在甲醫院,更不會存取在索引中心。

此外,為了避免儲存於醫院的電子病歷被不當擷取利用,也會透過加密技術加以保護。但電子病歷加密卻可能造成醫療資料使用上的不便,如醫療人員在進行診斷分析時,若必須向病人取得金鑰才能讀取,可能會延誤就醫時機;此外,如何針對不同身分醫療工作者,規範區別不同的電子病歷存取內容,也相當重要。如病人和其主治醫師可存取完整的醫療紀錄,但負責抽血檢驗的醫檢師,只能存取到病人的血液報告,

但為讓具不同權限使用者只能存取到其可存取的內容,電子病歷勢必要用不同金鑰分批加密多次,再將這些金鑰分發給不同使用者,不但管理變得更加複雜,且因為每把金鑰都得先經過可信任的公正第三方(如醫療憑證管理中心)檢驗認證,勢必將會增加電子病歷的使用成本和相關人員的不便,也是醫療雲推動電子病歷交換計畫,最主要的挑戰。

偏鄉地區尤其需要

電子病歷交換計畫,對於山區離島等偏遠地區尤其重要。在電子病歷尚未雲端化前,山區離島偏遠地區的居民於當地衛生所看診後,往往還需要往返地區大型醫院或平地醫療診所,做進一步檢查及回診。但由於偏鄉地區的衛生所,並沒有固定的所屬醫院,每年認養的醫院可能會改變,此時病患過去在甲醫院的病歷,就無法帶到乙醫院進行診療,民眾就必須重複執行相關檢驗。

一旦電子病歷雲端化後,衛生所醫師將可直接判讀病人於合作轉診醫院所做的檢查報告,長期下來將可節省民眾往返醫療院所之交通費、掛號費及健保部分負擔費用,更可省下民眾許多寶貴時間及避免重複用藥。

衛生福利部為使山區離島等偏遠地區的居民,可共享都會地區醫療資源,所推動的「山地離島偏遠地區電子病歷先導計畫」,已於2012年12月4日於桃園縣復興鄉衛生所正式啟動,希望透過「電子病歷雲端化」的醫療雲,讓山地離島等地區衛生所可與地區醫院或教學中心共享病人的檢查報告或病歷資訊,讓病人即使到別家醫院也能享有不間斷的醫療服務。

中小型醫院急需解決方案

雖然目前實施的醫院間數看起來並不多,但由於已經實施的醫院都是大醫院,加起來的總病床數已超過50%。但 剩下尚未實施的兩百多間醫院,大多是小型醫院,沒有足夠經費資源來建置、維護電子病歷交換的基礎設施,且許多適用於大醫院上千床的解決方案,未必適合僅有100床左右的小醫院使用,如何找到適合小醫院的電子病歷交換平臺解決方案,將是電子病歷解決方案業者,應該努力的方向。

許明暉認為,小醫院可以使用雲端IaaS服務來建置與索引中心連接的匣道伺服器,如此一來,小醫院不需要自行建置實體匣道伺服器,能以較低的建置成本,來參與電子病歷的交換,值得業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