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科技建構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平台 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Event

透過科技建構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平台

  • DIGITIMES企劃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 徐建業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 徐建業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徐建業教授指出,臺灣的資訊基礎建設上已很完整,從行政院在2002~2007的E-Taiwan藍圖,2005~2008年的M-Taiwan,2008~2009年的U-Taiwan,到2009~2016年主導Intelligent Taiwan (智慧臺灣)。讓臺灣的醫療系統從基本的資訊架構、提升醫療資訊應用與開發,到健康加值應用的推廣與發展,在資訊互連的建構方面也很完善,使醫療院所和政府單位,都可透過適當管道,來取得醫療相關的資訊。

在衛福部的「健康雲」規劃上,就包括預防保健服務、醫療服務、復健及後續性服務、健康資料分析回饋。徐建業強調,數據為王,沒有數據就很難講清楚一件事,因此所有的活動或研究都是從蒐集數據開始,然後方可建構知識,進而追求創新。

臺灣電子病歷建構起步早 未來資料交換煩惱少

臺灣在建立電子病歷的規劃中已經有不錯的成績,2012年已經有80%(400間醫院,不包含診所)建立好DICOM(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測試報告、藥物治療等報告,並有60%的醫院可以互相交換電子病歷。預計2014~2016年做到完整的電子病歷,並能在所有醫院之間做交換。

目前個人化健康資訊整合架構,以TMT(台灣電子病歷交換檔格式)檔案格式交換路徑來分析,就是從TMT Viewer(檢視器)連接到TMT迷你伺服器,並透過資料對應閘道器,連接至醫院的HIS(醫院資訊系統)、LIS(實驗室資訊系統)資料庫,然後醫院和醫院間做資料授權交換,進而到中央化的網路健康資料銀行,讓醫院、個人能夠透過各式裝置來連接。

徐建業也引用衛福部與醫院們正建置的EMR(電子病歷)交換與醫療影像交換平台架構圖,來說明當今政府推動的NHIP(國民健康資訊建設計畫)的實施時程。

建構好資料交換平台 推動健康資料加值應用

醫院導入了HIT(醫療資訊技術)之後,隨著資料的大量產生,像是EMR、CPOE(電腦醫令系統)、LIS、RIS(研究資訊系統)、e-Pharm(電子化藥事)等生醫與健康相關資訊之後,便帶動許多分析的工作需求,進而提升醫療品質,並進而推動「健康資料加值」的應用。這已成為全世界的趨勢。

美國早已在20年前開放全國住院資料供研究者使用,對於新的治療方式、疾病診斷、藥物副作用、疾病關聯性等,皆有相當大的幫助。若沒完整開放健康加值資料,將嚴重損害廣大病人之權益。美國早在2003年就推動的「研究路線圖」計畫(NIH Roadmap),目的是想將各種分散的醫療數據徹底整合,並減少紙張的使用。前陣子有跨國組織在推動基因與醫療資料的互享,目前有70個機構加入該計畫。

健康資料加值,在於能夠加值應用或二次運用去識別化後的健康資料,提供存活率、就診率、防治(疫)效益、族群健康等世代追蹤應用。透過資料整合應用,對於健康與社會的關聯與衛生政策的評估,都很有幫助。

建構雲端化的健康資料加值服務 建立完善個人化醫療照護

目前衛福部正在建構雲端化的CDR(臨床資料中心),就是整合生醫與醫療資訊所需的各種電子病歷和基因資料等Big Data(巨量資料),供給需要者使用。而從生活習慣(社群網站的交友狀況、飲食習慣、上網與睡眠時間)上可分析民眾健康情況,因此醫療搭配資訊科技的應用,將透過整合社群、行動裝置、雲端、巨量資訊等新技術來呈現。

而建構國家級的健康資料中心,便可提供各單位來利用,目前現有資料庫種類共33種。讓大家能有意義的使用電子健康紀錄,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健康醫療,以達到4P (個人化、參與、預測、預防)的個人化醫療。而北醫大學亦有建制資料加值中心。

未來醫學資訊運用雲端的巨量資料,對於疾病的分析將更快速且有效。科技大廠Google和微軟,在醫療雲的投資上也不遺餘力。徐建業舉例,Google聯合創辦人Sergey Brin為帕金森氏症高危險群,其與妻子創立的23andMe基因公司運用雲端相關技術,讓參與研究者能夠共享研究成果,總共僅花了8個月便發表論文,相較於傳統分析模式必須花6年才得到類似的結論來說,可說是效果非常卓越。相信運用雲端大數據來分析疾病、提供醫療參考的應用,將成為未來智慧醫療的新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