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新創力量 共創台灣智慧製造優勢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ST Microsite

導入新創力量 共創台灣智慧製造優勢

  • 洪千惠

工業4.0需要整合OT與IT系統,製造業者可由強化既有的OT技術,IT領域則可借助新創團隊力量。
工業4.0需要整合OT與IT系統,製造業者可由強化既有的OT技術,IT領域則可借助新創團隊力量。

根據IEK預測,2018年台灣製造業的總產值將達新台幣18.93兆元,如此龐大的經濟規模,讓台灣成為全球製造重鎮。近年來全球製造業掀起智慧化革命,德國在2012年喊出工業4.0概念後,包括美、日、中等工業大國也陸續跟進,提出相關政策,面對這波智慧浪潮,台灣製造業者也有所警覺,並在近兩年開始展開動作。然而對多數台廠而言,智慧製造屬於全新的概念,除了深化本身的技術實力外,也需要結合外部的創新力量,才能讓企業順利轉型,以全新姿態面對市場挑戰。

這次的智慧製造浪潮起自德國工業4.0,後來大陸提出「中國製造2025」,美國也開始推動「網絡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這些工業大國的製造政策內容或有不同,不過其核心做法都是透過IT與OT兩大系統的整合,讓企業的資訊完全數位化、同質化,進而達到智慧化願景。

StarFab執行長劉晏蓉指出,南科創新定向育成計畫讓新創團隊結合在地企業優勢,打造出新創、成熟企業、製造產業的三贏局面。StarFab

StarFab執行長劉晏蓉指出,南科創新定向育成計畫讓新創團隊結合在地企業優勢,打造出新創、成熟企業、製造產業的三贏局面。StarFab

台灣方面,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製造業的智慧化需求在2016年浮現,開始有廠商嘗試導入相關架構,不過對多數台廠來說,要全面接受並建置智慧製造並非易事,原因有二,第一是台灣的製造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力,此一族群的資源有限,企業難有長遠的規劃,再加上可存活下來者都有固定的成功模式,要貿然翻轉既有模式,引進全新概念,對老一輩的企業主來說,無疑風險過大。

第二是現存的台灣製造業者,都已有長久的歷史,由於機器設備不但投入成本高,而且早已融入現有生產線,因此除非設備壞到不能修,否則即便使用年限已久,多數業者還是不願更換新機。然而智慧化必須根基在自動化之上,工業4.0的前提是要有工業3.0,而以台灣製造業的狀況來看,多數業者甚至停留在工業2.0的半自動化階段,在此狀況下,就算企業主想導入智慧製造系統,但現有設備跟不上,業者又不可能投入鉅資讓整體系統一次越級升等,工業4.0就只能再等等。

結合新創能量,推動智慧轉型

上述問題雖然不易處理,不過並非無解,StarFab加速器執行長劉晏蓉就指出,現有的成熟企業若能結合台灣新創團隊力量,將可加快創新步伐,讓企業順利轉型。

劉晏蓉以南科與StarFab合作的「南科創新定向育成計畫」為例,此計畫就是希望結合新創力量,協助在地的大型製造業智慧轉型,並以「以大帶小」的方式,加速新創團隊實踐創意,同時創造市場價值,讓台灣產業出現更多智慧解決方案。

劉晏蓉指出,南部是台灣重要的製造聚落,其中包含許多大型精密機械廠商,這些廠商的技術實力無庸置疑,不過在工業4.0趨勢中,企業若要從內部創新,難免會受限於自身視角而產生盲點,延滯轉型速度或仍走向傳統老路。對此劉晏蓉認為,企業可透過外部的年輕新創團隊注入創新思維,以不同的角度與做法,加快轉型速度。

不過成熟企業要與新創團隊攜手共創,現在仍有問題必須解決。劉晏蓉指出,過去幾年新創是台灣ICT產業的熱門議題,市場上浮現的團隊和解決方案都相當多,在此同時工業4.0所帶來的智慧化概念,也成為既有製造業者必須面臨的挑戰,兩者若能合作,將可形成穩定的產業生態系統。而這兩個族群要合作,需要克服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成熟企業與新創團隊的差異既多且大,包括商業模式、產業文化、市場拓展、行銷手法等,都有極深的鴻溝,如何跨越此一鴻溝,讓雙方可以不同思維往同一方向前進,是相當嚴苛的挑戰。

另一個問題則是資源不對稱,成熟企業與新創團隊的資源差異,有可能讓兩者地位產生傾斜。劉晏蓉表示,在「南科創新定向育成計畫」中,特別強調「平等互惠」,新創團隊的創意滿足成熟企業需求,成熟企業的資源則協助新創團隊成長,同時為整個產業注入活水,創造出三贏局面。

StarFab期以「群聚共創」創造三贏局面

不過成熟企業與新創團隊的資源和文化差異畢竟存在,要做到互惠平等並不容易。劉晏蓉坦言,在形勢強弱分明的狀況下,台灣新創團隊過去的創意與解決方案在市場上並不容易被看見,更別說為大企業所採用,而這就是「南科創新定向育成計畫」的制定目標之一。

此計畫透過定向育成機制,讓特定產業中的成熟企業需求與新創團隊解決方案並呈,共創自然發生,而在其中,StarFab除了協助合作的新創團隊落實創新,扮演策略長角色外,與一般加速器不同的是,由工研院衍生出的StarFab具有技術背景,可提供新創團隊技術諮詢,而在定向育成計畫中,StarFab就以從技術、策略、市場定位的全方位角度調校新創團隊,讓合作雙方以對等地位進行共創合作。

目前「南科創新定向育成計畫」已進入第二年,在第一年時共計有4家成熟企業與7組新創團隊參與,2018年則會有10~15個新創團隊加入。在智慧工廠領域,軟硬兩端均有解決方案,軟體方面為影像辨識、定位技術、大數據、AI引擎,硬體則是機器手臂,這兩部分都是智慧製造系統中,台灣廠商較為欠缺的部份。

相較於歐美甚至是大陸製造業對新創的積極接受,台灣廠商的態度向來保守,傳統產業更是如此,要突破此一心態,劉晏蓉認為群聚共創會是較佳方式,透過群體參與的體系創新,除了讓不同廠商彼此學習外,也可以改變過去製造業者的孤軍作戰模式,以團體戰面對新挑戰,尤其是工業4.0更需如此。

製造業是專業度非常高的產業,此一領域的台灣廠商,向來都是獨自制定產品策略與研發技術,不過在工業4.0趨勢中,此一作法已不可行,現在的智慧製造需要整合IT與OT系統,對家大業大的大型歐美製造業者來說,尚可在企業內設立IT團隊協助企業轉型,但資源有限的台灣中小企業,就必須結合外界的力量,製造業由本身拿手的硬體OT系統著手,軟體部分的IT技術,則借助新創團隊的思維,讓成熟企業與新創團隊可以世代合作,協助台灣製造業加速數位轉型,在智慧製造浪潮中強化競爭力。